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图书馆藏琉球人汉文诗文集叙录

2016-11-15 02:24张明明
新世纪图书馆 2016年9期
关键词:琉球

摘 要 琉球汉文文献是东亚汉籍的重要构成部分,现今的琉球汉文文献主要藏于日本各大国立图书馆及大学图书馆等藏书机构。琉球人的汉文诗文集,系统呈现了汉文学影响下的琉球诗文创作风貌,是研究琉球汉文学的一手资料,其文献学意义不仅在于文学内部,且具有跨学科研究的延伸性。

关键词 琉球 域外汉籍 汉文文献 清代文学

分类号 G256.2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9.015

Abstract Ryuku Chinese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lassics in East Asia. Nowadays, Ryukyu Chinese literature is mainly collected in Japanese organizations such as national libraries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 Ryukyuans collections of Chinese poems systematically presents the creation of Ryukyu poems under the impacts of Chinese literature, which are the first-hand materials for exploring Ryukyu Chinese literature. The philological meaning of them are not only in terms of literature, but may be also extended to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Keywords Ryukyu. Overseas Chinese classics. Chinese literature. Literature of Qing Dynasty.

近年来琉球汉文文献的整理汇纂成果颇丰,主要有高津孝、陈捷主编的《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以下简称《集成》)及谢必震主编的《传世汉文琉球文献辑稿》。前者对影印文献所自机构有具体说明,后者则无。因此考察琉球汉籍的版本留存及馆藏状况,目前所能依据的主要为《集成》。本文以《集成》为依据①,同时参照其他寓目所及之日本馆藏,对日本所藏的琉球人汉文诗文文献进行钩沉,以成叙录。

1 蔡肇功《寒窗纪事》

蔡肇功,字绍斋,和名湖城亲方。为闽人三十六姓后裔的蔡氏具志家,累世居于久米村。蔡肇功曾于康熙十七年(1678)赴闽学习历法,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始得归国,造《大清时宪历》于琉球颁行[1]932。《寒窗纪事》以宦游所历中的山水风物为主要题材。其中有不少与琉球册封使的唱和之作。如《奉和册封使徐大人赠程顺则原韵》,该诗是蔡肇功对康熙年间册封使徐葆光的和韵之作。

冲绳县立图书馆藏《寒窗纪事》一卷[2],福建刻本,正文每半页10行21字,左右双栏,单鱼尾,白口。内封题同治十二年镌,钦思堂藏版。前有福建人任伊、谢鼎、郑永宪序,分别作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同治十二年(1873)。任序中有“但蔡子从游于余”之语,落款署“闽省友生”,应为蔡肇功在闽所结交的师友。而谢鼎与郑永宪皆为蔡肇功七世孙蔡大鼎(1823-?)在同治年间赴闽任都通事之时,所结交的闽省友人。卷末有蔡肇功康熙四十四年(1705)自序,与蔡大鼎咸丰六年(1856)所作跋。并有蔡大鼎的同僚林世功(1842-1880)之题词二首。

2 程顺则《雪堂燕游草》

程顺则(1663-1735),和名名护亲方宠文,号念庵,亦号“雪堂”。程顺则在琉球享有极高的地位,被尊为“琉球五伟人”之一[1]545-557。《雪堂燕游草》中如《维扬七夕》《广陵月夜闻笛》《芜城怀古》诸篇,皆对中国的地理风物有细致入微的描绘。借助此书可知当时琉球人在中国的游历之广以及与汉人的交往之密切。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日本正德四年(1714)奎文馆刊本《雪堂燕游草》一卷[3]39-125。9行18字,内封书名右侧题:琉球程宠文诗编,后有小字:附世法录琉球考。左侧题:京兆书林奎文馆藏版。前有康熙三十七年(1698)林麟焻所作序文。林麟焻曾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出使琉球,与程顺则等琉球文士交往密切,多有唱和之作。另有陈元辅及琉球人蔡铎所作序。陈元辅,字昌其,为明末清初的闽省大儒,不仕,著有《枕山楼文集》,程顺则以师事之。蔡序落款题“中山王府紫金大夫年家眷弟蔡铎考亭氏拜题于观光堂”,琉球人蔡铎与程顺则为同时期文人,著有《观光堂游草》,收于程顺则所编纂的《中山诗文集》。

