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婷婷
摘 要:在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体操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下,体操课程设计的理念、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淡化了以提高竞技运动水平为核心的思想,转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培养老师的基本教学技能以及传授体操健身的基本手法和手段。有的高职院校减少了非体育专业的体操课的课时数量;有的高职院校让教师降低了教学中的动作难度;甚至有的高职院校取消了体操课程的开设。其前景令人堪忧。
关键词:高职;非体育专业;体操课
1 现状与因素
1.1 国内研究现状
1.1.1体操教学的发展进程
第一个时期:从1953年到80年代初的起步萌芽时期。在这一个时期里,也是体操教学在我国体育教学里面最受重视和欢迎的时期。因为1982年以前提出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学生必须考试测试的基础项目之一就是体操,而具体内容包括了支撑跳跃、技巧、双杠、单杠等项目组成的成套动作,它是前苏联传入的劳卫制体操等级成套动作[1]。为了响应《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要求,体操锻炼标准的执行与推广使其在学校体育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也坚固了不可替代的位置。此时的学校体育教学主要以竞技体操为主,基本体操为辅,所以教学、方法和考试也是以竞技体操为主,基本体操为辅。
第二个时期:从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的演进时期。在这一个时期体操教学内容的重大转折点就是在1982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1982年颁布。在新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项目中,体操项目被取消了(包括基本体操和竞技性体操),这就直接导致体操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开始动摇。其中最具有体操项目特点的器械体操,如跳箱、肋木、单杠、双杠、平衡木都“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2]。
第三个时期:1995年至今的转化阶段。在这一个时期,国家开始重视起全民的身体素质,相应的提出了“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理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快速的发展,国家为了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毅然制定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其目的就是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适应。因此学校体育的教学重点也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和时代的需求悄悄的发生了变化。娱乐性和健身性愈发的突显出来,相对的竞技性就开始逐渐削弱,或者正在慢慢的淡出学校体育的教学,或者正被其他体育项目代替,甚至完全消失。
1.1.2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新踏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基础水平和体操技能相对比较差,而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在中学时代较少,或者根本就没能接受到正规的体操教学训练。当然,也会有个别的特殊情况存在,比如那些体育特长生或者就是体操特长生。很明显这一类学生不管是在操作技能方面,还是在基础知识方面,都可以成为强者。而那些接受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也能成为体操教学中的学习模范。相对而言,学生在体育课其他项目中的技术能力都比体操强一些,而体操的教学难度又大,因而教学过程也相对比其他项目的教学长。再者,学生才进学校是,身体素质的水平也是参次不齐的,对于体操课中所学习的技术动作,在掌握的快慢和程度上也会因为身体素质的差距而有所不同。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学过于繁难,超出了他们接受的能力范围,他们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而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好或者优秀的学生,教学过于简单,他们就会失去创新的动力,他们的潜在能力无得得到发掘,这样一来这类学生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想要他们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也会成了“纸上谈兵”。在这种实际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对体操课程及学习技术动作的兴趣,就变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一成不变的沿用传统的教学,就会失去开设体操课程的意义,也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教学来让所有学生的基础知识及体操技能都能得到发展,是现在高职院校的体操课程的最终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将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学生各自的实际情况,有针对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拓宽体操课程教学的深度,不断提高体操的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3]。
进行体操运动练习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意志品质的到培养,还可以塑造学生的形体。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不断的付出、不断的进步,在潜移暗化中形成果断、坚强的意志品质。学习体操动作必须具备挑战种种困难,战胜自我的勇敢品质。体操课在现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中,应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1.2 影响体操教学的因素
1.2.1社会原因
我国竞技体育的体制,把高水平的竞技体操运动员都集中在了体育运动传统学校或者体工队,广大群众在平时的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竞技性的体操运动,严重阻碍了体操运动在民间的发展。
1.2.2上课的场地设施、体操运动器械等方面影响
学院器材场地的不足,使体操教学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学校的体操课教学场地、器材和硬件设施都是开设体操课的必要物质基础,也是影响学生体操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就现状而言,现在各个学校的场地设施并不完善,虽然有个别学校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配备了相关的设施,但是大部分都是一种摆设,没有真正的投入使用。
1.2.3师资的匮乏
师资匮乏,没有专业教师,无法满足体操教学的需求: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较好的体育教师队伍,但是体操专项的教师相对比较缺乏,年龄结构和男女教师的比例比较失调。
1.2.4体操运动很难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体操拥有不少的器械和具有自身特色的项目,五花八门的动作,要完成大多数器械上的练习动作,学习者肢体往往是在处于“非正常”的状态,许多动作的原理与我们平时生活和工作完全不一样,特别是竞技体操项目中的一些器械項目,基本上每个动作都有腾空或者旋转,这些要在空间和时间上要求协调一致与准确性很高的动作,都会要求学习者在“非正常”的状态下完成,这就必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 意见与建议
2.1 国家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体操教学的价值
国家对整个教育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是学校工作的依据。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体操曾是新式学校体育的重点,现在的体育课当时称“体操课”,而现在几乎成了“田径课”和“篮球课”。建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重新认识体操教学的价值,在学校积极发展体操教学,使学生身体素质进一步全面发展。
2.2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对于教学活动来说非常重要,其不仅是教学的灵魂所在,同时还是完成教育目标的载体,因为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是高校教师的首要任务。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内容存在极大的矛盾,这是因为教学内容选择存在差异。所以,客观选择符合学生与高校发展的教学内容是当前高校体操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根据实际与时效性原则来设置教学内容,并且还需要把高校具体情况、学生需要以及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
2.3 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
教师在高校体操教学中占着主导的地位,并且属于教学时的一个能动因素,主要对学生开展评价与评价活动。因为目前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多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学也需要不断的改变其管理,将其从过去的课堂主导者更改为指导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堂时间,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李忠堂.等级升降法在高校体操普修课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2007.
[2] 毛秀磊.陕西省普通高职院校非体育专业体操教学现状研究.
[3] 张晓杰.高职院校的体操现状与改革.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