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对于扩大市场内需、增加市场就业率保障各种资源的供给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情况,并提出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发展情况的相关指标体系,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进行综合的绩效评价。
关键词: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绩效评价
长江中游城市群包括湖北、湖南、江西三个省共41个城市,这些城市群之间不管是同省还是跨省都有各自的城市特色,不管是城市文化、公共服务、产业结构等都存在这不同程度上的差异问题。而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需要将这些具有各自特点的41个城市联合起来,力求在实现五个方面(包括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的协同发展,积极探索科学的、和谐的、转型的、合作的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模式,力求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支持全国经济积极增长的城市群。
一、区域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设计的过程
整个指标体系的设计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查阅政府颁布的政策文件和学术研究相关文献资料了解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的相关情况。
(2)指标的选取,包括各层指标的层层选取。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秉承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着科学性、综合性、典型性的重要原则,进行各层指标的选取。
2.指标体系的构成及赋值
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各层权重的赋值采用了专家打分法,将指标体系权重打分设计成调查问卷。将调查问卷分发给该领域的专家们进行打分,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的打分统计情况确定各层指标的判断矩阵,将判断矩阵的结果输入到AHP软件中如果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即可得到最终各层次的指标权重。
由于该体系是对各城市群之间的合作进行绩效评价而非对各个城市各自的发展好坏进行单独估量,所以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更多的是考虑城市合作效率和效果的考核上,因此指标体系与一般的城市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相比更偏向定性化的描述,在进行指标体系的具体运用时需要进行相应的科学调研和问卷调查对各定性指标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
二、区域合作的战略定位
1.提升长江中游城市在国内整体地位
长江中游城市群,总体来说,在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中占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由于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区域。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事实,全方位的深化改革,生态文明的稳步建设,区域发展格局的不断调整,经济增长的空间从沿海到沿江再到内陆,逐步拓展。在长江经济带的大背景下,长江城市群在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经济的转变、增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等方面做出很多贡献,在全国的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
2.带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崛起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对于扩大市场内需、增加市场就业率保障各种资源的供给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研究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情况,并提出评价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发展情况的相关指标体系,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进行综合的绩效评价,了解其合作程度及状态,发现合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对这对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发展非常有利。
3.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区域之一
沿长江中游流域整合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在扩大合作范围,促进各要素流通基础上,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融合进程,使其成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一代主导区域。
三、区域合作的战略调整
1.区域合作战略调整的时机
把握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战略调整的时机需要结合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的具体情形以及对其作出的绩效评价结果。这就涉及到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的绩效评价时机,因为只有对其合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才能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这项工作到底进行的如何,是不是与预期的相符合还是已经开始偏离预定目标甚至已经严重偏离目标了。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战略调整的时机除了需要结合绩效评价的结果外,还需要相关部门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给出一定的发展目标,结果的好坏是相对的,没有对比也就没有办法下定论。
2.区域合作战略调整的方法
调整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与相关政府部门讨论,从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政策上进行调整。(2)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负责该事项的主管部门进行会议讨论,结合当前区域合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讨论并提出调整的建议。
3.区域合作战略调整的目标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战略调整的目标可以分为直接目标和最终目标。直接目标就是改变当前困境,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最终目标是要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的战略目标,这中间会有多次直接目标的调整,但是最终是要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事项所订立的长期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龚胜生,张涛,丁明磊.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01).
[2]卢丽文,张毅,李小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质量评价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10).
[3]韩玉刚,曹贤忠.中国中部城市群区域R&D资源配置绩效评价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07).
作者简介:吴修凤(1992- ),女,安徽六安人,长江大学15级会计学硕士,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