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茶亭中心小学 程月红
小学生计算为什么易出错
江西省上饶县茶亭中心小学 程月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发现小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错,如抄错数字、看错运算符号、颠倒运算顺序,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毫无道理的错误。在寻找错误原因的时候,许多教师和家长都会将原因轻易地归结为“粗心”“马虎”。尽管老师家长一再提醒、一再告诫学生要细心、要认真,可是学生还是错,甚至是一错再错。真的是仅仅因为学生“粗心”“马虎”吗?其实不然。应用心理学原理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因素是造成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只有深入剖析这些因素,正确地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方面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了: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五个基本要素。从贝雷的“智力发展曲线”分析,小学生正处于智力速增期,智力的各基本要素还处于非常不稳定的活跃状态,是造成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
例如,72+28×3的笔算,很多学生会出现这样的计算过程:72+28×3=(72+28)×3=100×3=300。分析错误原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错误是根本。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在观察这个算式时,很多学生将72与28两个数字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而3的作用被弱化了。这表明小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还处于模糊笼统知觉向精确知觉的过渡阶段,不能很好地把握事物的主次,“先乘除后加减”的算理已经被忽视;在唤醒记忆的过程中,由于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以往的计算经验72+28=100被强化了,正是这种强效应干扰了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正确掌握。小学数学中有很多计算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生容易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因此练习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创造克服学生思维定势的情境,如四则计算题无规律编排,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具体题目具体对待的习惯。其次,要加强比较,使学生弄清计算题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强对比练习,把新旧知识进行对比,相近或相似的题目进行对比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因素由理解能力、概念形成能力、推理能力等因素组成。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各项思维水平还相当不成熟。比如,学生很容易视觉记忆混淆,常把41写成14;加法算成减法;空间定向不稳定,算术运算时知道运算结果,却不能正确地书写笔算过程;缺乏应变能力,不善于迁移,会做整数加减法,却常把小数加减法看错。正是由于学生这种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对学生计算的学习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例如,教师在教学“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这一内容时,教师铺垫了:①3÷4,1÷8;②100.8÷9,82.5÷15两组练习题,这样两个层次的练习旨在强化小数除法中小数性质、小数点定位的重要性。随后,引出例题102÷24,三位学生板书。
通过对三位学生计算的分析,学生思维发展的不均衡性正是造成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生1,在计算中之所以会划去0,而留下余数6,这表明了学生在初学小数除法时期,抽象思维水平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除法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能直观理解的整数除法层面上,不能很好地将除法意义进行延伸。生2,在计算中已经考虑了小数除法的可能性,但由于思维还缺乏灵活性,表现为对熟悉或刚学过的题目类型,在内容不变时能顺利解答。如果内容稍加变化,就难以随着变化的内容而调整自己的想法。因而生2很难从10.2÷24迁移到102÷24,遇到困难时便人云亦云,跟着生1走向了整数除法的思路。生3,解决此类问题时相对前面两位学生来说,在思维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但遗漏小数点的问题却成了这位学生的“顽疾”,思维完整性的欠缺是这位学生错误的主要原因。
小学生思维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特点和教材的特点来组织教学,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模仿思维向独立思维过渡,从单一思维向综合思维过渡,给予学生算理探究的机会,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计算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又艰辛的工作,必须认真对待,所以要教育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相对稳定的心情、良好的心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计算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包括:仔细审题、认真计算、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等习惯。
一些学习当中的不良习惯也会对计算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不正确的书写姿势,特别容易使学生抄错题。这一点在加减法的运算中特别常见,3.432+2,3.432+0.2,3.432+0.02,3.432+0.002这一题组的计算中,我通过日常的教学发现,如果让学生同时计算四道题,学生的正确率可以达到95%,说明学生对小数加法的算理是掌握的,知道小数加法要对齐数位的要求;但是,将题目以单道的形式出现在计算练习中,特别是穿插到小数乘法练习中时,计算的错误率便会直线上升,像这样的错误普遍存在。
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做有心人,留心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错误,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认真进行分析,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把教材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有机结合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行综合治理,逐步减少学生的计算错误,使学生的计算能力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