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魂直立行走

2016-11-17 21:40赵玲萍
雨花·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母性生命

赵玲萍

小说从一个嫁娘无限感慨地回味曾经的无限风光而拉开帷幕,这注定是一个关于女人的故事。《多湾》叙事场景十分宏大,但女性的绽放和凋落,痛苦和欢乐是骨肉肌理。作家耐心细致、冷静思考,一段悠长绵密的家族故事像弯弯绕绕的河流一般呈现在了读者面前。温吞的河南话从民国30年代写到新世纪来临,近百年时光,历史风云、家国命运、时代变迁,四代人的命运像一条激流奔腾不息,跌宕起伏。一个女人坚定敦厚,耐心执着,以朴素的生活哲理奏响了一曲生命赞歌,平凡,激越,温暖,真实、真挚、有体温,散发出独特迷人的魅力。因为是女子,作家写出了和男作家笔下不一样的女人,超越时代背景,具有恒远的意义,可看作一部女人心志修炼秘籍。

女主人公季瓷是富家女儿出身,她风光出阁,但丈夫和婆家人很快接连去世。改嫁贫农周守信后,面对困窘的生活,她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母性的坚韧和尊严感让她在生活重压之下肩负起了家族繁衍的使命。时代变革把个体命运裹挟在风卷尘沙中——抗日、土改、解放、饥荒、文革、改革开放……——一个女人娇小的身躯从未放弃,从未屈服。作者用细致绵密的语言刻画了季瓷等众多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女性生命成长图景。

生命之所以生命的尊严

季瓷的一生伴随着20世纪中国的风风雨雨,人生百道坎坷,而女人坚韧坚贞,用一双小脚,丈量出了生命的尊严。

面对丈夫去世,婆家败落,自己身怀六甲,若是普通女子肯定痛不欲生,沉湎其中,听任家族摆布。而季瓷在悲伤之后断然决定为自己和腹中的孩子另寻出路。她深明大义,净身出户,规避了为分割财产而可能引起的家族纠纷。面对觊觎她的男人,巧妙迂回,避免了伤害自己,也免了对方难堪结怨。嫁给章守信这个老实男人,她无怨无悔担负起了家庭责任。一个深居简出的女人,一个娇柔弱小的女人,一个坐月子的女人,替男人出面了结困扰家庭多年的债务恩怨,立字据,按指印,说话做事有理有据,有情有义有志气,言而有信,让对方叹服,最终化干戈为玉帛。即使面对饥荒出门乞讨,她也大大方方,从从容容,使出自己剪窗花的手艺,以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

一个富家女子,衣食无忧,娇生惯养,在人生最甜蜜的时刻骤然跌入极度困境,表现出不凡的胆识,她勤俭节约,持家有道,教子有方,重情重义,她善良、聪慧、精致、慈祥。不管在怎样的困境中始终坚守着做人的尊严,表现出的女性美德,朴素的生活哲理给人很多启示。不论生活如何多灾多难,她都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把院落整理得干干净净。自古有言长发绾君心,女为悦己者容无可厚非,尊重自己才是第一位。哪怕去乞讨也是衣帽整齐,端庄贤淑的模样。她的干净利落也被默认为家风承传,甚至让一个村子里的人赞叹效法。她的精神从未被天灾人祸,贫穷厄运打垮。面对贫困,面对歧视,面对饥饿,面对人生多舛,不取苟且之财,不受嗟来之食。竭尽所能在生命的激流里掌握自己的命运,竭尽所能去实现和保持做人的尊严。尊严修持的高贵,远远超出了衣衫容貌。

坚韧如母乳般馨香

荒凉尘世,母乳深情可以贯通古今,穿越时空。季瓷善良又坚强,温顺而不屈,她身上传统美德兼具个性智慧。在人生的每个岔路口,每一道坎,她都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事实证明,她都做出了理智和正确的选择。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物力维艰。她认真虔诚地数着日子。生活是一道一道湾,一条一条河。爬山涉水,翻山越岭,跳滩越涧,平静而温存地面对,抹干了眼泪,擦一把汗水微笑向前。踏踏实实走过人生每一步,直到生命老却,依然精致,温暖,慈祥甚至风趣,经历的风风雨雨刻画在脸颊,平添的皱纹也是一朵美丽的花儿,青花瓷般优雅的纹样。只要生命不息,还有什么困难能让这样的人倒下。

