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磊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门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与疗效评估。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结论 在门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复方丹参滴丸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加显著的疗效,且用药安全可靠,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门诊;老年冠心病;复方丹参滴丸;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6.0.02
冠心病患者在平时并不会出现特异性的症状,通常在接受心电图检查或者体检时才会被发现[1]。而如果患者劳累过度,或者血压急剧升高,就会增加其心肌的收缩力,引发心绞痛的发生,严重者还可能猝死[2]。该病在老年人群中多发,而单一的治疗方式只能帮助患者暂时地缓解病情。在本次研究中,对门诊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了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74.2±5.7)岁。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3.9±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表示愿意配合。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硝酸异山梨酯片(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370)和拜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剂量分别为30 mg和0.1 g。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111),给药剂量为10丸/次,以口服或舌下含服给药,3次/d。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T波倒置较治疗前变浅>50﹪,且ST段回升>0.05 mV;有效:患者身体指标大幅度好转,生活质量稳定,且ST-T段回升<0.05 mV;无效:患者体征、症状、身体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机体中会摄入过多的脂质,而且无法完全代谢,从而导致血脂沉着并逐渐积累为白色斑块,不但造成血流受阻,而且还会导致动脉狭窄,引发心脏的血量不足,致使患者的心功能逐渐出现障碍,甚至发生器质性改变[4]。因此冠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及时接受干预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迅速发展。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复方丹参滴丸中主要成分包括丹参、三七、冰片。其中,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提高血流量水平的作用;三七中的三七总皂苷成分能够使血小板聚集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与改善;冰片则能够发挥消热止痛的功效。以上三种药物综合作用下一方面能够发挥对受体钙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降低心肌耗氧量水平,并促进冠状动脉血流量水平的增加;另一方面还具有自由基清除作用,能够促进细胞膜的稳定,从而提高组织对氧的摄取与利用能力[5]。
综上所述,在门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复方丹参滴丸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加显著的疗效,且用药安全可靠,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启燕,翟丽波,邓建军.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66.
[2] 王先涛.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88-89.
[3] 于 洋,李爱芹,孙谟健,郭 洁,林吉征.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诊断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3):287-288.
[4] 杨海云.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1):36-37.
[5] 孙宏慧,周 和,黎丽芸,等.复方丹参滴丸在社区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价值[J].重庆医学,2014,(11):1382-1384.
本文编辑:孙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