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庆
时下正热议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已进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也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确非常缺乏工匠精神。这里的工匠精神应当是一个广义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他指的是工作者对作品精益求精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对服务业等来说也同样是需要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工匠精神,这是提升竞争实力的基础。然而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思。
什么是工匠精神?通常把它解释为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敬业乐业的工作态度。然而精神只是人的认知的结果,一个人呈现出什么精神,和他的认知风格及认知水平密切相关。工匠精神的形成,需要的是一种基于物品的认知风格,以及对物品制作的兴趣。真正的工匠,他们可能不具备在纯粹符号层面理解复杂公式和原理的兴趣与能力,但他们对世界上的各种物品有着极大的兴趣,对物品之间的细微差异有着极大的辨识能力,能够在与物品的直接接触中凭借经验产生出奇妙的构想并制作出新的物品。只有在这种认知风格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对我国来说其实一点也不陌生,它渊远流长,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工匠史的国家,无数技艺精湛的工匠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令世界惊叹的杰作,如四大发明、秦始皇兵马俑等等。有些作品至今还是世界之谜。那么,我国的工匠精神是如何逐渐丢失,甚至到了今天几乎殆尽的程度的?其原因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第一个原因是对西方科学文化的片面理解。这是认知的原因。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西方眼花缭乱的工业成就,使国人睁开了重新审视世界的眼睛。然而当我们在积极引进西方工业成就的同时,往往把这些成就简单地归结为西方自然科学的进步,却没有看到他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即技术。科学与技术本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在技术的支撑下,科学才可能真正造福于人类,就是科学研究本身也需要技术支持。但在这对关系中我们往往忘了后者。而技术中,也是既有理论的成分,也有工匠的成分,技术绝非科学简单应用的结果;技术中如果完全排除工匠因素,把产品的质量完全系于机器设备,那么这种工业就只能生产出常规水平的产品。我国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比如许多制造企业竟然宣称:职校生的专业能力是完全不重要的,他们只要听话、能吃苦就行!德国如果也是这样看待技术工人的素质,那么他们就完全没有必要采取双元制模式。
对西方科学文化的这种片面理解,直接导致了我国科学主义的教育模式,从而在教育层面导致了工匠精神的逐渐丧失。这种科学主义的教育模式表现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科学课程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而且科学课程的教学,也往往只重公式演算,而不重实验操作和技术应用。伴随儿童成长过程的几乎全是文字、公式,他们极少有机会从事制作活动。这种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对具体物品兴趣的缺失,并阻碍了他们基于物品的认知能力的发育。他们的认知能力被牢牢地圈定在了与现实世界相割裂的文字和公式中。
第二个原因是企业运行模式。这是机制的原因。经过多次经融危机的冲击后,发达国家重新意识到了制造业的重要性;而通过对制造业发达国家的分析,人们重新意识到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我国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呼吁也正是基于这一大背景。然而在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上,我们似乎正在缘木求鱼。因为许多批评把问题的原因指向工匠,似乎是因为技术工人们缺乏工匠精神,才导致了我们产品质量的低下。这种批评对技术工人们来说是不公平的!
要知道今天的工匠已完全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工匠。过去的工匠往往是独立业主,他们自己生产产品,同时也由自己拥有产品所带来的收益。这种生产模式容易激发工匠们的工匠精神,因为这是其立业之本。而今天的工匠只是企业的雇员,工匠精神能否形成,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有支持工匠精神的环境。比如,企业是否确立了追求高质量产品的战略?企业是否给具备精湛技能与精益求精精神的工匠提供了相匹配的劳动报酬?企业是否为技术工人提高技能水平、养成工匠精神提供了培训条件等等?当我们提出这一系列问题时,对多数企业来说其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们的许多企业还在执行低价格、低质量战略;他们宁愿因产品质量低造成许多损失,也不愿意通过提高员工待遇来降低这些损失;多数企业只关心招聘和使用什么样的人,而不关心如何培养人,内部根本没有建立技术工人技能获取与精神养成的培训体系。在这样一种企业运行模式中,工匠精神怎么可能养成?
因此,工匠精神的恢复必须从多个维度出发,设计综合的社会策略。
责任编辑 殷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