书末有日人濑尾源三郎题跋“题雪堂燕游草后”,文中详述了其所在书坊“奎文馆”对朝鲜、琉球书籍的刊刻情况,其书目颇值得关注。封底内页题“正德甲午春正月奎文馆主人濑尾源兵卫新刻”,右下有文化丙寅年(1806),左上有昌平坂学问所钤印。昌平坂学问所即昌平黉,是德川幕府时代的最高学府,此书应为昌平黉所藏。他本,如京都大学藏本则无此印及文化丙寅纪年的标识。书后所附《琉球考》见于明人陈仁锡的《世法录》。

《雪堂燕游草》的正德四年刊本还有冲绳县立图书馆藏本,封皮题作“琉球程宠文集铁斋题”,疑封皮损毁,为后人所补,因题此名,或为书商所为[4]。另有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本及京都大学图书馆藏本。

3 周新命《翠云楼诗笺小启》

周新命(1666-1716),和名目取真亲云上,字熙臣,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随琉球都通事赴闽游历。官至正议大夫[1]381-382。《翠云楼诗笺小启》分为“诗笺”与“小启”两部分,前者为诗集,后者为文集。冲绳县立图书馆藏《翠云楼诗笺小启》,为楷体写本。笔写年代及笔写者不明,不分卷次。封面题翠云楼诗笺小启,下有小字:太田南畝旧藏。收藏者太田南畝(1749~1823)是江户时代后期的幕臣,也是当时颇有代表性的文人,著有《万载狂歌集》《半日闲话》等。卷首有康熙癸酉年(1693)竺天植序,竺序云“周子熙臣……附贡入闽,税驾琼河,问字于余三年,于兹见闻既广,落笔沉酣。”[5]可知,周新命赴闽时曾问道于竺天植。另有题“晋安弟陈允溥元英”的陈序。

4 蔡文溥《四本堂诗文集》

蔡文溥(1671-1745),和名祝岭亲方,字天章,号如亭,官至紫金大夫[1]303-309。关于蔡文溥之生平及其《四本堂诗文集》的创作情况,钱志熙先生曾专门撰文探讨[6]31-38。由于钱先生此文论述详瞻,兹不赘述。据钱氏记述,其所购的影印本,版权页题:“1725年(雍正十二年)原本刊行,2003年9月12 日影印版刊行。”收藏于冲绳县立博物馆。而《集成》所影的同样是冲绳县立博物馆藏本,不过显然为乾隆刻本,该本有乾隆二十年(1755)刘敬与的序文,序云:“今天章氏令孙法亮奉王命进贡,取道吾闽,携乃祖《四本堂文集》属序于余,集已刊本,晚年又自加更定,续以未授梓者若干篇”云云[7]。蔡文溥之孙蔡功熙(1711-1764),字法亮,号谐亭。官至正议大夫,曾于乾隆十九年(1754)奉使为进贡请封赴京都通事[1]313-315。据刘序可知,《四本堂诗文集》之前已有刊本,钱氏所购影本的原本,即雍正刻本当此。而蔡文溥晚年又对此书加以更定,后由其孙蔡功熙携带入华,并请序于刘氏,是为乾隆本。

5 杨文凤《四知堂诗文稿》

杨文凤,生卒年不详,字兆祥,号经斋,和名嘉味田亲云上,首里府赤平邑人,曾奉使中国。《四知堂诗文稿》自序中记叙了其出使途中遇险漂流至台湾,辗转数月,乃至福州,与途经地方之文人官员唱和赠答的经历,并颇以此为幸事“嗟乎,余生于海隅,不过一命之士,何以得有此风云之嘉会乎?信一生只荣光也?”[8]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藏《四知堂诗文稿》为日本刻本,内封右侧题琉球杨经斋著,左题浪华崇高书房,左右双边有界,半页8行,15字,单鱼尾,版心印“大观堂”字样。正文前分别有赵文楷、吉寿、姚文蔚等人之序。日本文化三年(1806)刊刻,日人石冢崔高校。石冢崔高与杨文凤的结识过程详记于琉球大学附属图书馆藏写本《琉球笔谭》[9]。另见筑波大学附属图书馆、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所藏,亦为文化三年(1806)刻本,版本相同。