季瓷迷人的形象,让作品在坚实厚重之中弥漫着母乳般的馨香。其实,正是季瓷身上坚韧的母性力量给了子孙后代母乳般的滋养。一个家族四代人的奋斗史,由农村到城市的迁徙蜕变、成长、迷悟、痛苦、裂变、求索,无不具备季瓷身上的坚韧、旷达、隐忍、耐劳和细腻。就算上天没有打算交付你什么重任,也是在不断地劳人筋骨,苦人心志。一次次被生活撂倒在地,一切归零。价值观念一次次洗牌,生存困境不断改变,人生就是一重重永远也翻不完的大山。女人柔韧的臂膀扛起了家族生息繁衍的重担,母乳温情滋养着民族嬗变。面对生活的重击,女人似乎表现出比男人更加强韧的承受力。母亲的摇篮曲和着阳光、空气、大地河流的自然神色,散发着最原始的芳香温暖,宁静的精神向度,平凡的生存智慧,展现出了人类永恒的母性之美。

是啊,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可以被时间或者其它轻而易举地夺走,唯有母亲的心是夺不走的。母乳,这世间永恒的温暖甜蜜,最原始的芳泽在作品中弥漫,善良、有力、坚韧、神奇。博大慈爱的母性之光,神圣圣洁,不容侵犯。

欲望是一场华丽而荒唐的梦

“一天忙乱,哭的唱的,拉的劝的,真的假的,像是一出压轴大戏,总算唱完了。”终于,这个尊严、慈爱的女子倒在了时间的流里。素雅芬芳的花儿和脚下的大地合二为一。一场精彩的生命演出落下了帷幕。她的形象,她的故事依然被十里八村的乡民流传赞叹。一场大雪,铺天盖地,像是为一个美好生命的逝去行礼。“雪花落在雪地上,就像天上的人爱着世上的人。”然而,新的春天来临,新的欲望又汹涌而生。

失恋的痛苦让章西芳对奶奶的故去无动于衷,甚至没落一滴泪。男人优中选优,始乱终弃,绝然避而不见。章西芳独吞苦果,身心重创。现实激起了她的抗拒心。一度情感折磨,一番知耻后勇,她有了电台主播的体面工作,重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然而情路彷徨终成殇。这个童年时代梦想着成为童话中贵妇的女人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之间周转,在纷繁虚妄的情感泥沼中沉湎,诸多恋情粗糙空虚,甚至病态。终以姣好的容颜留下一道疤痕获得生命的顿悟。她经历了爱恨情仇、清澈混沌,不再为男人追逐,不再灵魂焦躁,生活重归平静。读到这里,我想也许胡爱花这样的女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不用为爱情煎熬,总是心存感恩,虽然一生劳苦,但每一天都有滋有味,踏实自足,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只为他的丈夫没嫌弃过她。多么简单的幸福理由,多么美好纯净的爱,也许这就是女人想要的傻傻的幸福。“想享福必受罪,胡思乱想耽误瞌睡。”况且“这世上好多人的命运不由自己掌握,就像是一堆蚂蚁,被一只大手一拨,这一堆蚂蚁和那一堆蚂蚁的命运就不一样了。”

章津平的外婆以秦香莲的角色了然一生,当年的陈世美以救赎之心给自己的外孙在人人向往的首都安置了体面的工作。农民的孩子一步登天,却也似乎顺理成章学会了一掷千金,灯红酒绿的生活。安逸体面的贵族几年,所在单位撤销,工作无着,当年的靠山外公也已离世,章津平不得不重新审视自我,面对自己的命运。

难道非得是一次次沉沦,才能找到自己真实的生命坐标吗?随着故事的推进,章节前《金鱼和渔夫的故事》也在演绎延伸,作者是在暗喻人们被欲望裹挟,愈演愈烈,终将在泡沫飘散之后重回真实的自我。就像童话里,大海最终发怒了,那个贪得无厌的老太婆依然坐在破旧的小木屋门槛上,她面前依然是原来的旧木盆。

