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言
山东省临沂市一对兄弟陈浩和陈煊先后查出患有尿毒症,母亲吕春青和父亲陈建军决定破釜沉舟:一人捐一枚肾救两个孩子!丈夫与小儿子陈煊配型成功,吕春青与大儿子陈浩也配型成功!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吕春青竟在配型时被查出患肾积水,不具备捐肾条件!
这意味着,这个苦难的一家四口,只有两枚健康的肾,他们怎么活下去?
陷入绝望的夫妇俩终于作出艰难决定:先让丈夫捐肾救小儿子,再让吕春青的肾健康起来,捐肾救等不到肾源的大儿子!
背水一战!吕春青打听到用中药加跑步的方式,能治疗肾积水,于是两年多时间,她熬中药熬破了四个砂锅,跑步跑破了八双球鞋。用尽洪荒之力,这场“救命大战”最终能打赢吗?请看本刊独家报道——
灾难突至:一家四口八个肾六个坏
2012年12月27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肾内科门诊外,一个叫吕春青的中年女人抱着自己的大儿子陈浩哭得泪流满面。因为就在刚才,医生明确告诉她:“虽然你的配型和陈浩完全吻合,但由于你的双肾都有严重的肾积水,没办法给儿子捐肾……”这个消息,让原本还有一丝希望的吕春青全家彻底绝望了,泪水中最近接二连三发生的灾难再次浮现——
1963年,吕春青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农村。19岁那年,她与还是男朋友的陈建军一起,来到临沂市找工作。吕春青在临沂市一家锅炉厂做工人,陈建军在一个通信部队里做电工。
1986年,吕春青和陈建军结婚了。1991年,吕春青怀孕生下大儿子陈浩。
为了多挣钱,陈建军开始利用自己电工的手艺,在外面找一些装修的私活。吕春青也买了一个织毛衣机器,白天上班,晚上则在家给别人织毛衣卖钱。夫妻俩齐心合力,就想多挣些钱,让儿子以后衣食无忧。
1999年12月,吕春青生下了第二个儿子陈煊。小儿子满月后,夫妻俩辞职,在民主路开了一家织衣店,名为“双子毛衣店”,靠机器织羊毛衫赚钱,抚养两个孩子长大。
2009年,陈浩考取山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被山东省临沂市一家国企录用,成为一名计算机网络维护员,月薪3500元。第一个月发工资,他自己只留了300元的生活费,剩下的3200元,全部交给了母亲。陈浩懂事地说:“妈,你和爸爸将我和弟弟养大,吃了这么多苦。以后,你们不要那么拼命了,儿子长大了,可以挣钱了!”儿子贴心的话和那一摞钞票,让吕春青感动得热泪涌动。
过去,夫妻俩养两个孩子,几乎没有任何存款,也没买房子,一直住在租的毛衣店门面房用板子隔出来的二层楼生活。如今陈浩工作挣钱了,吕春青和陈建军也开始能够存一些钱了。2012年秋,一家人贷款在临沂市任城区买了套三室一厅。
可刚搬进新家不久,灾难就接二连三地向这个刚脱离苦海的家庭袭来——
2012年9月开始,大儿子陈浩经常发烧。开始,一家人并没往心里去,陈浩自己随便吃点退烧药。可两个月过去,陈浩竟发烧了四五次。
11月2日,吕春青陪着陈浩来到临沂市人民医院检查。没想到,一番检查下来,医生竟神色凝重地说:“陈浩患了尿毒症晚期,只有透析和换肾这两个办法。”一向身强力壮的儿子怎么会得绝症?这诊断结论让吕春青全家都觉得是误诊,陈浩甚至一把撕了化验单说:“明明就是感冒,非说是尿毒症!现在的医生为了赚钱,就知道吓唬病人!”
为谨慎起见,几天后,吕春青带着陈浩坐火车来到北京。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经过了一番详细检查和化验,医院给出的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肾性贫血、尿毒症中晚期。儿子生命告急!吕春青和陈建军哭干眼泪,夫妻俩经过协商,陈建军在北京陪儿子透析维持生命,吕春青则回到老家找亲戚们借钱,准备给儿子换肾。
回到山东,吕春青开始四处借钱。可由于都是一群穷亲戚,想借50万换肾,实在太难了!
屋漏偏逢连阴雨。一天早晨,上初二的小儿子陈煊起床后,突然发现半边脸都肿了,眼睛也肿得睁不开。吕春青不敢拖延,向陈煊的学校请了假,带儿子来到临沂市人民医院检查。第二天,结果出来了,陈煊竟然也得了尿毒症!