6 蔡大鼎诗文集

蔡大鼎,(1823-?),字汝霖,和名伊计亲云上,琉球久米村人,是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末期的重臣,曾多次出使中国,所历之处几乎遍布中国各大都市。就现存琉球汉文文献来看,蔡大鼎是个人作品留传最多的琉球文人,其著作有《北上杂记》《北燕游草》《漏刻楼集》《钦思堂诗文集》《续钦思堂集》《闽山游草》《续闽山游草》等。

6.1 《漏刻楼集》

《漏刻楼集》为蔡大鼎任漏刻官之职时所作,故名之。自序云:“余丙午岁(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奉命充漏刻官,日直漏刻楼司职事,非供吟咏也,然公余之暇,笔墨移情,其有得于是楼之胜槩者,盖不少焉。”[10]道出此书之出处来历。其诗多为公务之暇的吟咏之作,也有不少颂圣、应制的题材。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所藏清咸丰十一年(1861)《漏刻楼集》,附《伊计村游草》三十首。四周双栏,白口单鱼尾,10行21字。前有孟际滋、谢鼎、倪琪、郑华等人咸丰十一年序,郑元伟、梁必达咸丰元年(1851)序,蔡大鼎之父蔡德懋咸丰四年(1854)序及道光二十八年(1848)自序。

6.2 《钦思堂诗文集》

庆应义塾大学图书馆藏咸丰十一年(1861)福州刻本《钦思堂诗文集》三卷[11]10行21字,四周双栏,单鱼尾。谢鼎、郑起凤、郑莘咸丰十一年(1861)序,后为其父蔡德懋咸丰四年序及咸丰元年自序,《钦思堂诗文集》不同于别集,诗皆为寄赠、唱和之属,与其他题材无涉。文多为书启、余者或祝辞、或祭文。其中与闽籍师友或在闽亲朋的书启所占篇章最多,前者如《寄送华人郑夫子启》《寄送华人王秉谦启》,后者如《寄送在闽毛大兴启》、《寄送存留官郑学楷启》等。这类书启对研究琉闽之间的文人交游及文学往来有极大裨益,由于谢鼎等闽籍文人无甚功名,亦无作品传世。从琉球诗文集中爬梳剔抉,或可还原这些闽籍文人的生平大略。另有关西大学藏本。

6.3 《续钦思堂集》

该集为《钦思堂诗文集》的续编,自序云:“今以续名者,专补前集所未备也……自时厥后,每逢国家典礼,诗以称贺,文以志喜。或感物候以留题,或值名区以寄志。或与学士文人,往来唱和。”[12]据此可知其大致内容题材。

早稻田大学藏光绪三年(1876)福建刻本《续钦思堂集》,附《圣览诗文稿》,四周双栏,10行21字。白口、单鱼尾。内封题“郑谢两位夫子鉴定”,后有谢鼎、郑莘、谢维焜、陈祖荫、江化龙等人序文,谢、郑二人赠诗,以及林世功题词。

6.4 《闽山游草·续闽山游草》

冲绳县立图书馆所藏同治十二年(1873)福建刻本《闽山游草·续闽山游草》。左右双栏,白口,单鱼尾(待查),10行21字。前有林寿图、翁兆连同治十二年(1873)序(待查),谢鼎同治五年(1866)序,郑永宪,乐诚咸丰十一年(1861),丁启诚同治元年(1862)序,咸丰十一年(1861)自序。此书为蔡大鼎于咸丰庚申年(1860),拜充存留官通事,赴闽时所作,多为纪行与唱和之诗。自序云:“至若学问才华,皆如山斗。曷胜仰慕之至。随即受业于门,愿留领教。凡有往来赠答,托诸诗篇,乞为点定,捧见润色,不唯雕龙绣虎之才,更有戛玉敲金之句。”[13]21-22记载了其游历的过程及与各地文人的交游、请教情况。蔡大鼎有较为强烈的“立言”意识,无论在序跋还是题记中,都有意识的将著书的因缘、过程等进行颇为详尽的描述。另有京都大学藏本,亦为同治十二年刻本。

