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重来的“互联网+”

2016-11-17 11:18任慧媛
中国连锁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体线下商业

卷土重来的“互联网+”

实体的当务之急,是立足根本,另辟蹊径实现弯道超车。“实体+互联网”实现线下消费场景的互联网化、智慧化,被证明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开店的最终目的就是吸引客户成交,那么客户怎么来?如何站外引流?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首先从实体零售店的角度出发,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面对“互联网+”浪潮,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大力推进互联网化转型,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但大部分传统企业在互联网化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互联网先天认识不足,容易错位主体化转型,这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如果实体零售企业都只从“互联网+”这个角度做的话,在焦虑中盲目跟风,最后恐怕只能是迷失了自己。对广大线下实体来说,由于种种原因错失电商“风口”后,在风去时转型入场电商更是下下之选。

从“互联网+”到 “+互联网”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刘澄对此做出了分析评论:互联网+既是一场思维的革命,也是一种行动的指南。互联网+要达到改造、提升实体经济的目的,不仅是简单的两者结合,关键是按照互联网的分享、融创、协同、生态的理念与实体经济深度结合,既要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引领作用,也要发挥互联网的改造作用,深入到实体经济内部,运用互联网思维对实体经济的运行模式进行深入、立体、全方位的改造。

所以,对于实体商业来说,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都绝不是简单的二者相加。而应该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实体商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的作用就是将实体经济放大,这是实体商业+互联网的实际本质。+互联网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以互联网为补充,加的是方法,加的是思想,加的是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传统企业扩展业务,实现用户和销量的有效增长,离不开+互联网;传统企业寻求成功转型与更长远的发展,更需要借助+互联网这个低成本高扩散的平台。

马云一直认为电商将超过实体商铺,是未来的方向。王健林则认为电商再厉害,但像洗澡、捏脚、掏耳朵这些业务,电商是取代不了的。

经济新常态、消费升级和供应侧改革等多重背景下的中国商业,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实体pk电商,而是如何用开放融合的心态和行动,升级自己去满足消费者日益高涨的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品质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的需求。

由于消费者的线上迁移,品牌商和实体零售商纷纷线上转型,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包括王府井、苏宁、国美等都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以万达广场、五洲国际集团、步步高商业集团为代表的线下实体,也纷纷开启“+互联网”的步伐,以互联网、智慧化的消费场景及创新的线上线下融合体验,取悦并满足消费升级时期的用户新需求,号称要开启一个“新电商”时代。标志性的事件是今年618年中大促期间,飞凡商业联盟带领旗下3000+实体商业加入战局,与京东、阿里、苏宁、国美等传统电商平台同台竞技。

这种融合也体现在互联网公司与实体商业的合作,几乎一年内:万达与腾讯、百度战略合作,阿里投资银泰商业,京东入股永辉超市,以及近期的阿里携手苏宁云商。正如张近东在阿里巴巴与苏宁云商的战略合作发布会上所言:“阿里和苏宁,一个从线上走向线下,一个从线下走向线上。线上线下融合不仅是苏宁和阿里的选择,更是用户的选择。因为用户不会关心你是线上还是线下,用户关心的永远是自己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满足的方式是否更便捷。而我们就是要想方设法满足用户这种需求。”

“市场环境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网络科技的应用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适应市场的变化,顺应时代的进步,是实体商业的必选题。对实体商业经营来说,以商品为基础,以顾客为核心,以环境为前提,仍是实体商业的根本。”万达金融集团总裁曲德君认为,实体商业要加快拥抱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虚拟与现实结合,这是行业创新发展之路。

电商赢或者实体赢都有人支持,但马云和王健林的赌局最终要“殊途同归”,未来的商业,必然是线上和线下融合的商业,线上带动线下,线下反哺线上。

实体商业的“智慧驱动”

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集约化与专业化成为技术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专业软件服务团队颠覆起传统的基础设施或者软件服务,开发并公开运营标准的服务组件或者云服务,建立起庞大的生态系统。据分析公司Bessemer的统计,市场上存在着数百家成熟的技术服务厂商在提供各类数据服务,涵盖了从开发者服务到最终用户服务的各类场景。

大数据能够帮助企业分析大量数据而进一步挖掘市场机会和细分市场,然后对每个群体量体裁衣般的采取独特的行动,已然成为可以助力实体商业发展的智慧驱动。比如当一个顾客进入店铺后,零售商利用大数据技术搜索他们的数据库,发现这位顾客是其希望留住的有价值顾客,之后他们通过将其过去的购物历史和主页获得的这位顾客的信息综合起来,来了解需要花多少钱来留住他,从而确定所售卖物品的合适价格和零售商可以退让的利润空间,并最终针对这一位顾客给出最佳的优惠策略和个性化的沟通方式。

沃尔玛在大数据系统支持下实现的“顾问式营销”是一个典型。如果顾客的购物车中有不少啤酒、红酒和沙拉,则有80%的可能需要买配酒小菜、佐料。在其全球的任何一个卖场, 顾客购买任何一件产品,其购物信息都会即时传送到沃尔玛的企业级数据仓库,并实时地进行分析,及时挖掘到也许连顾客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购物需求。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也通过对销售的每一件服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结果来进行新品设计和生产,确保其深得世界各地用户的喜爱。

如今的大数据技术服务,可以说已经强大到“决胜千里,运筹帷幄”的程度。这表现在,一个新产品的推广中,完全可以利用大数据来整理用户需求利用粉丝力量,设计出新的产品,而众多参与者就是最原始的购买群体,随之打开销售渠道。以购物中心为例,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经过数据整理和处理、数据集合、数据统计之后,可以帮助购物中心判断与分析商户或者品牌的发展趋势,并进行品牌及业态的最优化设计,同时构建对商户或品牌的经营监管模式,组织精准的营销活动,进而实现整体经营效益的提升。作为消费者来说,仅仅是购物之后的一个支付行为,除了得出消费明细之外,还能显示出所可能需要的服务或者优惠。比如商家所推送的营销信息,积分与优惠券的核销,关联异业产品的推广,停车线上缴费等等。商户与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营销互动,直接构建了有效的黏度连接。

虽然大数据展示非凡的前景和巨大作用,不过,大数据营销仍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

首先面临的是技术难题,毕竟大数据技术尚处于活跃前期,各方面技术并不太扎实,各项工具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实际情况是,真正启动大数据营销,商家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和工具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转变经营思维和组织架构,来真正地挖掘那座数据金矿。

企业启动大数据营销一个最重要的挑战,是数据的碎片化,各自为政。许多公司组织中,数据都散落在互不连通的数据库中,而且相应的数据技术也都存在于不同部门中,如何将这些孤立错位的数据库打通、互联,并且实现技术共享,才是能够最大化大数据价值的关键。

实体商业与互联网+,从盲目跟随到深情拥抱,互相借力。实体转型,开放平台成为业界共识,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加入开放平台,以商业联盟的共享共赢形式合力推动实体的第二次腾飞,实体商业+互联网转型也将进入高速发展期,经过长期的积累,实体行业在科技创新环境、创新人才、创新体制等方面,会具备引领和推动科技创新、转型创新的实力和底气。

新的竞争一触即发,商业格局面临重新改写。

猜你喜欢
实体线下商业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