命运像一个恶魔,向吕春青夫妇发出了最恐怖最绝望的号令。吕春青拿着小儿子的诊断书,在医院的花园长椅上哭得肝肠寸断,她不明白,自己一辈子行善积德,为什么上天会这样对她,她更想不通,万里挑一的倒霉事,为什么能连着两次砸到自己头上!
哭了很久,吕春青终于拨通了丈夫的手机,将噩耗告诉了他。电话中,陈建军悲伤绝望得许久都没说话,好几分钟后,他问吕春青:“你说怎么办?”吕春青咬咬牙说:“卖房子!给两个儿子换肾!”
13岁的陈煊知道自己的病情后,他哭着对妈妈说:“妈,你和爸爸不用救我了。家里没钱,我知道。你们安心救我哥吧……”吕春青心如刀割,她紧紧抱着陈煊说:“煊煊,不许胡说。你和哥哥,都是妈妈的心头肉。我要把你们兄弟俩都救活!”母子相拥而泣,虽然各自安慰着,可是心中却都堆满了沉默的绝望。
第二天,吕春青便来到房产中介,将自己的房子挂牌出售。一个月后,拿着卖房得来的60万元,她带着小儿子陈煊来到北京,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附近,租了一间地下室。安顿好一切后,她向医生提出给她和陈建军做配型检查,吕春青牵着医生的手哀求:“我们夫妻俩身体都很好,我们一人捐一个肾给儿子,两个儿子就都有救了。”
或许是上天给吕春青的磨难还没结束。几天后,医生告诉吕春青夫妇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陈建军和小儿子的配型成功,可以捐肾;坏消息是:吕春青虽然配型和大儿子吻合,然而她的双肾都有肾积水,不仅不能捐肾,而且还要立刻治病,否则恶化下去,也可能会病变成其他疾病。
一家四口,有三个人的肾都出现了问题!两个儿子还是绝症!这简直像电视剧里的情景!可是,它就这么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了山东女人吕春青的身上。
万念俱灰、茫然无措的吕春青带着儿子回到山东临沂用透析维持生命,不知路在何方,不知明天该怎么办。
夫妻协力救两子,绝望接踵而至
回到临沂,吕春青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她恳请大家庭中与两个儿子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戚都去医院做配型,寻找合适给陈浩捐肾的人。第二件事,她决心隐瞒自己肾积水的病,谎称自己与两个孩子都没配型成功,不能捐肾。她不想让丈夫为自己担心,更不想在两个儿子都需要照顾的这个节骨眼上,自己反倒成了病人,需要丈夫照顾。第三件事,吕春青竟向陈建军提出了离婚。
吕春青对陈建军说:“我们离婚吧,两个儿子都得了绝症,让我带他们走吧!与其把我们俩都搭进去,不如你去寻找新生活,你还年轻。”
吕春青的心思,陈建军懂,但他怎么可能这样做?他心疼地将妻子拥入怀中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两个儿子命在旦夕,你觉得我会有心情去寻找新生活?如果要寻找新生活,我们一起去!”吕春青心碎流泪,终于将自己的病情告诉了丈夫,陈建军先是吃惊,之后平静地说:“结婚几十年,你和儿子都是我生命中无法去掉的一部分,以后再别说傻话了。你和儿子们都安心治病,这个家,再苦再难,有我替你们娘仨扛着!”
那一夜,夫妻俩厘清思路,决定先由陈建军给小儿子陈煊进行换肾手术,同时将陈浩的配型在医院登记,一边进行血液透析,一边寻找合适的肾源。而吕春青倒是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病人!