欲望是一场华丽而荒唐的梦。

因为是女子

襁褓中奶声奶气,牙牙学语的女婴;明亮的目光,童真稚趣,小女孩的小骄傲,小美好,小烦恼,小秘密;青春少女情窦初开,内心独白;少妇的矜持妩媚,中年女人的成熟历练,青春老却中的淡淡感伤和恬然勇敢,及至老太太的絮絮叨叨,喃喃自语,都非常生动自然。我们能从文字里看见她们或纤细或结实的腰身,各有神情意态的笑靥和言语,女孩儿银铃般的笑声,新娘的娇羞,媳妇熬成婆威严中的慈爱,我们甚至能在字里行间嗅到淡淡的乳香和厨房里红薯糊了的甜味儿。襁褓中娇柔的笑脸,青春年华的美好,嫁为人妇的甜蜜和苦楚,千回百转,诸味杂陈。女性的生命旅程完整、立体的、全方位地呈现了出来,蕴藉朴素的生活真理。这些鲜活的女性形象使得整部作品充满迷人的色彩。她们平凡如草,芬芳如花,温柔如月。时代命运在洪荒激流中裹挟,生若微尘的女子在水深火热中沉浮。素胚青花,浓淡相宜,嫁娘初妆,再到青衣素钗,温暖如棉。女子一生的美好,疼痛,幸福,悲哀,一卷收藏,尽在其中。

男人一定能把女人写美,但只有女人才能把女人写真。男作家多把女一号写得倾国倾城,惊为天人,很多时候沦为男人眼角眉梢欣赏揶揄的对象,甚至含着轻佻调戏的心灵底色。过多以色示人,言辞有失恭敬,也便削弱了朴实温厚的母性。女人形色之美固然迷人,但母性意态之美才是神魂。或许只有女人才真正能洞悉女人的欢乐痛苦。周瑄璞笔下的女人带着母性的体温,写出了女人自然真挚的欢乐和疼痛。季瓷是中国传统女性美德的集中展现,青花瓷一般精致典雅,浑朴自然。季瓷娇小的个子,单眼皮,平凡自然的美好没有让人眼睛发直,却让人心生明亮,不容揶揄。桃花、于枝兰、胡爱花、胡爱莲、罗北京、秀云……姿态各异的女子,平凡卑微,生机勃勃,绽放出了自己的生命色彩。胡爱花因为章柿对自己不离不弃,劳累一生,无怨无悔,充满幸福感。桃花为了心爱的人抛却一切,不顾世俗。那么多情深意重的女子,只为心中纯粹的情义。比起那些别有用心的虚情假意,空虚无聊的逢场作戏,真实的情义多么珍贵。或者轰轰烈烈爱一场,或者忍辱含怨凋零。命运的大手之下,每个女人都有自己真实的体温和呼吸。

让灵魂直立行走

作为小说的神魂,季瓷一双小脚丈量出了生命的深度,以平凡的母性伟力扛起了一种无以言说的女性生命语言,人格魅力高于金银珠宝,超出了颜值美貌。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女人,或者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人类都需要这样的女人,礼崩乐坏的今天更需要这样的女人,这样的母亲。女人也许拯救不了世界,但母性的温暖和力量是这个世界上永恒的真实。女人扮靓了世界,但女人的存在绝对不是为了扮靓世界,在男权之下供审美和消遣。母性指向人类文明越进的永恒。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女人的母性使命关乎人类的未来。如果一个社会不关心女性的精神世界,那是人类文明的退步。所谓礼崩乐坏是因为我们集体失魂吗?如果女人是尊严、精致的,很大程度上她的家庭、子女必是尊严精致的,女性的尊严精致对于当下社会的礼崩乐坏是不是某种医治。

