丁啸
摘 要:在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新型模式。目前,文化开始脱离纸质化发展,朝着数字化的方向不断迈进,于是出现了数字化的文化馆,并成为新时代的主要阅读方式。而数字化的文化馆则是依靠互联网和新媒体所支撑起来的,而这都与大数据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文化馆应运而生,但实际上,如果不能对大数据有充分的了解,就不能有效使用大数据文化馆。为此,有效加深对大数据的了解,加强对大数据的应用能力,就能有效加快信息的传递,加速网络信息的整理和分析,使得样本与整体能够更加接近,得到更为精准的结论。
关键词:大数据;数字化文化馆;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81-2
0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出现,进一步加快了信息的流动速度,也加快了社会的快速发展[1]。不少领域在融入了大数据之后都在不同程度发挥着其效益,以文化领域为例,文化领域在接触到大数据之后,开始出现了新型的文化馆。而文化馆建设作为一个给予人类智慧源泉的领域,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也使得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加强文化馆的建设,不断提升其服务能力,才能有效提升和培养社会整体的文化素质,进而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然而大数据的发展节奏不断加快,给人们带来的效益越来越大,传统文化馆也越发暴露出了其存在的问题,这使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2]。
1 文化馆的数字化转型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趋势
所谓的大数据(big data,mega data)又被称为巨量资料,指的是以新型的、具备更强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能够处理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的处理模式[3]。而大数据的出现也意味着时代已从文字、方位、沟通都变成数据,我们正式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中,一切都可以量化,一切都可以用数据表示,这就是互联网世界的真实写照。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出现在大众眼前最多的词就是“思维”和“方法”。由此可见,大数据就是一个以思维和方法为代表的时代模式[4]。而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文化馆模式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并越发显示出了其单一性和滞后性。建设数字文化馆的提议应运而生。一方面,数字文化馆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文化馆服务设施、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单一的问题,也改变了传统文化馆服务供给主观倾向严重,无法满足群众需求的问题,充分保障了群众在文化方面的权利。另一方面,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和信息技术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和信息技术,而群众的文化消费方式也随着信息化的融入而变得越来越依靠网络和数字媒介。且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追求也不再仅仅依靠于传统的纸质阅读模式,阅读的场所也从实际的场馆扩展到虚拟空间的各种终端。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服务方式的彻底革命。
然而,尽管变革的观念是大众所提出来的,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但实际上,部分变革行动只能在个别地区和单位进行着,成效及其影响非常小[5]。而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的变化非常迅速,对人们的消费心理影响非常大,以至于大时代背景下群众的消费非常不稳定。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加强对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建立起服务型的文化馆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受到大数据时代特点的影响。在大数据背景下建立起数字化文化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其不可比拟的先进性、开放性和多边性,以至于在创新文化服务中能够寻找到新的突破点。
2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采集对文化馆建设的影响
大数据背景下对文化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6]。但由于其容易受到相关部门、企业采集的数据及生产者的真实意图、喜好的所影响,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采集数据的方式存在真实性质疑
当前,大数据的采集方式主要为从实际调查中取样,但也存在从互联网的海洋中自由抓取的现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谷歌公司。这种抓取数据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数据的范围,拓宽人们的视野。但是,数据的真实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认知。可见,互联网的泡沫是非常大的,以至于作为操作者,甚至也无法辨别其中的真伪[7]。这对于人们通过互联网方式来获取文化知识而言具有一定的影响。可见,对于数字化文化馆的使用,必须建立在使用者能够客观理性地获取知识,表达自己看法的基础上,同时也要认清互联网上所充斥的虚妄歪曲之词,具备良好的去伪存真的能力[8]。由此可见,数据足够大,结论并不足够真实。即使是谷歌或者是百度这类大型的搜索网站也不可否认存在着缺乏客观性的问题,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魏则西事件”,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百度推广屏蔽掉了部分客观存在的事实,导致其所存在的大数据存在着真实性方面的影响。而一直被认为具有较强客观分析功能的、被数字化了的学术期刊内容,基于知识产权对互联网学术期刊的保护原则,并不能实现网民的自由访问,而是以付费形式进行,这对于群众获取知识而言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在数字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看到其带来的促进作用,也要看到其所存在的影响,不能片面地认为在大数据技术中取样范围越大,获取的信息也就包罗万象的观念,用理念的思维拉近真相与信息的距离。
2.2 个人思想过多地暴露,不利于社会创新
在包罗万象的社会环境中,由于网络社会缺乏着客观性和权威性,不少所谓的“专家”在网上大放厥词,以至于真正的专家在社会中的公信力日益降低[9]。而实际上,社会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意味着我们将会是无时无刻、终身都将接受着新鲜的事物,并将其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念,即便它是片面的、不完善的信息。这看似是令人忍俊不禁的事,但实际上却存在人们的生活中。但通过分析可见,大数据作为一项社会公共产业,并不应该过多地介入到个人生活中去,而是应该将其指引到关乎国计民生发展方向上[10]。此外,人类的头脑一旦长期被不真实的事物所入侵,并不断被加以灌输,但实际上这一概念却始终没能真正实现,这极容易让人陷入人云亦云的境地。而网络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如果不加以干涉,而是让更多的个人信息暴露在社会中,就极容易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对个人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群众创新的信念,最终不利于社会的创新发展。
3 结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化时代的发展,建设数字化的文化馆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要手段。数字化文化馆的出现,既能有效提高文化馆的服务能力,又能为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提供了便捷的获取文化信息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拓宽了群众的视野,对于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也是一项极为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因此,相关的部门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文化馆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要树立起坚持不懈的决心,加大数字文化馆建设的资金和技术、人才的投入,以全面推进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有效带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任雅蝉.建立满足群众文化享受的数字艺术大厦——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J].参花(下),2016,07:155.
[2] 刘志远.浅议如何利用“互联网+”打造数字化文化馆[J].戏剧之家,2016,13:261.
[3] 任翔.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探讨[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01:281.
[4] 冯振国.“掌上移动文化馆”——数字化时代群众文化工作开展形式探究[J].剧影月报,2015,06:158-160.
[5] 冯延军.浅议数字化服务时代背景下的文化馆建设[J].中国民族博览,2016,02:54-55.
[6] 郦伟华.推进数字化建设打造群文工作升级版——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几点措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10.
[7] 张云峰.关于文化馆数字化服务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5,
18:13.
[8] 肖希明,唐义.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动力机制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4,07.
[9] 宋琳琳,李海涛.大型文献数字化项目的信息资源整合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4,04.
[10] 吕元智.数字档案资源跨媒体语义检索实现框架与关键问题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