一家四口带着卖房和亲戚们借的钱,一共80万元,再次来到北京。经人介绍,他们决定选择北京协和医院进行换肾手术。在医院旁边的一个小区内,以700元的价格租下了一间40平米的地下室。
2013年4月3日,在北京协和医院,陈建军成功给小儿子陈煊捐肾。一周后,为了节约住院费,陈建军就出院了。一个月后,换肾成功的陈煊也康复出院。于是,一家四口又回到了临沂。
小儿子要继续康复,需要营养需要不断吃药维持,而大儿子也要定时花钱做透析。赚钱是迫在眉睫!可丈夫只有一颗肾了,无法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吕春青也患有肾积水。于是,夫妻俩再次将“双子毛衣店”开了起来,这样,卖了房子的一家四口可以继续在毛衣店里用隔板隔出一个二楼居住。
陈煊因为年少,身体逐渐康复。可陈浩的肾源却迟迟没消息。吕春青不断催问医院,医院告诉她:“排队等肾源的人很多,许多人还没等到合适的肾脏,已经去世了。所以,想换肾,最好还是自己找肾源。”
2013年9月的一天,陈浩因病情紧急,再次住进了临沂市人民医院,透析治疗了一个月,才转危为安。握着陈浩的病危通知单,吕春青心急如焚。
为更快找到肾源,吕春青决定求助于网络。可只有初中文化又年过50岁的吕春青并不会上网,连打字都不会。她第一次去网吧,网管以为她来找孩子:“阿姨,您找谁啊?”这一问把上网的人的目光吸引过来。吕春青尴尬地红着脸对网管说:“我想来上网,想百度搜资料,你能不能教我……”很多上网的人哈哈大笑。
吕春青坐在一台打开的电脑前,手拿着鼠标,不知所措。鼠标的箭头根本固定不到电脑桌面上,她急得浑身冒汗。
花了几个小时,在网管的帮助下,吕春青终于学会笨拙地用拼音打字,学会了打开网站搜索资料。吕春青在许多论坛都发帖,替陈浩寻找合适的肾源。
吕春青又查遍了北京各大媒体、各大慈善机构的电话寻求帮助。她甚至找到医院,荒唐地表示:“我想自杀,我死后愿意把遗体全部捐献出去,只要你们能找到和我儿子相配的肾源。”
一个母亲甘愿自杀捐遗体,也要为儿子换一个肾!这个消息悲壮而感人,可却违背了人伦和法律,她打了50多家医院的电话,没一家医院肯接受她的这个请求。
几个月过去,依然找不到可以跟陈浩配型的肾。
“真是没用!死都不能换回儿子的一条命?”吕春青陷入绝望。回到家,那天晚上,一家人都睡着了,吕春青悄悄起身走出门,来到青龙河旁,想投河自杀。突然,她的手机急促地响了起来。
吕春青一看手机,是丈夫打来的。陈建军在电话里焦急地问:“你去哪里了?陈浩昏倒了。要赶快送他到医院抢救!”吕春青哪里还顾得上伤心和自杀,立刻不管不顾地往家里奔去,和丈夫一起将儿子送到临沂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医生告诉他们,因为陈浩最近长期发烧,又无法正常进食,才导致晕倒。当务之急是住院退烧,然后进行透析,暂时并没有生命危险。
那一夜,山东女人吕春青守着儿子的病榻,她冥思苦想:虽然等不到肾源,但儿子不能等死呀!她突然想到了自己的肾,不是与大儿子配型成功了吗?只是自己不争气,居然也是不健康的肾,如果治好了自己的肾积水,让它健康起来,不就可以救儿子了吗?
终于扼住死神喉咙,一家四口活下来
吕春青终于决定治好自己的肾,给儿子捐肾。她连夜跑到网吧,搜索各种治疗肾积水的方法,第二天又去医院咨询,她得知目前肾积水用西药治疗只能通过手术和抗生素等来维持,但是手术后会有瘢痕,不能再进行捐肾手术;中药倒是有方法治疗,就是用白茅根熬制汤药或者用玉米须加大黄等中药熬制汤药,但特别费工夫,且疗效很慢,加上吃中药苦,许多人坚持不下来,所以因人而异,也不一定能保证治好。
考虑再三,吕春青决心吃中药来治疗肾积水。她的这个救子计划,得到丈夫的大力支持。陈建军认为,自从儿子病后,妻子每天忙于照顾孩子,根本无心管自己的肾积水,她的病确实需要好好治疗一下。就算最后还是不能给儿子捐肾,妻子的肾积水也是要治的。
吕春青去中医院让医生给她配了治疗肾积水的中草药,回到家自行熬制。开始,她以为熬药就像熬汤一样,一把中药,熬好了就喝。可一个月过去没见效,她着急地咨询医生,医生告诉她,熬中药要用对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于是,她向中医科的医生专门学习了熬制中药的方法:首先,煎煮(一煎)中药前先要浸泡一个小时,再煎煮(二煎),一煎加水量超过药物2厘米至5厘米,二煎加水量淹没药物即可。煎煮火候也有要求,未沸前用武火(大火),沸后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一般药物,一煎沸后小火煎25分钟,二煎20分钟。
