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超
教学源于生活,也必须体现在生活中,数学与生活的有效对接,能使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的再次学习,用学到的数学反应在现实生活中,消除学生在接触数学时的陌生感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育中以儿童需求为出发点是一种应然选择。要满足的儿童个性化的发展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先学后教”,“因学定教”等教学模式的变革,数学教学呼唤儿童立场回归的应然选择,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应怎样渗透数学思想,以儿童为主体的数学课堂。
一、生活本源的对接,儿童生活的回归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必经过程。教师在进行数学的教学时要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效对接。以苏教板课本中小学的加减法为例:小明的妈妈去超市买水果,价格是10.5元,她付给了店家20元,那么应该找回多少元?在课堂的教学方式中,老师通常会将所求的问题用单纯的数学问题来进行解决,即20-10.5=9.5(元)。顾客的常用思维:再拿出5角,与20元一起递给店家,店家找出10元钱整钱,在这种思维中,问题转变为20.5-10.5=10(元)。但在店家的视角上,通常策略是先找出5角,再拿出5元,最后拿出4元,用“减法作业”的方式将问题解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合,使其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与数学近距离接触,发展其思维理解的能力。数学与生活有过很多接轨之处,只要教师能够根据具体联系进行相关的教学,儿童学习起来便会简单得多。
二、素材精心的选择,儿童视角的回归
在数学文化里有种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因此数学的理论知识中常有规律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尽量选择规律性较强的素材,让儿童便于思考和掌握。此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教学的实际与需要出发,认真负责得对教材进行研读,把握教材的真实本质,对素材进顺精心选择,挑选出最适合儿童的灵活性教材。以苏教版数学三年轻上册的七巧板拼图游戏为例,其游戏规则为:在对七巧板进行拼排的时候,所有的组建必须要使用到,并且只能用7个组件进行排列;七个组件允许组边相接,但不能重叠,因此,最后不管排成何种图形,其总面积都要相等。七巧板拼图有三种玩法,其一是见影排形,其二是依图成形,其三是自创图形。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后,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想象,对拼图进行随意拼玩,让学生玩出自己的特色,学出自己的乐趣。
三、时空的探索构建,儿童天性的回归
当下,有些教师只是将数学的概念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讲授,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这种简单而功利的教学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数学教育,不仅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受到限制,还会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处加大。关注儿童需求,必须让学生充分经历从生活现实向数学运用的现实过程。例如:“7的乘法口诀”,教师可以根据七个小矮人、七个葫芦娃、一周七天、七星瓢虫以及音乐的七个音符等有关数字“7”的联系与生活实际进行联想,随后提出一些与生活有关的7的信息,彩虹有七种颜色、北斗七星以及神话故事中的七仙女等,将数学与生活有效进行结合,能完善学生的知识面与思维视野,使之成为完善的生活图景,让儿童的天性得以回归。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联系生活的实际,让他们在独立中试一试、想一想,才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考能力。这种自由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并突破数学教学模式的限制,大胆在生活与想象的空间中尽情探索,给予学生理论知识外的更重要的能力。
四、游戏活动的设置,儿童本能的回归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对游戏的正确引导不仅能使儿童体会到游戏的欢乐,更能使其在游戏后获得相关的知识,并懂得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运用,做到有效的学以致用。教师可以时常性抛出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问题,通过设置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儿童本能回归数学教育,比如,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总是出现难以理解除数与被除数哪种不能为0的情况,但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班上的小A同学准备请小b、小c、小d吃西瓜,他拿出3个大的盘子,但是里面一块西瓜也没有,那么请问每位小朋友能够平均吃到几块西瓜?”学生会说“0个”,“如何列式?”“0÷3=0”。“但接着他又拿出了10个盘子,里面还是一块西瓜也没有,他的朋友现在应该能够吃到西瓜了吧?”“不能,0÷10=0,每个盘子里都是0个。”“但小A的朋友见他太小气了,就把他的盘子拿走了,小A最后才拿出3块西瓜,但是朋友走了,盘子也没有了,他还能分出西瓜吗?他还能够列出3÷0的式子吗?”“不能,西瓜是除数,小朋友是被除数。”游戏是所有儿童的天性,趣味性的游戏能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相应的游戏活动,能实现游戏与教学相融合的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