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文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144-0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标准。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有了较大的改变,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平台上,利用网络环境进行的教学。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是未来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需要。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加大了信息技术硬件设施投入,建立校园网并接入因特网,那么网络环境下怎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最大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把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堂建构成高效和谐的课堂,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焕发上强大的生命力,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当前学校硬件设施条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利用计算机网络,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学校机房,都可以组建成一个小型局域网,在教学中,我通常把教师机设置成服务器,学生机设置成客户端,在都师机上安装IIS,这样就可以建立自己的教学站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写出导学案,发布到教学网站上,并把登录教学网站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登录教学网站去学习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及要完成的任务,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在服务器上建立FTP服务站点,FTP的主要作用是实现文件的下载与上传,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实践性比较强的科目,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利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在练习的过程中就会需要用到大量的素材,一节课时间有限,让学习自己去收集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准备好,放入FTP服务器站点中,教给学习进入FTP站点的方法,自己去下载,然后根据学习任务去完成相应的操作练习。
建立共享文件夹,交流与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信息技术老师努力的一个方向,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中,利用共享文件夹实现资源共享为互动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教学中需要教会学生打造和使用共享文件夹,把自己的作品、资源、课堂练习成果等放入共享文件夹供其它同学浏览,并提出修改建议,相互取长补短,教师也可以通过共享文件夹把学生优秀及失败的作品分别展示给学生,分析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通过这种互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二、利用网络电子教室分小组、分层次教学
现在的教学班,学生人数一般比较多,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为了让学生能共同提高,获取更多的知识,在网络课堂环境下,教师通过网络教室软件平台,我们学校使用的是极域电子教室,对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合作学习,分组的原则是好中差搭配,并从中选出小组中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当组长,让其在协助教师教学的同时,指导其他同学的操作,从而带动全组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能合理的把握课程进度、快慢和难易程度。
利用网络电子教室,很容易实现分层辅导式教学,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可通过电子举手提问要求老师进行个别化辅导,教师也可通过与学生在线对话或直接遥控某个学生的屏幕来帮助学生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提问的学生和教师参与进来,其它的学生则独立学习。教师还可根据小组的不同情况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小组进行分层教学。当教师与一组有需求的学生交流时,这一部分学生会认真地参与;而另一些小组则可开展组内的学习活动。
三、计算机网络环境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网络能够传递和演示声音、图形、视频、动画、文字等多媒体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具有形象、生动和直观的特点,便于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会利用网络向学生演示各种信息的加工操作过程,它们可以是多媒体课件,也可以是来自校园网因特网上的教学信息,还可以是某个知识点的动画及操作演示。例如,我在教学“电子表格”相关内容时,首先进行一系列的演示活动,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学生操作熟练后分别叫不同层次的同学来演示,让其它同学指出做的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最后个别指导。除此之外,我还充分利用有关教学光盘、学习软件等进行演示操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是指我们将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设计成一系列的“学习实践”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来调动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拓展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在设计任务时,会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难易适中,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学生完成任务时,可以把电子教室小组讨论的窗口打开,提供交流平台,相互交流,但要独立完成,不亲自体会操作过程,就很容易忘记,动手操作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3.主题探究法。主题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主动获取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升信息素养。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处理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加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并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比如,学生学完WORD的基础操作时,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主题,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个电子报刊的制作,小组成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资料收集整理、版面设计、具体制作等任务都要分配给每一个组员去完成,最后共同完善本小组的作品。主题探究法重视学生的独立发现和体验,突出在研究中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