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摸清喀什地区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出喀什地区服装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作者对喀什地区30家服装企业进行全面走访后,发现“服装标识不规范、生产厂家质量监控意识不强、服装企业缺乏自创品牌、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短缺、用工压力大”是束缚喀什地区服装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把好进货质量关、规范服装标识、增进服装企业间的交流、加强职工岗位培训和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合理化建议,以利于喀什地区服装产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喀什地区;服装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6)05-0050-03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6.05.011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restrictive factors of garment industry in Kashgar region, the author made a comprehensive visit to the 30 garment enterprises and found that "Clothing labels are not standardized, the quality control consciousness of manufacturer is not strong, garment enterprises lack of internally generated brand, enterpris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personnel shortage, high pressure of employment" were the main problems bounding the cloth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some rationalization proposals to facilitate the st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t.
Key words: Kashgar Region; Garment industry; Development situation; Problem; Proposal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1]”和“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政策的实施[2],喀什地区地委和行署紧抓政策导向,结合本地地源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打造服装产业,力争把喀什地区建设成“中国西部纺织服装工业基地”。 同时抓住“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经济走廊”的机遇,利用喀什地区丰富的棉花资源,已经建成了一批纺织服装产业园。因此,作者对喀什地区服装企业进行了全面走访,找出束缚当地服装产业发展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对策,以实现喀什地区服装产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 喀什地区服装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新疆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进百万人就业》政策的带动下,喀什地区地委和行署结合经济产业特点,抢抓自治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经济走廊”的机遇,落实《喀什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利用喀什地区丰富的棉花资源,已经建成喀什市、巴楚县两个自治区级纺织服装产业园,莎车、英吉沙、岳普湖三个地区级重点服装产业园。喀什地区现有服装、制袜企业91家。
截止目前,喀什地区纤维检验所共走访服装企业30家。其中开工生产的服装企业25家,正在建设的服装企业5家,企业用工人数共计达6052人。其中生产制服、学生校服的生产企业12家;对外贸易服装生产企业13家,主要生产袜子、T恤、打底裤、运动装、衬衣等,产品出口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欧美等国家。目前投入生产的企业,全部是外地企业的分公司,按照总公司下达的订单任务,生产完毕直接运回总公司统一销售。随着喀什地区服装产业的发展,喀什将成为向西出口的服装加工基地和纺织品中转集散基地。
2 服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服装标识不规范
2013年国家颁布了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的新标准[3],但喀什地区服装企业生产的产品执行不到位,在标识上的标注项目基本上存在漏标、错标、标识含量不准确的情况。在走访30家服装企业中,不标注制造名称和地址的有16家,未标注安全类别的有21家,纤维成分含量与标示不符的有3家。这主要是因为,服装企业对国家标准、法律法规的理解不够全面,企业实验室不具备纺织面料的自检能力,同时又不愿意送检。这就造成服装标识含量准确性差,甚至少数企业明知所用材料是低性能、低价值的纤维却故意标为高性能、高价值的纤维,以次充好,或者故意将高性能纤维的含量标高,从而误导了消费者。
2.2生产厂家质量监控意识不强
部分生产厂家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增加自己的利润空间,内部未设置检测实验室、不配备检验人员。对面料的成分不进行检查,产品没有出厂检验的程序,严重影响成衣质量和消费者对服装性能的判定。
2.3 服装企业缺乏自创品牌
喀什地区的多数服装企业以来料加工和订单生产为主,主要生产床上用品、劳保服、学生校服等,未形成“纺纱—织造—设计—加工—成品—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当地企业始终处于产业链的底端,消耗的人力额资源成本高收益低,无广告、无品牌、无设计,靠订单进行经营的模式,又受到人才、技术和销售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未形成当地独有的品牌。
2.4 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短缺,用工压力大
服装企业需要劳动熟练程度高和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人员,企业普遍缺乏技术、设计和管理人员,尤其是设计人员,许多纺织服装类高校毕业生不愿在服装行业发展,而转至市场销售、贸易等其他行业发展,使得服装企业缺乏高层次技术、管理人员,且行业创新能力弱。另外喀什地区少数民族人员较多,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多数存在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工人难于满足企业工作要求。
3 服装产业发展的建议
充分发挥企业、政府、协会和科研院所的积极性,整合全区的优质资源,为服装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以使喀什地区服装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4-5]。具体措施如下。
3.1 把好进货质量关
作为生产企业及供货商,应从源头把好原料质量关,在采购面料时加强产品质量检测,特别是安全性能指标检测,要对供应商提出相应的质量要求,可以委托专业纤检机构进行检验,或由进货厂家提供相关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正规检验报告。
3.2 规范服装标识
生产企业在生产服装产品出厂前,应制定严格的控制程序,对产品的号型、纤维含量、安全类别等的质量等级以及所能经受的洗涤条件进行严格测试和评估。服装生产企业还应不断加强自身技术能力的建设,掌握提高质量管理的方法,使服装产品标识和成衣质量显著提高。
3.3 增进服装企业间的交流
由当地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发挥自身管理和技术优势,做好对服装企业的服务工作。主动向企业宣传国家标准及法律法规,定期举办服装产业高级管理交流会议,质监部门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借助会议宣传《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以及相关国家标准,同时让企业畅所欲言,反映问题,相互沟通,增强质量意识,努力提高服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4 加强职工岗位培训
政府加大服装产业职工的职业培训力度,依托企业、职业学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开展有针对性地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以进城务工为目标,实行服装专项技术能力或单个岗位需要的专项职业技能培训,切实缓解企业用工短缺问题。
3.5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服装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凭借十项优惠政策支持、检验测评、信息技术等资源,抓住产业调整和振兴的机遇,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完善公司结构治理,不断提升企业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强化质量管理,加大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投入,增强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能力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档次和水平。把握国内外市场形势变化,努力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使产品开发、品牌培育与市场紧密结合。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生产能力。优势企业可利用自身规模、技术和品牌优势,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和谐企业。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N]. 中国纺织报,2014-04-27.
[2] 楼亚芳. 浅析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社会责任实现?[J]. 山东纺织经济,2011(5):13-15.
[3] 刘艳,潘建君. 结合新标准GB/T29862—2013浅谈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J]. 中国纤检,2014(13):44-46.
[4] 张慧卿. 从新疆喀什现状浅析棉花产业行业协会的建设[J]. 棉花科学,2016,38(3):58-60.
[5] 张怀良. 纺织行业技术进步发展趋势?[C]. 2009'全国高效能精梳机工艺技术开发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