6.5 《北燕游草》

《北燕游草》是蔡大鼎于同治年间任都通事之职时的纪行诗集。冲绳县立图书馆藏同治十二年福州刻本《北燕游草》一卷,内封题钦思堂藏版,前有徐幹等人之序。徐幹,邵武人,曾任国子监琉球官生教习。徐幹序中提到蔡大鼎赴北京时曾请教于自己,徐氏“择其尤雅者点窜之,存诗五十六首,名曰《北燕游草》”。实际上蔡大鼎的很多诗文集在付梓之前都经历了请教中国文人的过程。蔡大鼎《北上杂记》中有《杂记问答记》一文,云:“倘或不请华儒读之,则难乎免有粗鲁之弊也。”[14]284-285蔡氏认为琉球人的汉文水平有限,故而请“华儒”修改是刊印前必要的环节。

6.6 《北上杂记》

《北上杂记》是蔡大鼎于光绪五年(1879)至光绪九年(1883)的五年时间内,在北京居住时所著文集。当时正值日本对琉球“废藩置县”,企图吞并琉球之时,蔡大鼎与林世功等人赴京请愿,暂居都中。蔡大鼎在兴旺之际仍有着强烈的“存史”意识。其自序中曰:“乙卯秋,余为乞救国难事,改为清朝之装,又闽入京,叠次号恳,以兴灭国……余在京师日久,不敢空过日子,由是一切之事物,或记所见,或述所闻,聊为一集。”[14]225-226其鞠躬尽瘁之状跃然纸上。复旦大学王振忠教授的《琉球汉文燕行文献的学术价值——以晚清蔡大鼎的<北上杂记>为例》一文,对蔡大鼎其人及《北上杂记》作了深入的考察,兹不赘述。

冲绳县立图书馆藏光绪十年(1884)福州刻本《北上杂记》,本六卷,残存前二卷。另有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本也是仅存卷一、卷二两卷。

7 郑元伟等《东游草》

《东游草》分上中下三卷,分别是郑元伟、魏学贤、尚元鲁三人合集。日本人鲛岛玄雾序云:“天保壬寅之冬,中山贺庆使从我公驾来于江府,余亦扈从而在江府。”[15]明确记载了《东游草》是三人出使江户之时所作。这项出使活动俗称“上江户”。琉球于日本长庆十四年(1609)被萨摩藩岛津氏入侵,此后在作为中国藩国的同时也向萨摩藩及江户幕府纳贡。《东游草》以汉诗作为载体,记载了琉球至江户的沿途风光。其中如《召入二丸殿赏花并赐宴恭纪》《游福昌寺》《恭拜文庙》《和小松清猷先生送别原韵》等诗很明确的展现了琉球人出使日方的活动以及与日本人的文学交流情况。

琉球大学附属图书馆藏日本天保十四年(1843)刻本,四周双栏,6行20字。内封题“寻雪堂藏版”。鲛岛玄雾与黑田恒校。

8 阮宣诏等《琉球诗录》《琉球诗课》

自明朝洪武年间开始,琉球国派遣贵族子弟赴中国入学国子监成为定制。“(洪武)三年,高丽遣其国金涛等四人来学,次年涛成进士,归。自是,日本、琉球、暹罗诸国皆有官生入监读书。……迄正德嘉靖时,琉球生犹有至者。”[16]清朝康熙年间设琉球官学,琉球官生的派遣日趋频繁并规范化,这项活动一直持续到清末。《琉球诗录》为道光年间,琉球官学教习孙衣言(1814—1894)所编选的官生诗歌选集。孙衣言,字绍闻,号琴西,晚号遁披,斋名逊学,浙江瑞安(今浙江瑞安市)人,官终太仆寺卿。孙氏曾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二十四年(1844)间任琉球教习。《琉球诗录》选录阮宣诏、向克秀、郑学楷、东国兴四位琉球官生的诗歌,共四卷,并附有评点及批阅。

大阪大学附属图书馆藏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琉球诗录》,10行21字,白口,单鱼尾。有孙衣言序。

冲绳县立图书馆藏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琉球诗课》,10行21字。应与《琉球诗录》为同一批付梓的刻本,同样为孙衣言所编,是琉球官生所作试律诗集。试律在清代中后期是学子必修的课程,而由于琉球未实行科举,故其试律之作起步较晚。序云:“闻之琉球诸生云其国先无试帖诗,乾嘉以来乃至以之取士,其慕效华风之诚如此,可嘉也。诸弟子入学即请为此等诗,余亦如其意授之。”[17]可见,在孙氏编选《琉球诗课》以前,琉球尚无试律诗的创作,此书对于琉球汉诗的意义不言而喻。

