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娜娜
摘要:选择一部有教学价值的纪录片在民族学专业教学的课堂中应用,必须注重教师本身对纪录片的阐释和提炼。以纪录片《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为例,可以在播放前设计“文化差异与文化相对论”“苗族文化体系”等专业知识的介绍与陈述,并在播放结束后组织就“苗族文化在法国的传播”及“‘他者与‘当地人的关系”等问题的讨论与交流等后续教学活动,如此方能使纪录片的播放成功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纪录片;教学;《相约未知地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96-01
有关人文学科专业教学中纪录片的应用问题,笔者在前两篇论文中已经分别讨论了纪录片在民族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在民族学专业教学中应用纪录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本文将在此前两篇论文的理论探讨基础上,进一步以近期风靡的《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为例(以下简称《相约》),探讨民族文化纪录片在民族学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确切而言,《相约》是法国的一档真人秀纪实节目,主持人每期带一名法国知名人士前往一个陌生的地域,记录明星们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真实场景。之前栏目组已经走过了诸如玻利维亚、秘鲁、印度等13个国家的“未知地带”,2015年栏目组第一次走进中国、走进贵州,记录了法国喜剧演员克洛维斯·科尔尼亚克在贵州某苗族村寨与苗族村民们共同生活20多天的点点滴滴。由于该纪录片真实呈现了苗族村寨的生产、生活及民俗活动,因此,它可以成为民族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一个较好的纪录片播放的选择对象。但是,如何让这部纪录片的播放更好地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而不是流于跟普通观众一样娱乐休闲性的观赏节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播放此纪录片之前,针对影片的具体内容深入思考,预先做好知识点梳理及教学方案的设计。播放前的引言中可以包含至少以下两个关键词,提醒学生在观看纪录片时有意识地留意此方面内容:
1.“文化差异与文化相对论”
在民族学的认知系统中,每一个族群基于其独特的历史、地理等环境形成了各自的道德、观念、习俗等物质、精神及社会体系,也就是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体系。而每种不同的文化体系之间,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观念及行为存在着巨大差异,对于某一个民族而言值得欣赏和正确的事,到了另一个民族却可能被认为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是邪恶的事,例如在《相约》中,很多对于苗族群众来说习以为常的基本技能在法国喜剧演员的眼里却是非常神奇的。那么,影片能反映苗族与法国人之间所存在的哪些具体文化差异?这些具体的小细节分别对应了文化体系中的哪些层面?在对待文化差异的问题上,影片中的苗族人和法国人老科分别是怎样的态度?相应地,在民族学理论中,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如何形成的?如何看待不同文化间的文化差异?
2.“苗族文化体系”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都是一套完整的复杂的综合体,根据人类学泰斗泰勒所做的定义,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在《相约》中,真实的生活及劳动场景的记录,让观众从视觉上感受到了苗族文化的一些表象,那么在此表象之下,苗族文化的体系包含哪些内容?苗族文化体系中各部分之间如何关联?
播放结束之后,教师对《相约未知地带》再做总结和回顾介绍,此时学生已经对影片的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因此教师可以跳出影片本身涉及的内容,引导学生把视野扩大到影片背后及整个拍摄行为所涉内容的思考,诸如:
1. 苗族文化的世界传播,尤其是苗族文化在法国的传播
《相约》栏目在法国历来有较高的收视率和大量的固定观众,而在2016年4月13日播出这一期贵州篇时,当天更一举创下21.9%的收视率,引起了很大反响。法国为什么会对苗寨、对苗文化感兴趣?在这部纪录片的背后所隐含的苗族文化随着苗族向全世界的迁移而向世界传播的过程,尤其是苗族文化在法国的传播过程是怎样的?
2.“他者”与“当地人”的关系
在《相约》中,主持人与主角影星老科在苗族村寨的生活劳动场景构成影片的主体内容,而两名法国人与苗族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恰恰和民族学中的学者田野调查过程如出一辙,他们两者之间构成典型的“他者”与“当地人”的关系。由此可以引出的思考,不仅仅在于追问在当地生活了20多天的两名法国人及其拍摄过程对当地苗族意味着什么,更可以由此反思:“他者”对于“当地人”而言意味着什么?能带来什么?能改变什么?该持怎样的态度?
以上的诸多问题,一则可以成为教师在纪录片播放结束之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的中心问题;二则可以成为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查阅资料、梳理解答、撰写论文的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从以上问题中选择一个做专题沙龙,将相关的理论背景、研究现状及结合《相约》的个人思考等问题向学生系统陈述,并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和交流。总之,通过《相约》的播放及后续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上述专业知识点的理论及应用问题产生兴趣、深化认识,则该纪录片的应用于民族学专业教学课堂方为成功。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