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50年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之研究

2016-11-18 19:58魏文菲
艺术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美声唱法

摘 要:本文将建国50年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作为主要研究的内容,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方法,对建国50年我国美声唱法各个阶段的教学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并对教学研究文献变化的成因进行分析,对研究文献进行评价,做好了全面系统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对建国50年内我国的美声唱法教学资料进行研究和整理,能够清晰的掌握建国50年我国美声唱法教学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建国50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文献评价

0 前言

美声唱法发源于意大利,在明末清初传到我国,在我国建国到世纪末50年间内,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对促进我国美声唱法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美声唱法的有效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建国50年间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导致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加强对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的研究,对深入了解美声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作用。

1 建国50年美声唱法教学各个阶段研究文献

1.1 建国初至“文革”前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在该阶段关于美声唱法教学的研究文献共有26篇,理念包含了教育方针、教学法研究、教学内容、教育思想研究和声乐教育家等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美声唱法教育方针研究文章。其中最出名的是《学习苏联声乐艺术的先进经验--记中央音乐学院声乐学术研讨会》,作者在当时的研讨会中介绍了声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对以前声乐教学中的错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可纠正。第二,关于美声唱法教学内容研究。最著名的文献是《苏联声乐专家梅德韦杰夫对于发声技巧训练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文献里面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声乐艺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美声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三,关于美声唱法教学的文献,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集体练声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集体练声的方法,介绍了呼吸发生的方法和要求。[1]

1.2 文革十年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在“文革”时期我国关于文化事业的一切事物处于瘫痪状态,造反、批斗和弹劾等政治运动较多,对美声唱法教学造成了较大影响,美声唱法被归入“打倒”之列,直到四人帮被粉碎,才给美声发展带来了一些发展契机。在该段时期,我国关于美声唱法教学的文献几乎为零。

1.3 “文革”后至20世纪末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在该阶段,美声唱法教学逐渐走出被打倒的低谷,进入到恢复和发展阶段,在该阶段对于美声唱法的教学研究文献较多,更加注重普通话和咬字原则,能够更好地对美声唱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文献类型主要有:关于美声唱法教育方针、教学内容、美声唱法教学法、声乐教育家教育思想、美声唱法课程研究、美声唱法教学主客体等研究的代表性文章。[2]

2 建国50年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变化的成因

2.1 文艺政策带来的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的政治政策趋于平稳,为美声唱法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教学环境,受文艺方针影响较大,声乐工作者将美声唱法教学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改革开放后,各项政策开始逐渐实施,促使美声唱法教学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的美声教学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美声教学的差距逐渐缩短。文艺思想有助于促进美声教学发展,决定着美声教学的发展方向。[3]

2.2 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教育体制也是影响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的音乐教育吸收了苏联的美声音乐教育理念,建立了专业的音乐教育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音乐人才。改革开放后,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导致以苏联教育理念为主的音乐教育与中国当前的发展实际相脱离,导致我国当时的美声音乐教学理念与当时的音乐人才需求呈现出不一致情况,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在1992年,出台了新的教育体制改革,实现了对传统声乐教育现状的反思和研究,激发了声乐工作者进行声乐研究的兴趣。

2.3 音乐价值观念带来的影响

“双百方针”文艺政策的出台,给美声唱法教学营造了良好的研究氛围,强化了声乐工作者的美声唱法学习热情,声乐工作者大力开展了音乐学咬字和声乐学派研究的道路。在改革开放时期,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总体质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持续增加,但是师资力量却没有得到显著的提高,导致很大一部分音乐教师以降低学术价值作为代价,来换取职位的晋升。同时,美声教学受社会媒体影响较大,使美声教学展现出了标准化特点,声乐工作者满足与已有的教学成果,导致创新意识较为单薄。

3 建国50年美声唱法教学研究文献评价

3.1 研究文献的来源

在建国初至“文革”前,美声唱法教学的研究文献主要来源于《人民音乐》,在“文革”十年间,文献的总数为0。在“文革”后至20世纪末,主要来源于各种期刊文献。总的来说,研究文献的来源具有广泛性和研究集中性特点。

3.2 研究文献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建国50年来,我国的文献数量受政治局势影响较大,导致美声唱法教学处于停滞状态。同时还受政策和教育制度影响,导致文献质量下降。在对美声唱法进行教学研究时,需要将高校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主要工作者,将提高声乐水平作为当前声乐教学研究需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确保我国声乐学术创新活动的发展。在1992年,我国的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开始恢复,导致文献数量和制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些教师为了自己的荣誉,采用降低学术价值的形式来换取职称晋升,导致教育者的工作动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体来说,在建国50年来,美声唱法教学文献数量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同时也伴随着文献质量的下降。[4]

4 结语

建国50年来,我国的美声唱法教学研究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从建国到“文化大革命”,在到改革开放,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的美声唱法研究文献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变化。受当时的政治和音乐教育制度影响,从“双百方针”到“反封资修”,再到后来的百花齐放,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的政策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变化趋势,影响着我国的美声唱法教学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优秀声乐作品的出现,声乐工作笔者需要肩负起研究的重任,将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入到实际教学中来,促进教学美声唱法教学内容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罗中一.从我国30多年美声唱法研究文献看声乐教学理论之构建[D].上海音乐学院,2014.

[2] 吴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校美声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曹凤娇.美声唱法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思考[D].沈阳师范大学,2015.

[4] 陈莎莎.历史新时期中国美声发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魏文菲(1985—),女,辽宁沈阳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

猜你喜欢
美声唱法
频谱分析在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应用
美声唱法多元化发展的思考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美声唱法中国化的研究
研究美声唱法发展史对美声学习的启示
民族声乐教学受美声唱法的影响分析
当代美声唱法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思考
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探讨
美声唱法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研究
流行演唱元素在美声唱法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