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
【摘要】目的 研究穴位刺激配合中医辩证施护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穴位刺激配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在VAS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35%,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结论 对于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采取穴位刺激配合中医辩证视施护治疗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穴位刺激;中医辩证施护;肛肠病术后疼痛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9..02
肛肠疾病患者通常会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手术本身存在一定的创伤,因此容易使患者引发疼痛[1]。为了使肛肠病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得到有效缓解,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治方法。此次将肛肠病术后疼痛92例患者纳入研究,主要是评价穴位刺激配合中医辩证施护在其中的疗效,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医外科学》中有关“肛肠病”的诊断标准,并将存在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者排除在外[2]。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36.8±2.1)岁;根据中医辩证分型:湿热下注型23例、肛门热毒型9例、气滞血瘀型14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36.9±2.3)岁;根据中医辩证分型:湿热下注型22例、肛门热毒型10例、气滞血瘀型14例。,两组在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药物进行治疗,即于术后使用盐酸曲马多片镇痛治疗,饭后服用,50~100 mg/次,3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穴位刺激配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2.1 穴位刺激治疗方法
当患者手术麻醉醒来之后,在存在疼痛的情况下,相关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的疼痛状态进行评价,取合谷、内关、三阴交以及足三里为主穴,使用大拇指指压法进行中等强度的刺激,将穴位按压的时间控制在每次每穴按压1~2 min,将持续时间控制在15~30 min;如果患者的疼痛症状依旧无法缓解,需采取毫针针刺以及泻法强刺激,不给予留针;手术后24 h反复施针刺激3~4次。
1.2.2 中医辩证施护
根据患者的具体中医类型,实施有针对性的医护方法。
(1)湿热下注型。对于此类型患者,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坐卧不安,或与受压及咳嗽加剧症状;此外,部分患者存在便秘、全身不适症状。有必要以清热解毒、凉血祛淤为治疗方针,使用三黄膏局部外敷,以达到清热解毒及消肿止痛之功效。换药,1次/d;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硝硼散30 g,热水坐浴2次/d;如果患者存在便秘症状,需给予番泻叶胶囊口服,每晚1粒,并指导患者多饮水。
(2)肛门热毒型。该类型患者肛门坠胀疼痛症状较为严重,且存在食欲不振以及喝不多饮症状,大便干燥等。需以清热解毒利湿为指导患者,合理给予清淡无刺激性饮食,比如青菜以及绿豆粥等;若为便秘患者,需指导多吃水果;若为肛门坠胀患者,需在肛门内使用1枚三磺栓,以达到清热通便的功效。
(3)气滞血瘀型。对于此类型的患者,通常表现为肛门肿痛、大便很难排除,需以活血化瘀及消肿止痛为治疗原则,采取三黄膏进行外敷,并将1枚三黄栓置入患者肛内,1次/d;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进而使患者疼痛得到有效
缓解[3]。
1.3 判定标准
根据视觉模糊评分(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症状进行评分;分数越低,表示疼痛症状改善越显著。此外,对比评价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在VAS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恶心呕吐2例,发生率为4.35%;对照组中,恶心呕吐5例、头晕3例,发生率为17.39%。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肛肠病术后疼痛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医护方法。针对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本次重点提到穴位刺激配合中医辩证施护方法治疗。一方面,穴位刺激,主要取合谷、内关、三阴交以及足三里诸穴,合理刺激,能够使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得到有效减轻。另一方面,根据中医辩证,将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分为湿热下注型、肛门热毒型、气滞血瘀型,根据不同型采取不同的医护方法,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清热通便以及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等作用[5]。本次实施穴位刺激配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疼痛评分上明显低于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35%,明显要比对照组的17.39%低。由此可得:对于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采取穴位刺激配合中医辩证视施护治疗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向翠兰.穴位按摩配合中医辩证施护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85例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09(12):285-286.
[2] 邸英莲,刘忆菁,马佳佳,刘勤彩.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03(10):11-13.
[3] 张春红.穴位按摩对肛肠病患者手术后疼痛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4,06(14):56-58.
[4] 梁靖华,苏红波,孙兴伟,刘明学.针灸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2015,02(11):1568-1569.
[5] 胡相冰,谭建勤.肛肠病术后疼痛中医辨证施护85例总结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4(15):71-72.
本文编辑:徐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