9 东国兴等《琉球诗集》

冲绳县立博物馆藏写本《琉球诗集》,收录东国兴、毛凤仪、马建基、向廷翼等四人诗歌。东国兴于道光年间入国子监琉球官学,跟随教习官孙衣言学习诗文课艺,回国后对汉诗传播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琉球大学图书馆有单行本的《东国兴诗集》与《东国兴诗稿》。毛凤仪(1830-?),咸丰七年升通事,擢若里之子。[1]738-739此诗集所收之诗多为应制颂圣之属,如东国兴《奉和圣制南苑钓偶题》,马建基《恭咏御苑兰花》等,与明清时期的应制之作已颇为类似。可见当时琉球宫廷内的汉诗创作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10 林世功等《琉球诗录》《琉球诗课》

同治年间的琉球教习徐榦编选官生林世功、林世忠诗歌为《琉球诗课》《琉球诗录》,直接以孙衣言为模仿对象,且与孙著完全同名,孙衣言在序言中对徐幹的做法予以肯定和褒奖。该《琉球诗录》也是用评点课业的方式,将平日琉球官生林氏兄弟的诗作,以及教习官徐幹对其进行的评点加以收集整理,并予以付梓。

那霸市历史博物馆藏《琉球诗录》二卷,为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10行22字,黑口,双鱼尾。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琉球诗课》二卷,与《琉球诗录》应为同一批刊本,版式相同。

11 梁必达等《琉球官生诗集》

冲绳县立博物馆藏写本《琉球官生诗集》,收录梁必达、葛兆庆、毛启祥、林世功等人诗歌。其中林世功与林世忠的诗,基本上与前述徐幹所编选的同治本《琉球诗录》重合,包括徐幹所作点评,亦完全对应。亦分两卷,第一卷为林世功所作,第二卷为林世忠所作。唯一不同之处是在第二卷卷尾多出“帖体诗”部分,故此写本中的林世功、林世忠部分或为徐幹编选《琉球诗录》之稿本。

12 《中山诗文集》所收录诗文集

《集成》所收《中山诗文集》为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康熙六十年(1721)刻本,白口、单鱼尾。前有闽人郑晃、王登瀛序。据笔者所见有以下几种: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写本,封面题“中山诗文集□全”,年代不详。内容与复旦本总体无异,唯尾页多一钤印“昌平坂学问所”[18]。

冲绳县立图书馆藏咸丰六年(1856)刻本,封面题“中山诗文”,右下方署“经德堂”。在郑晃、王登瀛二序后有雍正三年永平昌黎人任五伦所作序及跋各一篇。该咸丰本为程顺则六世孙程德裕赴闽所刻,跋文后有程德裕《中山诗文集重镌序》[19]。

《中山诗文集》是收录诗人作品最多的琉球汉诗总集,也是琉球诗集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诗集。其中收录了曾益《执圭堂诗草》,蔡铎《观光堂游草》,程顺则《雪堂纪荣诗》《雪堂燕游草》《雪堂杂组》,周新命《翠云楼诗笺》。其中,《雪堂燕游草》与前述《雪堂燕游草》内容一致,只是未曾附录《琉球考》;《中山诗文集》所收《翠云楼诗笺》与前文所述周新命《翠云楼诗笺小启》相比照,没有“小启”部分。此二种不再赘述。其余几部作品存世者则只能见于《中山诗文集》,兹略加评述。

12.1 曾益《执圭堂诗草》

曾益(1645-1705),和名砂边亲方、初名永泰,后改为益,又于康熙三十一年避中山王世孙讳,更名夔,字子谦、号虞臣[1]390-395。王登瀛对其颇为激赏:“予谈经驿楼,得交蔡君声亭、鲁(按:当为“曾”之讹字)君虞臣,程君宠文诸君,深知中山人文之盛。”[18]可知蔡铎、曾益、程顺则三人当为琉球文士之翘楚,声名已经远播中原。

《执圭堂诗草》收录诗作十四首,皆为贡使途中的纪行写景诗。后有闽人陈元辅所作跋,称其“虞臣历齐鲁燕赵吴越之区,见闻既广,落笔惊人,固其宜也。”[18]