吕春青记性不好,不仅将熬药的方法抄在纸上,贴在墙上,每次熬药时,更是眼睛死死盯着表,生怕过了一分一秒。
有一次,吕春青熬制中药的时候,出现了意外。由于每天熬药,药罐使用太久,药罐子突然从中间裂开,一部分滚烫的汤药倒在了她的脚上,双脚顷刻起满了水泡,吕春青感到钻心的疼。
那几天,大儿子陈浩还在医院做透析,需要吕春青每天往医院送饭。吕春青顾不上那么多,忍着疼痛把鞋穿上,一瘸一拐地出了门。走在路上,破了皮的水泡钻心疼,她迈着小步,咬牙往前走。最后,原本走十分钟就到的路程,那天,硬是走了四十分钟才到医院。
但进了病房,吕春青故意提高嗓门:“妈妈今天给你做了煮红薯、炒土豆,蒸了荞麦面的馒头,你一定多吃啊!”尽管如此,陈浩还是看出妈妈的异样,一问才知道妈妈熬药把脚烫起了泡,他不禁心痛地哽咽道:“妈,我都吃,你晚上别来了,好好休息,我自己去食堂吃。”
为了加快治疗自己肾积水的步伐,吕春青一边熬中药,一边用跑步来增强体质。每天清晨5点30分,不管春夏秋冬,吕春青都会准时起床,出门跑步。
一开始,51岁的吕春青只跑了10分钟就坚持不下去了,两腿发酸、发麻,胸口憋闷,胃里的苦水似乎都往上涌。她累得站不起来,索性坐到地上休息。好几次,路人看到她苍白的面色,以为她突发心脏病了,伸手想送她去医院,她摆摆手断断续续地说:“我……我不要紧,我在跑步呢,我要救我儿子……”说完,吕春青起身继续跑步。时间久了,附近出来早锻炼的人们都认识了吕春青,都晓得这个五十多岁还在打了鸡血一般奔跑的老女人,是为了救家里身患尿毒症急等换肾的儿子。
回到家,看到吕春青脸色惨白,一家人都劝她别瞎折腾了,陈建军说:“你都50多岁的人,每天这样跑,估计身体受不了的。”儿子陈浩更是心疼地说:“妈,我本来就只剩半条命了,别为了我这半条命,搭进去你的整条命。”吕春青却将丈夫和两个儿子的手紧紧牵在一起,说:“我们四个,一个也不能少!”
吕春青的心仿佛吃了秤砣一般,每天清晨出门跑步,白天熬中药喝。生活就像暗夜,黑得看不到头儿,可是救子的念头,却是吕春青心中最明亮的一轮红日,让她在崩溃和绝望中前行。她越跑越远,步伐越来越轻快。
2014年5月的一天,吕春青跑了30分钟后,感觉脚底被石头咯得钻心的疼,坐下来一看,原来,球鞋的鞋底掉了,她的整个脚后跟都露在外面。她尴尬地光着脚走到超市,花30元买了双新球鞋穿上。
2013年到2015年夏天,两年时间里,吕春青熬破了四个砂锅,白茅根等中药渣子堆在毛衣店的屋后面成了一座小山,跑步跑破了八双球鞋!
奇迹终于发生!2015年9月,吕春青带着儿子陈浩再次来到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做检查,医生高兴地告诉她:“你真的太有毅力了。现在,你的肾没有问题了,完全符合捐肾条件。”
吕春青高兴地笑了。她拉着医生的手说:“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旁边的医生都被她的率真、无私感动得热泪盈眶。
走出医院,她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给丈夫打电话:“建军,我的肾合格了,可以捐了。”陈建军又是喜又是忧,喜的是儿子有救了,忧的是妻子再捐一个肾,身体能不能吃得消?今后巨大的生活压力和治疗费,是否能挺得住?但他还是对妻子说了一句:“这些年,你受累了……”吕春青早已泣不成声。这泪水,既有高兴,也有辛酸。
2015年10月16日,陈建军陪着吕春青母子俩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吕春青和陈浩做了肾移植手术。
住了一个月的医院后,吕春青和陈浩出院回到了家。走过凤凰涅槃般的术后康复期后,陈浩的身体日渐健康。目前,陈煊在费县第一中学继续读初中,陈浩则在家一边帮父母织毛衣,一边在费县中医院吃中药,帮助身体早日强壮。
大灾大难终于平息,命运也终于向这家人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一家人重生后,更加珍惜真爱和生命。采访结束,吕春青不知从哪里学到了一句话,她说:“一切安好,从头再来。”丈夫陈建军和两个儿子在一旁,默默流下了感慨与幸福的泪水。
编辑/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