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川 马利红 王丹 赵铎
【摘要】多数患者在就诊时未明确高血压病,而是以睡眠障碍或伴耳鸣、听力减退为主诉,测量血压多高于正常范围。现代病理学认识到这与血压升高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属于神经性疾病,郑绍周教授从事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及精神疾病,笔者有幸跟随郑教授学习,现从失眠伴血压升高的辩证论治,浅析郑教授临床学术思想。
【关键词】失眠;高血压;郑绍周教授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2..02
失眠与高血压相互影响,血压升高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可导致睡眠障碍,休息不好、疲劳、紧张可导致血压升高。郑绍周教授是全国中医内科专家,从医50载,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及精神疾病,笔者有幸跟随郑教授学习,现从郑教授对失眠伴血压升高的辩证论治方面,浅析郑教授临床学术思想。
一、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本病病名首见于《难经·第四十六难》:“老人卧而不寐,少壮寐而不寤者,何也?然。经验少壮者,血气盛,肌肉滑,气道通,荣卫之行,不失于常,故昼日精,夜不寤。老人气血衰,气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也不能寐也。故知老人不得寐也。”《素问·逆调论》:“胃不和则卧不安”。《灵枢·大惑论》所言“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金匮要略》载有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的酸枣仁汤。《景岳全书·不寐》“无邪而不寐者,比营气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后世医家将失眠的病机概括为饮食、情志、劳逸等多个方面,郑绍周教授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阴阳失调是失眠的总病机,引起阴阳失调的主要原因有虚、郁、痰、火、瘀,对于失眠伴血压的患者,引起阴阳失调的主要原因气血阴阳亏虚,脾虚痰湿,肾精亏虚,肝阳上亢等。
二、证治经验
郑老师认为调和阴阳是治疗不寐的总纲,调和气血阴阳、寒热,交通上下、内外等,调畅气机等都是调和阴阳的具体体现。
1 气血阴阳亏虚
以虚证为主的失眠患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血虚主要以虚烦失眠多梦,伴心悸怔忡等症状,方选酸枣仁汤加减为主,其中酸枣仁甘酸平,“养心阴益肝血”,“主心烦不得眠”,养心益肝,安神敛汗;川芎理血疏肝,合酸枣仁养血调肝安神,知母味苦性寒,可清虚热。郑教授在原方基础上加合欢花、夜交藤,夜交藤,《本草备要》“夜则藤交,有阴阳交合之象。”“安五脏药理研究表明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合欢皮,《神农本草经》“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具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可延长睡眠时间。阴虚失眠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盗汗咽干等,治疗以培补真阴,清心安神为主,主方以黄连阿胶汤为主,其中黄连、黄芩味苦性寒,《珍珠囊》“泻心脏火,去中焦湿热”,可清心肝之火。加芍药鸡子黄麦冬等补阴液敛阴气之品。气虚多以心悸,多梦,乏力为主,治疗以益气建中,养心安神为主,主方以黄芪建中汤为主,其中黄芪健脾补中气,合桂枝温阳化气,合白芍益气和营,郑教授在原方基础加葛根、柴胡以升清阳之气。阳虚不寐临床多以老年人为主,以夜寐早醒,心神不安,腰膝痿软,小便不利为主要症状,治疗以补肾温阳为主,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根据临床观察,郑教授常适用巴戟天、菟丝子黄精、山茱萸等补肾之品。
2 痰湿内扰
患者多有胸脘痞闷,痰多,口苦等症状,治疗以健脾化痰,宁心安神为主,以二陈汤为基础加减,其中半夏是郑教授常用之药,其性辛温,归脾胃肺经,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之功,《内经》中记载的“半夏汤”被称为“治疗失眠第一方”。曰:“治之奈何?……饮以半夏汤一剂,合用,而助以甘澜水,使本方有通有补、调和营卫之功。阴阳己通,其卧立至。”在治疗失眠是取半夏之升降气机,补虚泄实之用,有引阳入阴之功。茯苓甘淡,利水健脾渗湿,宁心安神,“治痰之主药”,合陈皮理气化痰。郑教授在此基础上加黄芪、党参、白术增强益气健脾之力,白芥子、葶苈子、泽泻化湿消痰。
3 肾精亏虚,肝阳上亢
此类患者较为多见,患者主要症状有:多梦,易醒,耳鸣,头晕,口干苦,大便干,治疗主要以滋补肝肾,滋阴清热为主,以六味地黄丸加减,其中生地黄滋肾阴而凉肝血,沙苑子、山茱萸、黄精滋补肝肾。《成方便读》“夜卧魂梦不安者,无不皆以治肝为主”,郑教授在此基础上加清肝泄热之药,如秦皮、黄连、赤芍、丹皮等。在滋补的同时,注意交通心肾,以平衡阴阳,如玄参、远志、磁石;身热烦躁明显者,加龟板、鳖甲、水牛角粉滋阴清热。
三、临证验案
康某,男,48岁,郑州市,2015年10月23日初诊
既往差血压升高2年,为予以治疗,血压波动130~150/80~94 mmHg。主诉:失眠2年,现病史:2年前因工作劳累出现夜间入睡困难,易醒,醒后入睡困难,晨起口苦明显,偶有耳鸣,饮食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测血压140/92 mmHg。中医诊断:失眠 肝肾阴虚,治以滋补肝肾,清热熄风。处方:黄芪30,党参20,白术20,葛根30,赤芍25,秦皮12,丹皮12,炒酸枣仁30,远志15,合欢皮20,夜交藤30,山芋肉20,黄精30,沙苑子20,砂仁10,7付,水煎服。
2015年11月8日,二诊,夜间睡眠好转,诉小便频,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守原方家龙骨牡蛎各30g,5副,睡眠安好,血压稳定。
参考文献
[1] 武继涛,郑绍周脑病临证经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38-45,133-137.
[2] 汪顺银.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伴失眠患者合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4);24.
[3] 李应辉,交通心肾法治疗高血压失眠的理论探讨[J].2009,14(7);113,114.
[4] 高宇,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合并失眠症临床观察[J].2013,8(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