12.2 蔡铎《观光堂游草》

蔡铎(1644-1724),和名志多伯亲方,童名思德、字天将、号声亭。曾参与《历代宝案》《中山世谱》之编纂,官至紫金大夫[1]933-935。《观光堂游草》前有陈元辅序,序中提到戊辰年(康熙二十七年),蔡铎以正议大夫身份奉贡来闽,与其相识。陈序称蔡铎之诗“缠绵愷恻,一往情深,经营惨淡,出以风雅,殆兼之矣。”[18]《观光堂游草》录诗三十首,内容题材与《雪堂燕游草》《执圭堂诗草》相类,多为羁旅流连之诗。

12.3 程顺则《雪堂纪荣诗》《雪堂杂组》

《雪堂纪荣诗》,前有蔡铎序,陈元辅跋。该诗集缘起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七月初八日,自王世子特赐凤尾蕉一株。”[1]549凤尾蕉即俗称之铁树。程顺则膺此殊荣,将凤尾蕉供于自己的“雪堂”,并开宴宾客。一时文人聚集,为之赋诗纪荣。共计17首。《雪堂纪荣诗》反映了琉球文人之间的酬唱、雅集盛况。在琉球汉诗的存世作品中尚属罕见。

13 结论

日本馆藏琉球汉文文献是目前琉球文学研究的主要影印所自。明清时期封贡体系的稳固促进了中琉文化交往,琉球人的个人诗文创作在清代可谓空前鼎盛。日本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为琉球汉文学研究提供了文献支撑。但无论是其馆藏情况还是文献特征,目前国内可以依据的材料显然并不完善。因此,加强与日方的全面合作对于国内琉球学研究甚为迫切与重要。

参考文献:

[ 1 ] 那霸市企划部市史编集室.久米村系家谱[M].那霸:那霸市史编集委员会,1980.

[ 2 ] 蔡肇功.寒窗纪事[M]//高津孝,陈捷.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5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3-36.

[ 3 ] 程顺则.雪堂燕游草[M]//高津孝,陈捷.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5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39-125.

[ 4 ] 程顺则.雪堂燕游草[M].刻本,京兆:濑尾源兵卫,1714(日本正德四年).

[ 5 ] 周新命.翠云搂诗笺小启[M]//高津孝,陈捷.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5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33-134.

[ 6 ] 钱志熙.蔡文溥与《四本堂诗文集》:一位古琉球国诗人的汉诗文创作[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2):31-38.

[ 7 ] 蔡文溥.四本堂诗文集[M]//高津孝,陈捷.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5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73-176.

[ 8 ] 杨文凤.四知堂诗文稿[M]//高津孝,陈捷.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5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97-298.

[ 9 ] 杨文凤、石冢崔高.琉馆笔谭[M].写本,石冢崔高,1803(清嘉庆八年).

[10] 蔡大鼎.漏刻楼集[M]//高津孝,陈捷.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7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3-24.

[11] 蔡大鼎.钦思堂诗文集[M]//高津孝,陈捷.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7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15-436.

[12] 蔡大鼎.续钦思堂集[M].刻本,福州:蔡大鼎,1876(清光绪三年).

[13] 蔡大鼎.闽山游草[M]//高津孝,陈捷.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8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1-22.

[14] 蔡大鼎.北上杂记[M]//高津孝,陈捷.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29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15] 郑元伟.东游草[M]//高津孝,陈捷.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30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55.

[16] 嵇璜.钦定续文献通考[M]//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330.

[17] 孙衣言,阮宣诏.琉球诗课[M]//高津孝,陈捷.琉球王国汉文文献集成第31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317.

[18] 程顺则.中山诗文集[M].写本,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

[19] 程顺则.中山诗文集[M].刻本,福州:程德裕,1856(清咸丰六年).

张明明 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2。

(收稿日期:2016-05-08 编校:马晴)

猜你喜欢
琉球
“万国津梁”琉球变身记
琉球教育研究中的“官生”研究
中国琉球方言研究现状
中国琉球语研究现状
琉球史话五百年
地图上的这个地方,不应叫“冲绳”而是叫琉球
琉球王国
悲愤琉球
明代琉球王国与东亚国家的交往及其生存空间
琉球是怎样陷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