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朋, 陈玉保, 肖庆超, 张无敌, 尹 芳, 赵兴玲, 杨顺平, 高燕妮, 郝亚杰, 王昌梅, 杨 红
(1.云南师范大学 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2.云南鑫田环境分析测试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柚子皮发酵产沼气潜力的试验研究
张少朋1, 陈玉保1, 肖庆超2, 张无敌1, 尹芳1, 赵兴玲1, 杨顺平1, 高燕妮1, 郝亚杰1, 王昌梅1, 杨红1
(1.云南师范大学 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650500; 2.云南鑫田环境分析测试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650000)
文章以柚子皮为原料,在中温(30℃±1℃)条件下进行批量式沼气发酵试验,发酵时间为38 d,结果表明,柚子皮产气潜力分别为647 mL·g-1TS和690 mL·g-1VS,是一种较好的沼气发酵原料,为柚子皮提供了新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柚子皮; 厌氧发酵; 沼气; 产气潜力
柚子,又名文旦、香栾、朱栾、内紫等,是芸香科植物柚的成熟果实。柚子果心实但松软,果肉呈白色、粉红或鲜红色,隔分成瓣,瓣间易分离,味酸可口,但有时略带苦味。柚子单重常达1 kg以上,皮厚耐藏,在自然状况下可以存放数月之久而不失香味。
柚子原产于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我国栽培柚子树的历史悠久,夏书《禹贡》中曾有记载。方岩雄[3]等的研究表明:通过对柚子皮的综合提取,最终可以制得果胶、柚皮黄色素和柚皮精油。但目前以柚子皮作为沼气发酵原料的实验和案例尚未见报道。为此,文章以柚子皮作为沼气发酵原料进行实验研究,为柚子皮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合理的途径。
1.1材料
发酵原料为柚子皮,经测定TS(总固体含量) 为20.58%,VS(挥发性固体含量) 为93.80%。
接种物为实验室长期驯化的厌氧发酵活化污泥,经测定TS为16.24%,VS 为58.32%, pH值为7.0。
1.2试验装置
采用实验室自制的容积为500 mL 的批量式发酵装置,装置示意图如图1 所示。
1.温控仪; 2.交流接触器; 3.水槽; 4.电热管; 5.热电偶; 6.循环水泵; 7.发酵瓶; 8.取样口; 9.玻璃三通; 10.集气瓶; 11.计量瓶图1 试验装置
1.3方法
1.3.1原料预处理
将柚子皮表面的杂物、污物清除后切碎成小于2 cm的小段,以便充分与接种物混合均匀。
1.3.2试验设计。
发酵模式采取批量式中温厌氧发酵(温度设为30℃±1℃)。试验分别设置一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每组分别设3个平行。为保证试验的一致性,进行单瓶配料,料液的配比如下。试验组: 120 mL 的接种物,22 g 的柚子皮,加水至400 mL; 对照组: 120 mL 的接种物,加水至400 mL。
1.3.3测试项目
(1)产气量测定:采用排水集气法测定[4],实验启动以后,每天定时记录各组的产气量,并计算各平行组的平均值,以此来表征发酵过程每天的产气量。
(2)甲烷含量测定:采用火焰颜色比色卡法[5],根据点燃时火焰的颜色估计沼气中甲烷的含量。
(3)TS(总固体含量) 测定:将样品在105℃±2℃下烘至恒重,计算样品除水分后干物质的质量分数[6]。
式中:W0取为样品重量,g;W1为样品烘干至恒重后的重量g。
(4)VS(挥发性固体含量) 测定:将TS测定后恒重的总固体在550℃±20℃下烧至恒重,计算挥发性物质的质量分数[6]。
式中:W2为灰分重量,g。
(5)pH值的测定:采用5.7 ~8.5 的精密pH 试纸测定pH值。
2.1发酵前后发酵液的TS,VS及pH值变化
实验共进行了38 d,实验前后发酵料液的TS,VS及pH值变化见表1。
表1 实验前后发酵料液的TS,VS和pH值 (%)
从表1可以看出,发酵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TS和VS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说明在厌氧发酵过程中,原料被不同程度的利用。发酵前后pH值有所降低,但都维持在沼气发酵较佳范围内。通过计算可知,试验组TS降解率为24.35%,VS降解率为19.24%,而对照组发酵前后的TS和VS降解率较小,TS降解率仅为8.01%,VS降解率为5.67%,与实际试验产气规律是相符合的,对照组几乎不产气。原料的TS和VS降解率都高于对照组,这与产气量的规律是相符的。
2.2产气情况分析
2.2.1日产气量
试验启动后,每天定时记录产气情况,通过计算分析柚子皮厌氧发酵产沼气时间与日产气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日产气量曲线图
由图2可知,柚子皮发酵实验启动较快,第2 d就达到了日产气的高峰,为220 mL,但点燃气体,完全没有火焰,这是因为刚开始柚子皮被水解产生大量的CO2;第3 d和第4 d,产气量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点燃气体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且不能连续燃烧,由火焰燃烧颜色分析可知,此时的甲烷的含量较低(40%左右),说明此时产甲烷细菌不占主导作用或原料水解不充分,底物较少;第5 d~10 d,产气量呈上升趋势,第10 d再次出现产气高峰,为180 mL,这段发酵时期,点燃气体,火焰呈蓝色或黄色略带蓝色,且能连续燃烧,从沼气燃烧颜色可判断甲烷的含量在60%~70%,说明此阶段产甲烷细菌占主导作用,能迅速的利用水解的小分子,并将其转化为甲烷。第11 d~29 d,产气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波动,但起伏不大,期间从沼气燃烧颜色可以判断甲烷的含量为55%左右。第30 d~38 d,虽然每天可以产少量气体,但均不能持续燃烧,甲烷含量较低,说明此时底物基本消耗殆尽,反应终止,试验完成。综上分析,柚子皮厌氧发酵产气曲线符合沼气发酵产气的一般规律:实验开始时产气较少,随后逐渐增加,达到产气高峰后,又逐渐下降。
2.2.2产气速率
试验的累积产气量见表2。
表2 柚子皮累积产气量
由表2可以看出,在整个柚子皮的发酵过程中,第5 d~10 d产气量增加较快,累积产气量达到1880 mL。第10 d~15 d和15 d~20 d产气量的增加幅度相差不大。而25 d~30 d和30 d~38 d增加的幅度不明显。由上述规律可知,柚子皮发酵产沼气主要集中在前25 d,最快的产气阶段集中在5 d~10 d。
