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雷
读《论语》时大家会发现“君子”一词出现的频率较高,不知是否有“好事者”有意数之。
那么问题来了:《论语》中的“君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回答这个问题,想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往今来,不论是文人雅士,还是乡野小民,皆有己见,君子“面目”自是不同。你可以概况提炼,也可以实例解读;无论是归纳推理,还是具体论证,都会让你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君子”的感觉。细细品来,各个“君子”虽有小不同,却无大异;一言蔽之,君子就是道德修养高尚的楷模和典范。
为什么《论语》中出现那么多“不一样”的君子呢?因为孔子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特的学生个体,解答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疑惑;人不同,事不同,问不同,答不同。于是《论语》中“君子”就以不同的面目登场了。这好比一座大楼,不同角度,不同主体,看到的自然迥异,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也。
一物千面源自主观认识的差异,孔子高明在善于因材施教,灵活在知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论语》中“君子”呈现了多彩之姿,展现出了别样之美。
那么多“孔子”能干什么呢?朱熹“半部《论语》治天下”不是夸大其辞,且不说其中的伦理仪制对社会规范的积极作用,但就君子之风的渐染足以修身、齐家、谐众,无形之中施以良善的教化,无声的引领作用自不可小觑。儒家力倡仁治,践行仁政,君子典范的“正能量”与影响力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君子身正为范,“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人们信之,仰之,也就赋予了君子政治之外的权力:他教化黄发垂髫,规矩凡夫俗子;他评判是非,和顺抵牾;他上呈其忧,下致其乐……
《论语》中既有“达则兼济天下”之君子,亦不乏“穷则独善其身”之君子,他们行为举止正是君子的最好注脚。有“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有“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的子路,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曾皙……
君子之德与小人之对比之中更是淋漓展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邢,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凡此种种,君子小人不言自明,君子不是高不可攀之标,有时不做小人,不为小人之事亦是君子。
西周社会所推崇的君子,常常是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体现;《论语》所推崇的君子,则倾向于一种道德品质与学问才干的彰显,是具有浓厚的道德评价意义的君子。“君子”不再是上层社会阶层的标签,不再是贵族阶级的专有,而是以道德修养水平论断。
孔子并没有把君子形象“高大上”化,更没有神化。《论语》中的君子是具体的、鲜活的、接地气的,是可以“复制”的,甚至可以说“君子”就在我们身边。通俗地讲,只要你能循“君子”之规,蹈“君子”之规,皆可做好人,成君子。不论是成人之美,还是补己之短;不论是修己身,齐自家,治其国,还是平天下,无大无小,无贵无贱,“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成君子何难之有?其实成君子是一件简单的事,只要愿意,你我皆能,或许无意之中你也成了“君子”。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当你生发想成为君子的那一个念头时,你就是一位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