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贞姬
摘 要:大众化发展背景下高校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实现多元化与长效性发展是高校管理的突破点。高校应树立开放互动的管理理念,明确管理目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质量标准,引导多方参与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对管理的成效进行多元化发展性评价,从而促使高校管理适应时代要求,取得积极的成效。
关键词:大众化;高校;多元化;长效性;管理
近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在校学生涵盖了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和不同教育基础的更为广泛的群体。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从原来的单一性指标迈向多元化培养标准,由此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说,高校管理都必须实现多方面的转变,才能适应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冲击,从而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
一、高校管理多元化与长效性发展机制的内涵
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今天,管理工作突破常规、发挥实效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建立多元化与长效性发展机制能为高校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全新转变。多元化与长效性发展是将管理工作从广度和深度上加以调整,形成较为稳定的管理体系,集管理的程序性与灵活性于一体,从人、事、物、时间、空间等方面实现管理上的突破。具体来说涵盖了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第一,高校管理的多元化发展指的是高校在管理工作中要与时俱进,打破封闭式、统一化、单一性的管理方式,看到教育对象与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建立多样性、多元化、独特性的管理方式。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与需要,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建立起适应学校现状的、集灵活性与高效性于一体的管理系统,使高校管理理念从封闭走向开放,人才培养标准更加科学而多样,管理主体由单一主体向多主体参与式发展。这样一来高校管理将不再是单纯的“约束”行为,而会成为协调各种关系的动力系统,成为高校发展的内驱力。
第二,高校管理的长效性是指建立起一套成熟科学的管理系统(包括制度)后,高校的各项工作在坚持基本管理原则的基础上,能按秩序持续运行,不会因为人、事、物的改变而发生根本性变化,一切以管理系统为准则,在管理上获得长期而良好的效果。从这一点出发可以发现,高校管理的长效性发展靠的是成熟、有效、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而不是靠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意志。因此高校管理的内在要求就是建立起长效机制。
第三,深度与广度相结合,突出管理工作的综合效应。多元化发展体现了管理工作的广度,即管理不再是浅表层次的一般事务性工作,而是能为高校发展带来动力的内在机制,从管理的目标、内容、方式、主体 、对象等方面都应形成全新的管理视角。长效性则体现了管理工作的深度,即管理效应是持续产生的,逐渐累加的过程,不会轻易受到管理系统外部因素的干扰。二者的有效结合能够为管理工作带来全新的面貌,使管理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立体推进,从而取得综合效应。
二、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的转变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面临着很多问题,如高校竞争加剧,市场要求增多,学生人数激增,教育质量不稳等。尽管高校采取了很多措施狠抓管理,力求在变革中保持系统平衡,然而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是伴随着大众化发展而产生并持续存在的,在短期内对原有管理工作进行修修补补显然是无法满足发展需要的,只有从根本入手实现新形势下管理工作的重构,才能使高校管理工作与社会发展大环境相适应,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应实现以下几方面的根本转变。
(一)教育质量标准由趋同转向多样
教育质量标准是高校对所培养人才质量的基本要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反映了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在传统的精英教育背景下,高校的教育质量标准往往是统一而高标准的,即无论学生来源如何,学生个性特点怎样,全都按统一的尺度来要求,这样的质量管理的确是高标准严要求的。但在大众化背景下,当学生来源、家庭背景、教育基础变得多样化时,那么在教育质量标准上是否也该更多考虑学生的个性需要呢?可见大众化背景下,单一性的趋同的教育质量标准已不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应该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要出发,建立起质量可靠而又多元化的教育质量标准,根据不同类别、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则更能体现时代的要求。[1]
(二)管理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
管理主体是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即由谁来管理。长期以来高校的管理主体就是高校各层级管理者及其管理部门和机构。简言之,高校管理者就是高校自己,而且只有高校自己。任何外来团体、机构、个人是不能插手高校管理事务的。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工作的必然表现。在大众化背景下,高校不再是封闭办学,而要走出校门,走向市场,除了自上而下的体制内管理之外,高校必须与各种企事业单位、兄弟院校、用人机构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再是“自己说了算”,而要邀请更多的人、事、物参与管理,因此管理主体必然发生转变——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参与转变。
(三)管理制度由僵化走向科学