图3 产气速率
对柚子皮整个发酵过程产气速率变化进行分析可知(见图3):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产气速率是先增加,后趋于平缓。在发酵的前30 d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第5 d~20 d曲线最为陡峭。到第25 d时已达到总产气量2930 mL的86%。
2.3产气潜力分析
结合图2和图3对柚子皮厌氧发酵的产气潜力进行统计分析。
表3 柚子皮厌氧发酵的产气潜力
为了更全面的评价柚子皮的产气潜力,对以下常见的几种水果皮的发酵时间及TS产气潜力做了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水果皮的产气潜力
由表4可以看出,由于各种水果皮富含大量的淀粉和糖类,所以TS的产气潜力普遍较高。对于柚子皮,发酵时间为38 d,与其他各种原料相比,发酵时间相对较长,但差距并不是很明显,仅低于哈密瓜皮和西瓜皮,且和葡萄皮的发酵时间接近;TS的产气潜力仅高于菠萝皮,且和西瓜皮的产气潜力接近,除了葡萄皮,柚子皮和其他果皮的TS产气潜力相差无几,表明柚子皮的产气潜力较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沼气发酵原料。
(1)以柚子皮作为原料,在30℃下进行批量式厌氧发酵试验,发酵时间为38 d,产气启动较快,且主要集中在前25 d,到第25 d时累积的产气量已达到总产气量的86%。
(2)柚子皮是一种良好的发酵原料,整个发酵过程共产气2930 mL,发酵前后pH值变化不大,维持在沼气发酵的较佳范围内。经过计算,柚子皮的日平均产气量为77 mL,原料产气率为133 mL·g-1,TS产气潜力为647 mL·g-1,VS产气潜力为690 mL·g-1。该试验结果为柚子皮的后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提供了新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1]张 怡.福建特产柚子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
[2]齐继成.保健果品—柚子[J].保健食品与健康,2006(2) :44-45.
[3]方岩雄,张 昆,黎文坚,等.袖子果皮的综合利用[J]. 科研开发,1996(10) :34-35.
[4]刘荣厚,郝元元,武丽娟.温度条件对猪粪厌氧发酵沼气产气特性的影[J].可再生能源, 2006(5):32-35.
[5]江蕴华,余晓华.利用火焰颜色判断沼气中甲烷含量[J].中国沼气,1983(3):28.
[6]张无敌,宋洪川,尹 芳,等.沼气发酵与综合利用[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7]高燕妮,陈玉保,张无敌,等.哈密瓜皮发酵产沼气潜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7):9499-9500,9505.
[8]李永波,郭德芳,张建鸿,等.西番莲果皮发酵产沼气潜力的实验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33(3):12-16.
[9]陈丽琼,尹 芳,官会林,等.西瓜皮发酵产沼气潜力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5,25(4):75-78.
[10] 朱海春,刘士清,尹 芳,等.香蕉皮沼气发酵的实验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7,27(8):74-79.
[11] 柳 静,张无敌,尹 芳,等.葡萄皮渣的沼气发酵潜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8(22) :11939-11940,11963.
[12] 查国君,张无敌,尹 芳,等.菠萝皮发酵产沼气的研究[J].新能源及工艺,2007(1):41-43.
Experimental on Biogas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Pomelo Peel /
ZHANG Shao-peng1, CHEN Yu-bao1, XIAO Qing-chao2, ZHANG Wu-di1, YIN Fang1, ZHAO Xing-ling1, YANG Shun-ping1, GAO Yan-ni1, HAO Ya-jie1, WANG Chang-mei1, YANG Hong1/
(1. School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China; 2. Yunnan Xintian Environmental Analysis and Testing Co Ltd, Kunming 650000,China)
Biogas fermentation of pomelo peel was studied at (30 ℃± 1℃) by batch ferment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as production rate was 647 mL· g-1TS and 690 mL· g-1VS in 38 days of anaerobic fermentation. It was a good raw material for biogas fermentation.
pomelo peel; anaerobic fermentation; methane; biogas production potential
2015-10-14
2015-11-04
项目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66032);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010CD050); 云南省科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2010DH012)
张少朋(1991-),男,河南省巩义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生物质能,E-mail:1543982158@qq.com
陈玉保,E-mail:c20072007@163.com
S216.4
B
1000-1166(2016)05-00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