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勇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外来务工人员。教育部门也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如通过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等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和本地居民子女一样的入学待遇。在这种背景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便成了一个相当棘手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条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0-0123-02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习条件差,学习环境不尽如人意
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给子女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严重制约着子女的学习。没有孩子专用的学习房,没有电脑的占大多数。多数家庭除了学生的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在家庭中没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和必要的文化设施条件,这对学生的文化学习、知识面的拓宽都是一种很大的制约。
2. 家长文化程度低,缺乏辅导子女学习的能力
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有的家长在调查表中填高中毕业,实际上只是念过高中,并没有毕业。大部分的家长不懂普通话或不会正确发音,会英语的几乎没有,所以很难辅导孩子的学习。
3. 绝大多数外来务工家长对学校教育配合不够
大部分家长错误地认为:家长的责任和义务是养孩子,只要孩子吃饱穿暖,不生病、不出事、不闯祸就放心了;孩子送进学校,就由学校管教,一切拜托老师。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打工者对子女的教育,可归纳为:“一吓二托三代替”。“一吓”,就是吓唬孩子,常用“不好好学习就送你回老家吃苦去”来“激励”孩子好好学习;“二托”就是“全拜托”学校老师了,或是“全拜托”孩子的“自觉”了,在他们看来“树大自然直”,因此孩子大了自然也会好起来的;“三代替”是指教育方法的简单化:一是用“明天去问你们的老师去”来代替对自己孩子的辅导,二是用唠唠叨叨的说教来代替对自己孩子的引导,三是用简单粗暴的打骂来代替对孩子耐心细致的教育。
4. 家庭教育方法简单
外来人口学生成绩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也相对较好;成绩差的学生,家庭教育方法也相对较差,显示了家庭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在座谈会上还了解到,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内容不熟悉,对家长应当履行的职责不了解,有的甚至连什么是家庭教育都搞不清楚。
二、采取措施,持之以恒
1. 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
这部分人员子女存在着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心理。在行为上,他们有时盲目自尊、任性,听不进教师和同学们的劝告,所以经常犯错误;在学习上,由于基础差,又充满着自卑与自弃,以至于学习越来越跟不上;在思想上,有迫切改变自己的需要,有渴求教师关注的需求,有喜欢和同学平等相处的愿望。针对这些心理特点,一方面加强心理预防,包括家庭环境、性格调节等,通过预防性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训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宽容之心对待,查明学生问题的根源,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适时对症下药。
2. 营造尊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良好校园氛围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活条件较差,外在的卫生、形象等经常受人鄙夷,会因此而产生不健康心理。但另一方面,艰苦的生活培养了他们的承受力,对待事物更具责任感。学校应该首先端正态度,从教师做起,公平对待每一个农民工子女,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合理引导,让他们增强自信心,通过努力改变命运。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们,不歧视,不苛刻,一视同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然、质朴、真诚和热情等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别人不具备的闪光点,学校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受教育的环境,构建平等、民主、充满信任、能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的校园氛围。
3. 组织各种活动, 减轻思想压力
学校和班级应以培养学生的群体观念、合作意识、友爱情感为重点,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设计、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擅长的优势活动,让他们在与同龄的人际互动中,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现能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培养他们自信、乐观的性格。同时,也可采用榜样示范法、讲座辅导法等,教给他们一些交往技巧和方法,让他们在与同龄的人际互动中,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体会同伴间美好、真挚的情谊。
4. 爱心呵护,严格管理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是教育的前提,作为教师,首先要端正思想,“摘下有色眼镜”,努力走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灵世界,对他们“多关爱一点,多理解一点,多帮助一点,多宽容一点”,多与这些孩子谈心,和他们交朋友,努力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快乐,消除他们的困惑,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要常抓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5. 加强德育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控能力弱,但是可塑性、模仿能力却很强,因此教师应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融合一体,进行培养。对每一条行为规范的意义、作用及具体要求反复讲清、加以示范,然后加以训练,让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同时,利用他们的可塑性进行文明礼貌、诚实谦虚、知错能改等品质教育。不断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向好的榜样学习,通过竞争促使落后的向先进的学习。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不能只是空洞的进行说教,而应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法使学生心灵受到感化。
6. 强化基础知识, 实施分层教学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自不同的省份,教材版本不同,教学质量不高,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欠缺、学习习惯不好,自信心不足。因此老师要做好辅导工作,确定辅导的对象、帮扶的内容、帮扶的时间,制定帮扶的具体计划,不让他们在学习上掉队。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实施分层教学,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7. 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基础。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工作、生活的需要,常常早出晚归,与学校的联系少,对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了解不多,加上受教育有限,文化水平较低,缺乏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学校应成立家长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方法,进一步规范家长行为,全面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教师要走进家庭,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生活情况,及时指导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也是终身课堂。所以要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质量,就必须要家庭教育的质量。
8. 拓展沟通渠道,形成教育合力
英国著名的《曼彻斯特调查报告》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教育环境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两倍于社区与学校两项因素的总和。”可见家庭教育在培养教育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学校方面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方便家长在会上相互切磋,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教师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交流座谈,同时向家长们通报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孩子的学习情况,请家长为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孩子成长提意见和建议,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
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伴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走入城市。做好这部分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推进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编辑:赵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