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南
【摘 要】根据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要求,本文对小学“如心教育”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探索:“如心教育”源于《咸水歌》的精神内核,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落实广州市好教育的实践需要;“如心教育”是指基于“喜欢、快乐、满意、认同”的知行合一的教育,其核心要素是“学生喜欢、教师成长、家长满意、社会认同”,其构成要素是“如心德育、如心课堂、如心活动”;通过“三类特色课程”(高尚品位与修养、优良品质与发展、健全品格与社会),“三大主题活动”(阅读认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咸水歌》探究活动),达成“如心教育”目标。
【关键词】如心教育;特色学校;课程体系
一、“如心教育”提出背景
(一)“如心教育”源于《咸水歌》的精神内核
北斗小学位于榄核镇,榄核镇属于大沙田地区,咸水所到之处,均是沙民聚居之所。因此,人们便将这个地区流行的民歌俗称为“咸水歌”。“咸水歌”的主要特征是“见人唱人,见物咏物,托物寄意,见景生情,歌有心生,寓意如心”。我校自2005年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一直把“沙田民俗文化”作为综合实践主题活动,通过对“咸水歌”的系列探究活动,深刻领悟了“咸水歌”的精神内核,体悟到“如心”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于是我校将“如心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理念。
(二)“如心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人的“素质”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育人先育心,育心须“如心”,“如心”方能形成对“人、事、物”正确认识,形成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因此,“如心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三)“如心教育”是落实广州好教育的实践需要
“广州好教育”包括5个方面:好的校长、好的老师、好的学校、好的学生及好的教育生态。在这5个方面进行内涵的扩展,好教育才会真正达到它的目标,这是我们对好教育一个基本的理解和追求,“如心教育”就是追求“学生喜欢、教师悦心、家长满意、社会认同”的好教育。因此,“如心教育”是落实广州好教育的实践需要。
二、“如心教育”的含义
(一)“如心教育”含义
“如”基本字义是“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等),“心”基本字义是“心脏”,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后沿用为脑的代称,习惯上指思想器官的思想、感情;“如心”基本字义是“如意、遂心、称心”。“如心教育”是指基于“喜欢、快乐、满意、认同”的知行合一的教育,其核心要素是“学生喜欢、教师成长、家长满意、社会认同”,其构成要素是“如心德育、如心课堂、如心活动”。
(二)“如心教育”核心要素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先育心。“学生喜欢”包含“喜欢学习、喜欢教师、喜欢活动”。“喜欢学习”就是要求课堂要生动有效,这是因为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喜欢教师”就是要求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因为“亲其师,信其道”;“喜欢活动”就是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这是因为“教育在活动中发展、活动让教育更精彩”。唯有“学生喜欢”方能达成培养“健全品格、优良品质、高尚品位”的育人目标。
教师成长: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的永恒课题。教师成长须分类要求: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中年教师“适应变化”、老年教师“做出表率”。
家长满意: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家长的满意度。要做到“家长满意”,一要加强家校沟通,满足家长对学校教育知情权;二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三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满足家长对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四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家长对孩子发展的期望值。
社会认同: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认同:一是对学校“如心教育”理念体系的认同,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理念: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办学思想(育人为本、质量为重、发展为道),办学目标(特色发展、自我发展、全面发展),育人目标(培养“健全品格、优良品质、高尚品位”的人),校训(大道至简、坚守适变),校风(崇德、尚学、求实),教风(潜心传道、精心授业、用心解惑),学风(乐学、善学、活学);二是对学校育人生态环境的认同,包括文化标识、文化符号、文化愿景;三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认同,包括课程设置、考试成绩、竞赛成绩等。
(三)“如心教育”的构成要素
如心德育:“如心德育”是一种符合人本原理,遵循人的心理认知规律,能让学生感到可信、亲切、有用、愉快的德育模式。如心德育强调从心开始,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如心活动的空间,通过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快乐体验的过程中对道德规范加以了解,并加以内化,提升道德修养。
如心课堂:“如心课堂”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和谐愉悦的”的课堂。教师把学生作为平等的人看待,保护他们的“童趣、童真、童心”,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的禀赋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如心活动: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活动。“如心活动”是指让人“快乐的”各种教育活动,包括学科探究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兴趣社团活动等。“如心活动”是一种寓“心”于实践的活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如心教育”的实践
(一)“如心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二)三大主题活动
1. 阅读认知活动
学校的如心阅读活动以师生献读、课堂导读、名篇领读、家庭共读等形式长效开展,加以经费支持、制度保障、活动引领,把阅读活动渗透到各个德育活动和学科教学当中,使得师生阅读兴趣日发浓厚,阅读能力不断提升。
2. 社会实践活动
“寻找家乡的故事”是我校如心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与方向。结合地域和资源特点,借助传统节日及社会力量,定期以寻找家乡的种植技术、寻找家乡的名人故事、寻找家乡的说唱文化、寻找家乡的风俗习惯、寻找家乡的来历等为活动主题,深入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了解家乡人文特点,集结相关资料,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咸水歌》探究活动
学校以“咸水歌”传唱为素质教育特色项目,努力创建成为水乡咸水歌传唱的特色学校,结合音乐课教学融入现代艺术元素(舞蹈、乐器演奏)来呈现咸水歌独特的魅力以及浓厚的沙田文化味道,结合校园文化以及学校德育教育的方式为咸水歌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了解乡土文化为目标,有效推动和开发岭南文化,学校聘请了校外辅导员何柳燕为教师,成立了咸水歌传唱社团,把咸水歌纳入校本课程,把咸水歌当作音乐课的一部分。每逢当地庆典活动,咸水歌传唱队都积极参与表演,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多次参加广东省珠三角咸水歌(渔歌)歌会,获表演金奖及组织奖,也获得了市、区的很多殊荣。
参考文献
[1]李淑春,邓成林.特色学校建设路径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1(09).
[2]马翠微.中小学特色学校概念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5(11).
[3]熊德雅,向帮华,贾毅.特色学校发展的要素关系及策略思维[J].教育科学研究,2012(11).
[4]段晓明.英国特色学校审视[J].教育评论,2009(03).
[5]郑友训.特色学校诠释[J].中国教育学刊,2001(06).
[6]顾玉利.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