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写真文

2016-11-14 20:32赵芬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

赵芬

[摘 要]真文就是“我笔写我心”,就是“写真情实感”的作文,就是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教学中想培养学生写真文,教师就要传授写真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践。

[关键词]培养 小学生 写真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08

“真情实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根据要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写真文。

一、传授写真文的方法

第一步在选材上,把学生引向写真,让他们充分占有材料;第二步在写法上,引导学生怎样写真。

1. 在选材上要训练学生选择典型、新颖、独特的材料

(1)同一题目,不同内容的比较。同一题目的作文,可以写出丰富多彩的内容来。秋季是菊的世界,如果以《菊花》为题让学生写作,那么学生一定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菊花。有的学生着重描写菊花的颜色,如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白的似雪;有的学生会着重描写菊花的形状,如有的像鸡冠,高低不平,红中透粉;有的像喷泉,头顶伞状花冠……这样择其优秀作文,对选材角度进行评析,引导学生欣赏异曲同工之妙。这既开阔学生的写作思路,又启迪学生以新的方式去感受生活。

(2)同一内容,不同角度的审视。同一内容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可确立不同的中心,写作重点也不尽相同。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就是让学生变换角度看同题,另立中心。力求学生的作文避开人云亦云的俗套,写出立意新颖的作文。

2.在写法上要训练学生“围绕中心写实写好”

(1)确立中心,选择材料——写作前进行宏观调控。写作前让学生充分占有材料,在生活真实事件的基础上进行立意,然后考虑怎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

(2)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注重写作后的指导与讲评。对学生的习作,要认真加以总结,优秀的作文要总结它们的成功之处,较差的作文要分析其原因,指出错误,讲评时优劣作文要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

一个初写者,要写好作文,必须做一个有心人,抓住“第一视觉”观察到的生活现象,并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理清其中蕴含的思想意义,找到其中的内在原因,找出其中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对生活的观察需要用心去感悟,作文才有可能成功。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呢?

叶圣陶先生说过:“预备写作,大概要训练一副明澈的眼光,种种事物在我们周围排列着、发生着,对他们怎样看法,要眼光;怎样把它们支配运作,要眼光。”这“眼光”指的是观察中的发现。例如,有学生在观察“霜”时这样写道:“一大早,天特别冷,霜特别厚,我看到房子白了,地上白了,树上白了,枯草白了,我在地上拿了几根带霜的枯草仔细观察,发现它是细粉粉儿,不像雪是一朵朵的,我一摸好冰啊!我一尝好凉呀!等我再仔细看霜时,地上已经湿漉漉了,原来霜已经化成了水。”这学生仅仅是对生活表象的描摹,却没有在观察的基础上去发现。假如这个学生在描写霜的过程中再去发现,产生联想,由霜的短暂联想到人生的短暂。如果有这一发现,即使运用语言粗糙一点,也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

任何事物如果光从外表着手,不注重内在实质的把握是无法把文章写好的,这就需要学生真心地去感悟所要描写的对象,从普通的事物中看出其中的内涵。

三、丰富写真的源泉

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实学生的生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需要素材,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解决习作素材的来源问题,使学生有东西可写。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开拓课外习作练习的渠道。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内各项活动,还应把学生带出校园,到工厂、到农村、到大自然中去。例如到庄稼园拔草,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农民伯伯的辛苦。学生有了切身的感受,就会写出自己的“深知”,就不至于停留在别人的“现成”结论和“浮泛”的认识上。让学生通过劳动、参观、访问等活动,使他们从活动中获得独特的真情实感。这样学生就可以不断地获取写作的“源头活水”,获取“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写作素材。

2.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学生从自身生活中获得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大力引导学生多读书、看报,做到多读、细看、勤记,学生从中积累丰富的材料。这样一来,就会有一种倾诉的欲望,就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也就不会出现胡编乱写、假冒抄袭的现象。

因此,在培养小学生写真文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搜集生活中的材料。让学生留心生活,储蓄写作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少写命题作文,给学生表达的空间;让学生多写日记、随笔,让写作成为学生私人的事情,这样才能达到写真文的要求。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