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小记者_宋近绮 编辑_李文星 供图_宋近绮 设计_胡婷
一次实验:有时候你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善良
菁英小记者_宋近绮 编辑_李文星 供图_宋近绮 设计_胡婷
助人为乐一直广泛被社会奉为美德,于是很多,尤其是经济条件优越者会倾心于慈善。但很少人想过,我们所谓的那颗“慈善的心”是否值得怀疑?我们在帮助别人时是为了对方多一点,还是为了自己多一点?在帮助别人之前,如果没有确切的思考过这些,我们慈善的效果恐怕会止于虚荣。
有时候我们会问自己为什么会去帮助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或者说,为什么我们会给钱帮助离自己上千公里以外的人?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慈善行为?真的是因为自己很善良吗?我们也许会说,是的。
然而,很多理论认为,我们的善意其实来源于进化与自然选择。人们一般都会以德还德,以怨报怨。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能够合作的人更容易生存。所以人们一开始选择行善是希望在以后的接触中能够互惠互利。然而,在被捐赠者和捐赠者之间有时并没有这种互惠的关系。人们并不是为了争取到被捐赠者的报答,而是为了给第三方去看。人们判断别人的品质,有时候不单单只看他如何与自己相处,更多的还是看他怎样对待别人。所以一个可能的理论就是人们通过做慈善工作来建立良好的口碑,由此吸引合作伙伴、伴侣等等。因此,人们捐款也并不一定是真正关心别人,而是从一个很自我的角度出发,但是最终能得到帮助他人的效果,本身也是一件好事。
我曾经参加过一些大机构组织的慈善活动,也因此了解到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当人们选择捐赠时,他们往往会面对成千上万不同的效率差别很大的慈善机构。不同机构每一分钱帮助的人数或者方面可能都不一 样。
其实绝大多数人捐款的时候并不在乎自己捐给了哪一家机构,他们也许是道听途说,或者是来源于别人的推荐和报纸上的故事。我尝试问过我身边的人,发现他们并非像他们认为的那样了解自己所捐赠的机构。好奇之下,我开始查阅各种资料,看了一本关于合作与进化关系的书,并且与我认识的一位哈佛心理系教授取得了联系希望寻求帮助。幸运地是,在他们准备进行的实验中,恰巧有一项是探究“声誉和捐赠行为”的关系,于是我在高二的寒假前往哈佛参与了这项实验的完成。
由于我们探究的是捐款与声誉的关系,我们设计了几个实验组,在每个不同的实验组中,我们分别控制条件让参与者思考别人会怎么样去看待他们。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想知道人们的行为是否会因为自己的捐款信息被公开而改变(比如说他们花了多少钱,帮助了多少人,用了多长时间思考去选择机构,等等)。在实验进行的几个月中,一共有264个人参与了这项实验。我们给每个参与者10美元的捐款资金,他们可以选择一个慈善机构去捐赠一部分或者不捐。我们提供了几个慈善机构,并为参与者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他们也可以自由选择浏览这些资料的时长。
最后我们发现,当人们觉得他人在观看自己的行为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多捐一些,或者多花些时间在浏览资料上。然而,他们的实际影响或者说效率(一美元所能帮助的人数)并没有提高。由此可以推断,虽然人们口头说着在乎自己的捐款效率,其实他们本身的慈善行为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声誉。也许人们更强调努力,而不是实际的结果。
打一个类似的比方,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有时候有这种想法。比如说情人节,男朋友给自己的女友准备礼物,一种礼物是女友不喜欢但是男朋友花废了很多心思去买的,另一种礼物女友很喜欢但却是男朋友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很难说自己到底喜欢哪一个礼物。然而,这只是一个猜想,想要验证是否人们真正注重努力而非成果的话,还需要继续的研究,比如说对比人们是否会真正因为对方捐了更多的钱,用了更多的时间而去高看他们,或者这只是捐赠者们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等等。
用实验来模拟现实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偏差,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调整以便于更加靠近真实的捐款情况。总的来说,本次实验主要表明了人们对努力的看重和对结果的淡化。因为我们可能相信大多数的慈善机构,并且认为有效地利用捐款资源是慈善机构的职责。但是很多时候,很多慈善机构的存在还是为了盈利,而这也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区分有效和无效的慈善机构则需要捐赠者们自己的思考。这项实验只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想要获得更加精准的实验结果还需要继续完善实验内容的设计并得到有效的实验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