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成果
在与中国有关的其他重大问题上,G20杭州峰会取得很大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取得新进展。
推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事关中国重大利益,也是中国负责任大国地位的体现。在G20杭州峰会上,中国作为主席国力推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杭州峰会承诺,将继续推进IMF份额和治理改革,致力于在2017年年会前完成第15次份额总检查,并形成新的份额公式;份额调整应提高有活力经济体的份额占比,以反映其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地位,因此可能的结果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份额占比整体提高;公报承诺保护最贫困国家的发言权及代表性。G20支持世界银行按照达成一致的路线图、时间表及原则实施股份审议,目标是逐渐实现平等投票权。
杭州峰会核准了《二十国集团迈向更稳定、更有韧性的国际金融架构的议程》,承诺继续改善关于资本流动的分析、监测和对资本流动过度波动带来风险的管理,要求IMF在2016年底前完成关于应对资本流动的国别经验和新问题的审议。
杭州峰会公报要求所有尚未承诺采纳税收情报自动交换标准的相关国家(包括所有金融中心和辖区)尽快作出承诺,最迟在2018年前实施自动情报交换标准,签署并批准多边税收行政互助公约。
二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防范负面溢出效应。
当前,各主要经济体复苏进程不一,导致货币政策不同步,引发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受到影响。
为降低负面溢出效应,各主要经济体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十分必要。杭州峰会公报提出,汇率过度波动和无序调整会影响经济金融稳定,G20成员有关部门将就外汇市场密切沟通,并承诺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钉住汇率;G20成员将仔细制定、清晰沟通在宏观经济和结构性改革方面的政策措施,以减少政策的不确定性,将负面溢出效应降至最低,并增加透明度。
三是推动解决产能过剩。
中国不避讳自身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勇担大国责任,在全球层面积极应对并取得进展。在9月4日发布的《中美元首杭州会晤中方成果清单》中,中美双方认识到,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市场需求低迷使得包括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在内的结构性问题更加严重,政府或政府支持的机构提供的补贴和其他类型的支持可能导致市场扭曲和造成全球产能过剩问题。
G20杭州峰会公报强调,钢铁和其他行业的产能过剩是全球性问题,需要集体应对。G20提议组建一个关于钢铁产能过剩的全球论坛,以加强信息分享与合作。该论坛由OECD提供协助,G20成员和感兴趣的OECD成员积极参加,论坛进展报告将于2017年向G20相关部长提交。
四是加强反腐败合作,净化经济发展环境。
在中国的大力推动下,杭州峰会决定加强G20反腐败国际合作,核准了《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追逃追赃高级原则》,并欢迎中国关于在华设立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的倡议。G20呼吁相关成员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并致力于有效落实该公约和其他可适用的国际条约中关于引渡、刑事司法协助和资产追回的规定。杭州峰会核准了《2017~2018年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行动计划》,以改善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廉洁和透明度,并通过实际行动落实G20在反腐败领域零容忍、在内部反腐机制上零漏洞和在反腐行动上零障碍的立场。G20杭州峰会要求反腐败工作组在2016年底前制定针对上述行动计划的落实方案。
此外,G20杭州峰会还在主权债问题、绿色金融、气候变化和能源治理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
(摘自《瞭望新闻周刊》2016年第37期 张茂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