世界依然喧嚣,到处吵吵闹闹,宁静的乡村里也时不时传来几声不安分的焦躁。读罢掩卷,这部小说给我很多思考。也许社会现实的纷繁复杂难以想象。城市和乡村的迁徙秩序让人们的生活分崩离析。城市工业化进程正张开血盆大口吞没农村的祥和静美,一切显得焦躁不安,火烧火燎。现代和传统的道德立场也开始出现裂痕,甚至对立。就像《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那个老太婆般贪得无厌,人们对物质蛮横贪婪,对情感虚妄无常,空洞且缺失美感。贪婪虚妄纵横联合之下,价值多元得有些兵荒马乱,其实降低了生命的幸福指数。一个女子挺身而出,扛起了一面集体语言的旗帜,以女性的目光审视这一切,以一个女人的切肤可感重塑慈爱、尊严、坚韧、勤劳、诚信、智慧的女性神魂,在这个焦躁不安的时代来得多么及时。

人生是一次远足,一页画纸,一片土地,每个人别无选择地去跋涉、描绘、耕耘。无数的艰难险阻构成了生命的画卷,无数的峰回路转教会了我们坚定执着。我们需要一种贯穿生命始终的不屈和坚韧,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尊严和勇气。经历的一切会在眉宇间不断地重塑我们的面貌。让灵魂直立行走,于是,男人的脸英武伟岸,女人的脸端庄慈祥。每个生命和世界奇妙相逢是多么可贵,是造化之手完成的一种审美体验。我们醉心于美的触动,我们不忘深藏的真与善的抵达。让灵魂直立行走,让目光清澈热烈。

关于其它

照片上看见了短发文秀的作者,温软亲和力的微笑,像是在给我们讲述着这个枝枝绕绕多湾的故事。娓娓如水,盈盈动听。我们看到有些小说工于技法,各种所谓折叠映射,足够精致却未必精彩。我想最大的技巧便是没有技巧。一切的精彩都源自我们脚下坚实饱满的泥土。作者的语言骨肉匀称,如河水涌流,似月色温柔,扎根于现实,流淌着生活的原色。温温吞吞,不愠不火,绵密柔软的河南方言亲切可感。河南话的标识“中不中”不偏不倚似有中庸之意,蕴藉深厚。“骨堆”“得劲”“糊涂”等诸多方言语汇充满了生活意趣,让人感受到了别样的风土人情。此外,作家独具匠心,每个章节之前以长长短短的民谣故事预示情节发展,营造出与故事情境完全匹配的情感氛围,书中的插话语句,也让阅读产生了更多意蕴丰饶的美感,令人赞赏。

我在想,小说前十七章围绕主人公季瓷展开,人物塑造生动灿然,情节推进汹涌沉潜,布景铺排大气雄浑,经脉流畅,格局玲珑,神气凝聚,浑然一体,堪比一代大师陈忠实,似有女性版本《白鹿原》的气势格局。十八章以后或许因为社会环境急速变化,现代社会和传统价值观的某种对立,前十七章由季瓷这个闪光的人物形象汇聚的气场被削弱和分散了,故事也走向了现代人生活中的某种涣散。读到这里,突然有一道裂痕横亘心头,隐隐作痛。和季瓷凝聚的传统美德气场相形之下,反衬审视现代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情感世界,似乎富有更为深刻恒远的意蕴。是时代进步,价值观念又一次洗牌的阵痛?是农耕文明向城市工业化迁徙中的某种精神断裂?是时间流变里人性美好的遗失?引人深思。或者,季瓷的子孙包括我们现代人命运还会有其它的走向,或许,故事还可以有其它结局?

总而言之,这部小说无论是故事、结构还是内涵都纷繁纵横,复调多元。包含对家国命运,社会人生,女性女德,城市乡村等多维度的思考追问,文化考量,人学反观,灵魂救赎。作品所呈现的不是一棵树孑然独立,而是气象万千的森林迎风布阵。饱满的气韵和真挚的感情凝结了作者的智慧和心血,是作家多年生活和艺术积累的集大成之作。精雕细刻,铸成大器,周瑄璞老师让人由衷敬佩和赞叹,是时间和耐心把桑叶变成了锦缎。

(作者单位:陕西文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母性生命
生命之树
从地里冒出来的生命
严歌苓小说中“母性·雌性”观的建构及特征
母性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或能降低子女患Ⅰ型糖尿病的风险
儒家家庭主义的母性角色——以医疗实践为视角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追寻”与“回归”——论女性电影中“母性”秩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