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星伯
修园林
汪星伯
修园林和建房屋不同,要精雕细刻,不得粗制滥造,且必须依靠老工人,真正做到领导、技师、工人三结合。我们在这方面体会很深,凡是多和老工人商量,把领导意图向他们说明白,他们会想出百般办法,做得精功细巧,省材、省料,符合艺术风格,否则就出问题。比如:修建拙政园厕所及修整山路工程上,都出过这些毛病,短墙应该砖细,而用水泥铺平,山路本是曲折崎岖,而把它开宽拉平,使其改变原样。因此老工人他们经验丰富,智慧较高,过去积有修建古典园林知识,只要我们真正三结合,相信老工人,他们会做出很精致的活,会修出符合风格艺术的园林。
修整园林,是一项艺术工作,应逐项修成,不留尾巴,以免功亏一篑,不克全功,甚至无法交待。比如,留园还有读书处,就是一项求成的教训,游客至此,再无可去处,非得转回室外,再寻去路,这是留园很大的缺陷,使人不满。同时在修整园林每一项目时,应该修一项尽其功一项,不能留下尾巴,否则将来必事倍功半,甚至尽弃前功。这一点,我们教训不少,体会更深,所以有很多同志至今还说,这几年我们揩了不少屁股,多花了不少人力、物力,这是应该引以为训的。
对修整园林、保存古树问题:我们苏州古典园林,古树较多,这是园林的风姿特色,是园林中山、水、路、桥,亭台楼阁,互为衬托、互为依存必不可少的一项,因此保护古树是一项重要问题,俗语说得好,“名园易得,古树难求。”这正说明这些古树是经过几十年、上百年、几百年生长,大都是古生物,必须保存,在园中有特殊价值的,所以应尽可能建筑物让树,而不是去树建设,这一点我们还未犯过多大错误。但是解放后十余年中,也死了不少大树,这是没有认真做好培土、施肥、除虫、修剪等各项管理工作,近年来不但我们负责园林工作的人员深以为戒,也引起上级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