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卓+辛鹏
文章阐释了装备抢修的概念,总归纳了战时装备维修保障的主要特点:任务繁重;时间紧迫;环境恶劣;对象复杂。在此基础上分析提高战场装备战场抢修能力的途径,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
现代战争是高强度、多维度的立体战争,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面对敌人陆、海、空、天、电、磁等多方面,众多高效能武器的精准打击,战场上装备损伤将会异常严重,抢修任务将会更加繁重和严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着眼大势,运筹帷幄,科学谋划富国与强军两大战略性任务,强调要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军民融合,核心是融出战斗力,方向瞄准战场聚焦打仗,资源为战所用保为胜仗。战场抢修是保持与恢复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如何通过军民融合的方式提高装备战场抢修能力,对恢复战时装备的战斗力尤为重要。
战场抢修的概念
战场抢修是指在战场上运用应急诊断和修复的技术,迅速恢复装备战斗力的一系列活动,它包括对装备战场损伤的评估和对损伤的修复,外军将其称为“战场损伤评估和修复”(battlefield damage assessment and repair,BDAR)其根本目的是使部队能在战场上继续战斗并取得胜利。装备战场抢修是一个包含装备、人员、物质、信息、管理等因素的复杂系统。装备战场抢修过程是当装备在可用状态出现故障或发生战损时进入战场抢修系统的一个完整过程。
战场抢修的特点
随着武器装备技术含量大大增加,武器装备系统更为复杂,战争进程将大大加快,留给战场抢修的时间也更为紧迫,这些都对未来的战场抢修提出了挑战。
任务繁重。面对敌精确打击武器的威胁和超常规、高强度使用,我军武器装备损伤比例将明显增大,加之战损和故障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装备战场抢修任务必将极为繁重和严峻。
时间紧迫。瞬息万变的战场要求装备战场抢修必定分秒必争,每一级维修机构规定了具体的抢修时限。一般来说,战损的装备如果不能在24小时内被修复,就不大可能再投入本次战斗。
环境恶劣。战时在极端天气和敌火力威胁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使得装备抢修大多在野外条件下作业,维修人员的心里压力比较大,容易造成维修中的差错增多。
对象复杂。在同一地域内会有多支参战部队,同一部队的装备也分为工程装备和车辆装备,装备由于生产厂家和列装时间不同,装备型号也品种众多,这使装备战场抢修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提高装备战场抢修能力途径
创新装备抢修保障方式,构建战场抢修的保障体系。我军现行战场抢修力量主要是由阵地抢修分队、伴随修理分队和支援修理分队组成。随着我军装备信息化和军队改革的逐步深入,势必建立更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战场抢修体系。形成在现行三级维修保障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大力推进承制单位全寿命保障、军民深度合作保障、非核心业务外包等商业运作方式,整体优化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模式。
优化维修器材储供格局,实现配件供应一体化。战时按照“以修定供、以供定储”的原则,统一测算维修保障需求,分类配置器材保障网点,就近就便确立保障关系提高维修器材配件供应时效。要由长期不变的“静态”储备向战场的实时“动态”供应转变。以军民融合的维修信息网络为支撑,构建军地联动的网络化储供系统,进一步简化供应流程,实现从厂家到部队精确配送保障。
运用多元化保障模式,提高装备战场抢修的保障能力。装备战场抢修保障力量建设必须朝着多元、合成方向发展,建立以军为主、军民融合、适度开放的保障系统,逐步实现由军队单一的建制自我保障模式向多元化保障模式转换,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力量、依托市场经济实现装备维修保障的多元化,是适应当前形势、解决装备保障战时与平时的需求矛盾的有效途径。
加快对现有抢修装备的改进和新型战场抢修装备的研发。战场抢修装备的发展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应该加快传统的轮式修理工程车、修理方仓、修理挂车、半挂车、履带式修理工程车、战场抢修工具箱等整备进行改进。增加与信息战相关的设备,如集成电路、光纤、新型传感器、光学成像等硬件及软件修理程序的研发。
平时利用好军地资源,共同培养战时装备抢修保障人才。要通过军地双方统筹人才培养规划,切实完善装备研制阶段和后续使用阶段的长效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军地教育培训资源和科研、生产、维修基地,开展有计划、多层次的培训,健全院校、厂家、部队相结合的维修保障人才培养体系。
措施建议
战场装备抢修应该从装备的全寿命出发,在装备的设计、制造阶段就把适于可维修性作为装备的质量特性来加以考虑。在装备研制初期同其它性能一并考虑,从设计阶段开始就重视战场抢修工作,通过仿真、实验等手段提高装备的战场适用能力。
建设战场抢修实验中心,完善信息系统建设。战场损伤及修复技术是装备战场抢修的基础和依据、尤其战场损伤模式研究是关键。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和平时期,以及新装备的不断涌现,对于新装备、新材料的损伤数据了解很少,因此有必要建立战场抢修试验中心,部队装备的新型武器装备越多,其战场抢修与维护就越困难,对技术指导的依赖就越大。
注重装备战场抢修方案的研究,提高装备战场抢修的效率。实施装备的战场抢修主要应坚持先急后缓、先主后次、优先保障重点的思想。在维修对象上 ,要先保障主要作战部队,抢修主要的作战整备和保障装备。在维修力量的运用上,要先集中主要维修力量保障重要作战阶段和关键作战行动的装备修理的需要。从而有的放矢地提高战场装备抢修的效率。
加强维修人才培训,建设过硬的装备技术保障队伍。一是强化训练,合理编配。要注重“一专多能”训练,培养一批过硬的技术人才。同时,注重发现人才、保留人才,确保落实编制,做到专业对口、新老交替平稳,始终保持一支相对稳定的维修保障队伍。二是修训结合,以修促训。充分利用国防动员的优势,借助民兵、预备役整组的时机,注重预编好各专业、各工种的修理力量,通过在岗自训和集中集训的方式来建设过硬的装备技术保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