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人阶级与中国共产党

2016-11-18 05:41:52
上海工运 2016年7期
关键词:徐国海纳百川工人阶级

上海工人阶级与中国共产党

此次“日出东方——上海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主题展,共展出珍贵史料500余件,其中包括孙中山出殡、远东会议等在内的首次披露的影像资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创新党史展览形式,将上海的城市史、建设史等内容融入其中。展览全面、细致地展现了中国在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95年历程中,上海工人阶级所创造的一系列奇迹。

那么,上海工人阶级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密切联系?就此,笔者专门采访了“日出东方”主题展的总撰稿人、上海市党史研究室原宣教处处长徐国梁,请他谈一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工人阶级,在历史各阶段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作用。

为什么选择上海工人阶级

笔者:上海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徐国梁:在第一部分“海纳百川的热土”的导言中,我写过这样一句话,“五四运动爆发,掌握新文化的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的两种力量得以汇合……革命火焰在中国大陆上点燃”。这里其实就说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即掌握新文化的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那为什么选择上海工人阶级?这是因为上海是当时中国的工商业中心,交通便利、文化多元、人才汇集,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工商业的发达,也使上海成为当时全国工人数量占比最高的城市。在20世纪初期,上海工人阶级已经占到全国工人总数的50%。在共产党成立后,上海工人阶级逐渐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体。无论是五卅运动、还是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尤其是在后者成功后,还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市民政府,它有点像中国的“巴黎公社”,这无不显示出上海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

“上海有前途,要发展”

笔者: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工人阶级的角色定位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徐国梁:是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政权尚不稳固。直到1956年,毛主席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新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同年5月,陈云将毛主席“上海有前途,要发展”的口信带到上海,由此上海开始了一系列调整工业布局、结构与协作条件。1963年12月,中共上海市第三届代表大会召开,其中明确提出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先进工业基地和科技基地的奋斗目标。从此,上海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发生了改变。从新中国成立前担任的革命主体,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在此次“日出东方”展览中,曹杨新村展区表现的就是当年曹杨新村居民昂扬向上、干劲冲天的生产生活状态。

追求卓越的上海精神

笔者: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党中央对工人阶级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如今的上海工人阶级意味着什么?

徐国梁: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许多场合多次强调知识分子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因此,如今的工人阶级所包括的不只是像李斌这样的能工巧匠,也包括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建航这样的高端学者。上海的城市精神是什么?海纳百川、追求卓越。追求卓越指的是在艰苦环境中勇攀高峰的精神,这体现的不正是“双创”,乃至“大国工匠”的内在精神吗?今年5月,中央提出了加快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意见,面对越来越开放的环境,上海工人阶级也必将成为上海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猜你喜欢
徐国海纳百川工人阶级
以海纳百川之势讲好中国故事——以“百川奖”三部获奖作品为例
乐府新声(2022年3期)2022-11-21 08:38:02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Fast-sweeping Langmuir probes:what happens to the I-V trace when sweeping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 the ion plasma frequency?
Automated electron temperature fitting of Langmuir probe I-V trace in plasmas with multiple Maxwellian EEDFs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14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Study on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in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of stainless steel with rectangular electrodes*
China Welding(2015年3期)2015-10-31 10:57:38
走谁的路,去往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