制度是管理工作实施的依据,健全而合理的制度能使管理工作便捷而高效。任何高校都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诸如人事制度、财务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等。由于传统管理体制往往将管理者的意愿凌驾于制度之上,造成的后果有两种,一是制度趋同、僵化、不健全,仅仅作为一种参照,一旦遇到问题时以人说了算;二是制度过多,但实效不够,装样子,很多制度不能发挥长效机制,朝令夕改。在这样的状况下,管理制度所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竞争加剧,一套科学合理而长效的管理制度能够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因此管理制度的转变是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管理多元化与长效性发展机制的构建
大众化背景下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教育质量标准、管理主体等方面做出转变,才能适应大众化教育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多元化与长效性发展机制,使高校管理工作凸显成效。
(一)常规管理
1.建立层级性的管理目标。管理工作必须有的放矢,不能盲目为之。现代著名管理思想之一就是目标管理模式,即为各项工作制定具体而明确的目标,通过各个具体目标的实现来完成最终的管理目标。高校在过去陈旧的管理方式中,往往暴露出目标不明、责任不清的问题。由此可见,建立层级性的逐级落实的管理目标体系是高校走向长效性管理的关键环节。首先,高校应建立起长远发展目标,将此目标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其次,建立起责任到人的中期目标,使每一个人(包括学生)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并努力为之奋斗。再次,建立起便于实现的短期目标,使各项工作能够尽快获得实效。
例如,某地方高校为了使学校在大众化背景下能够获得足够的发展后劲,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目标,长期目标是在十年内将学校建成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又将这一目标进行了分解落实——五年内学生人数稳定在一万五千人左右,新增研究生人数达到一千人,师生比达到一比十五。[2]每年落实在教师及其他教职工身上的工作任务也都加以细化,如人均科研经费五千元,科研项目一项,论文两篇等。这样将管理工作制定成层层递进的目标,不仅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展开,还能使个人明确自己的责任,并能激励每个人不断向着高一级的目标迈进,具有较强的导引作用。从持续性上来说,长、中、短不同时间段的目标结合起来,可以使管理工作更加长效的进行,而不会轻易终止或受外来因素干扰。可见,建立层级性的管理目标是高校实现多元化和长效性发展的必备因素。
2.制定并不断完善长效性管理制度。制度由人而定,制度又对人实施管理,这是一种辩证关系。假如二者协调统一则能发挥良好的管理效果,假如二者不能协调统一,互相干扰则会严重阻碍管理效果。现代管理不仅不反对制度的制定,而且更提倡科学合理的长效性制度的建立。高校制定并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实现长效性管理的基本手段[3]。首先,要给予制度明确的地位。即制度是人人必须遵守的,没有人可以例外,即便是制度的制定者或高级管理人员也不能例外。其次,各项制度应全面而科学。例如,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应明确教学的时间、地点、实施主体、教育对象各自的权利义务,对教学目标、内容、手段、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及评价标准等进行细化规定,各种激励手段、奖惩措施等都加以明确说明。这样制度明确化了,管理工作就可以据此实施,最终显出成效。再次,不断完善制度。任何制度都不是万无一失的,应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不断修正并完善制度,使制度能与变化着的环境相适应,确保制度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丧失适宜性。最后,维护制度的长效性。制度不能朝令夕改,一项制度一旦经过认真审核而最终生效,就要确保制度长期有效,不能因为某一个人而废除或终止制度的运行。要让制度长时间而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这样才能维护管理工作正常开展,有序进行。
3.对管理工作的成效进行多元化发展性评价。管理工作做得怎么样,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这就涉及到了对管理工作的成效进行评价的问题。对高校管理工作进行评价是一个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过程——有上级部门的评价,有外部参与主体的评价,也有学校自身的评价,即形成多主体参与的评价。而评价的内容也应全面而客观,不能以偏概全。这就是多方参与全面进行的多元化评价[4]。任何评价都不是为了“找毛病”,而是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对高校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这本身就属于管理工作的环节之一。要树立发展性评价观念,以高校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制定多元化评价标准,从不同角度认真测评,将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民主协商,以未来发展作为评价的根本目标,使评价有序进行,按阶段推进,综合各种意见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真实、可靠、客观、可信的信息。这样一来,评价不仅能为现阶段的管理工作找出不足,又能为未来管理工作指明方向,形成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从而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二)教育质量管理——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原有的标准化、统一性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已不合时宜。多样的生源,不同等的受教育基础,多元化的发展需要,促使高校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质量标准,以满足市场多元化的要求。建立多元的教育质量标准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1.明确学校自身定位,形成人才培养特色。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市场竞争中为了立于不败之地,往往盲目追求生源数量,过度增加硬件设施,自身定位不明,趋向于同质化发展。多元化管理的前提就是要求每个高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出合乎当时当地社会需要的人才,根据培养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标准。例如,地方高校的定位应该是在当地形成一定的办学知名度,为本地及周边地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逐渐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特色优势专业。
