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蓓 茅融
摘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会通包容的价值体系和基本精神。本文阐述了四种基本精神的实质与内涵,旨在宣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引导人们重视古代精神。
关键词:古代传统文化 基本精神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负载着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孕育、升华出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宗教感情和民族性格,使得中华民族在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兼营并蓄、坚忍不拔、谋求和谐中走到今天。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包括:
1.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与人是世间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界的变化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易经》认为,天管不了人事,“天、地、人”三者各行其道、相互对应、相互联系;庄子曰:“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以道家、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竭力主张在“敬天”“畏天”的基础上追求天人协调,与自然和平相处。
2.人与社会的和谐
儒、释、道三家都强调通过把握事物的度,获得人际关系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认为人和社会应建立一套以“仁”“孝”等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体系,崇尚道德,施行“仁政”,强调个人应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直至实现“大同”政治理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
二、以人为本
《列子》说:“天地万物,唯人为贵。”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以人为中心,重视人,但不强调个人,而是重视人伦,重视处理群己关系,强调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占据中国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始终关注的焦点是现实社会政治的有序、和谐,及人的价值理想问题,整个文化关注和努力的目标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
与西方合理的利己主义不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一直主张利他主义,即仁道、恕道,主张实施“人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素,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三、贵和尚中
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处处充满着贵和、重和的思想。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之用,和为贵。”“和”对于维护一个社会系统的稳定显得非常重要,它的四个最基本的特征是整体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性的统一。
实现“和”的最根本途径是“持中”。在中国文化中,“中”与“和”密切相连,“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宋儒程颐说 :“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朱熹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中庸精神,儒家的基本精神,其真谛就是执中守正、恪守中道,寻求适度。在今日语境下,“中庸”就是守中、不走极端,正确把握好度并协调好各种关系,以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
四、会通包容
会通是指会合疏通之意,包容是指容纳、宽容、大度。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来自传统的中和思想,尤其是“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念。英国人威尔斯在他的《世界简史》中写道:“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蒙蔽而处于愚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其与道教、佛教文化从最初的似乎截然对立,走向互相吸收,互补共生,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作者单位:陈锦蓓 江西省税务干部学校;茅融 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京山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