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王海霞 常 昱 李小艳
驰骋在煤海
文/图 王海霞 常 昱 李小艳
46岁的曲志欣扎根基层26年。工作中他恪尽职守,攻坚克难。2015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后,他更加爱岗敬业,带领团队屡获佳绩。
全国五一劳动模范——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综采三队队长曲志欣,干部职工都说他是行家,似老师,更是亲人。曲志欣1989年来到煤矿工作,在基层一干就是26年。如今46岁的他,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不改,行且坚毅。
“队长的岗位在生产现场”,从2005年当选准备队队长,再到2009年成为综采队队长,曲志欣给自己立下这个规定。作为区队“主帅”,大家很少能在办公室找到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生产现场,在井下一呆就是8个小时。
在他的领导下,一号煤矿308工作面生产期间未出现过一次行走轮损坏;309工作面连续10个月没有更换过设备大件,设备运转率达到100%,这些纪录在全国同行业中都属罕见。
2014年初,曲志欣负责1001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这是一项全新的煤炭开采核心技术,也代表了我国煤炭开采技术的最高水平。
为了让煤矿无人开采变为现实,他不顾常年缠身的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病症,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不分昼夜地深入井下和职工一起探索研究和实践创新。经过3个多月的奋战,顺利实现了远程控制煤机采煤和综采支架的推架移溜作业。这项创举载入了黄陵矿业公司建设发展的史册,同时在中国煤炭建设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夺目的一页。
曲志欣的专业技术水平在黄陵矿区是响当当的。可他从没把它们当成私有财产,而是主动将多年积累的经验悉心传授给一线职工,让职工少走弯路,少出问题,尽快成长。
曲志欣通过大力推行师带徒制度、举办专题讲座,先后为全队培养高级技师4名、技师4名、高级工20多名,还积极推荐33名优秀农协工上技校,不仅为职工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也为区队安全高效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近年来,综采三队涌现出了一大批技术骨干,拥有检修支架推移专用工具、更换煤机行走轮简易方法、皮带降尘喷雾系统等40余项技术创新成果,6项还申请了专利,这些成果已经转化为生产力,解决了矿井安全生产中遇到的各类疑难杂症。
平日里,职工给曲志欣的外号是“杠”队长,能力强、要求高、管理严、脾气直、性子急,但是他对所有职工都是一视同仁。当队长这么多年,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吃过职工一顿饭,更没有收过职工一次礼,为区队所有管理人员树立了一个榜样。
曲志欣虽然是个严厉的“当家人”,但是关系到职工个人的成长成才,他就像老大哥一样,帮助职工规划职业生涯。该队农协工刘金锋是乳化泵站的一名技术骨干,也是该队仅有的三名五星级员工之一,先后创造了13项技术成果,但因为年龄超限,无缘由农协工转为正式工。得知这一消息后,他一边耐心地安慰刘金锋,一边不遗余力地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公司接到反映后非常重视,最终刘金锋破格获取了进入铜川煤技校学习的机会。
曲志欣把人生最美好的26年光阴洒在了煤海一线,奉献给了煤矿开采事业,却无怨无悔,勇往直前。
责任编辑/刘 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