2.树立教育质量发展观。教育质量标准不应该是各校趋同的,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发生变革,高校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生发展需要也是千变万化的,教育质量标准如果自始至终保持一个样式,则不能适应各方面的需要。因此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质量,要将教育质量标准的过去和未来认识清楚,建立起与学生的长远发展相关联的教育质量标准,为未来社会发展而服务。从入学时就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与发展能力,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学习,将日常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未来职业规划相结合,确保学生不仅能够适应社会现状,也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趋势。
3.根据学生特点和社会需要建立教育质量标准。过去的教育质量标准很少考虑学生特点,与市场需要也往往是脱节的。这就造成高校毕业生素质与职业要求不相符,学业水平与工作能力不相称,工作上手慢,成长周期长。多元化教育质量标准要求认真考查学生特点,全面分析市场需要,与用人单位及各个职能部门深切沟通,结合各种要素严格把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培养出兼顾学识与能力,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有专业、有特长的应用型人才[5]。例如,某地方高校建立的教育质量标准包括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学生日常学业完成指数,即学生能否按要求完成专业规定的学时并通过考核;第二维度是职业适应维度,即学生能否满足职业要求并顺利就业;第三维度是未来发展指数,即学生在就业后能否获得发展与晋升的机会并把握住这种机会。这样的教育质量标准不仅考虑到学生的特点,也考虑到了社会的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是比较合理的。
(三)组织管理
1.在管理主体上实现多方参与。随着高校开放办学的不断发展,管理主体由单一走向多方参与是高校实现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很难做到多方参与管理,学校事务只有学校管理者及直属上级部门行使管理权,社区、企事业单位没有参与权,甚至没有协商权。学生则完全是被管理对象,没有参与管理的渠道。在大众化发展背景下,学校服务于社会的职能日益凸显,在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人、事、物已不仅仅局限于校园之内,很多高校都需要在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寻求发展,那么邀请一些有关联的人、事、物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来,高校管理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就成为必然的选择。首先,可赋予学生自主管理权。学生不是简单的“被管理”的对象,他们在学校生活学习,与学校发展息息相关,在班级管理、后勤管理、校园管理等日常事务性管理工作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权利与义务,则能从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达到“自觉管理”的效果。在学校行政事务的管理上则可邀请当地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充当管理主体,行使一定的管理权,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为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指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方参与式管理能使学校管理更加民主高效,也能体现出现代高校在发展中的广阔胸襟,从而在管理上由保守走向开放。
2.促进管理层的专业化发展。高校管理层是一个相对庞大的群体,担任着学校方方面面的管理工作,这一群体工作人员是否专业将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促进高校管理层的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首先,提高管理人员准入门槛,只有具备一定的学历要求,并具有管理专业背景,具备一定的学校管理经验的人才能够进入管理层。杜绝管理人员随意任用、指派、调遣等行为。其次,精简管理机构,对现有管理人员合理分配,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再次,对各层次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化培训,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现象等进行分析、综合、推敲、解决,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水平,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使管理工作朝着专业化发展方向迈进。
总之,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必须从各方面加以转变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发展。只有树立起全新的管理理念,转变管理作风,优化管理方式,健全管理制度,才能使高校管理工作始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取得满意的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柏昌利,周燕来.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7-110.
[2]廖雯栅,周芝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机制:问题、成因与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69-173.
[3]李凯东,邵春艳.高校竞争与高等教育多元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3):6-8.
[4]刘宇文,周凯兴.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5):19-22.
[5]柳清秀,江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校管理理念的五个转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