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外表下的真实人类

2016-11-14 11:56刘佳平
时间线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人人类

刘佳平

正处于白热化发展的智能机器人,却在近日遭到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学家、畅销书作家尤瓦尔·诺亚·哈拉瑞泼来的冷 水。

哈拉瑞在其新书《上帝:明日简史》中预言:人工智能崛起后可能不会毁灭人类,而是接管我们社会的大部分职能,使人类失去生存的目标,让人类变成“无用阶层”,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谁也无法保证会出现什么后果。

诚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能否认的是,在未来,智能机器人很可能为人类带来了个人价值与伦理方面的巨大挑战。

无用的人类

7月28日,据《每日邮报》报道,澳大利亚机器人公司Fastbrick Robotics推出了一款机器人瓦匠Hadrian X,只要2天时间就能建造起一整栋房屋,而且不需要休息。它强大的生产能力促使它成为了建筑工人最为强劲的竞争对手。强生产性机器人的出现将导致一部分基础性作业的工人失去原本稳定的工作,由此对机器人产生深深的敌意。在其他工作场景中,工业化生产解决了一些基础、繁琐的工作,同时也带来了对个人存在价值的重新审视。

“算了,还是我自己来吧!”在职场中,时常听到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对职场小白这样说。这句话背后涵盖着很多问题,核心都可以归结到“对协同效率的担忧”。单纯完成基础性工作已经不再适合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立足,一百多年来在工业革命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流水线,一时间也失去了原本稳固的地位。

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认为,精细的分工可以促进劳动生产力。于是,大多数企业家梦寐以求着将事情细化拆分,让低成本的劳动力也能做。分工的明确以及流水线的顺畅,使得效率和用人成本得到了显而易见的优化。但在今天,这提升似乎变得不那么确定了。

科技的进步将人类从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中解脱了出来,在免除了员工对枯燥无趣或是危险的任务产生抱怨之外,还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使得企业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去争夺更大的市场,而员工也更加注重培养个人技能的不可替代性。这些代替人类工作的机器以各种形态出现在我们身边,除了成型的工业流水线,还有更加智能的扫地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空中机器人,甚至还有隐藏在屏幕后精准回应客户需求的客服机器人等等。目前,科学家的研究使机器人的功能愈发多样化,逐步从工业机器人向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进行转变,而其外观形象也愈加逼 真。

那么,这些酷似人类的机器人是否会完全替代人类呢?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一份研究显示,先进的机器设备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也就必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利有弊,只不过利大于弊,很快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一直是机器人科技研究的先驱,曾研究出猎豹、Atlas等轰动世界的军事机器人。8月13日,在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机器人专场上,MIT机器人实验室主任Daniela Rus表示,相较于担心机器人取代人类,人们更应该担心建造机器人的速度还不够快。在中国,到了2050年就只有20%的人仍处于工作年龄,所以更应该加速机器人的生产制造以弥补劳动力的短缺。因此,她提出一个愿景,期待未来的工厂会有更多的机器人跟工人并肩工作,未来机器人会比现在的更加先进。

但是,机器人毕竟还是有弊端的,若机器人被人类赋予了完全自主的思想,那么世界将会变得不再平衡,而这样的日子也并不遥远。

8月2日,俄罗斯研究人员宣布将在未来一年半的时间里,通过分析、模仿人类大脑工作的方式,研发出一款具有情绪的机器人。该机器人不仅能通过设定好的程序或增强学习技术进行学习,像人类一样思考眼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并跟上这些事情的节奏,还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来实现这些目标,并积极地寻求答案,逐步累积起对人类的信任。

事实证明,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使其具备一定的自主思想。这一旦成为现实,势必会像克隆人的出现一样,给人类带来伦理道德的强烈冲击。

从科幻走进现实

“机器人(Robot)”这个词诞生于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科幻小说《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是从Robota(捷克文,原意为“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演变而来。就像诞生于科幻小说之中一样,人们对机器人充满了幻想。也许正是由于机器人定义的模糊,才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然而,凡事都有节制,对机器人的开发也并非没有限制。

早在1940年,为了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科幻作家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就提出了 “机器人三原则”:

1、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

2、机器人应遵守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违背的命令除外;

3、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与第一条相抵触者除外。

学术界一直将这三原则作为开发机器人的伦理性纲领,但对于伦理的挑战从未中断,尤其是在科幻作品中,由于机器人并非只具备生产性,其社会性导致的危机并不仅限于工作层面,更多的是在伦理层面上,因此机器人的存在对人性的冲突引发了人类的恐慌。虽然科幻世界只是一种想象,但人类社会将可能面临这种现实。

科幻小说《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预告着,机器人的发展会对人类社会产生悲剧性影响。2015年的英美剧《真实的人类》和科幻题材的文学作品一样,真正关注的并非高科技的美好,而是可能引发的危机。

《真实的人类》讲述了合成人被繁忙都市中生活的人类广泛使用,而随着合成人与人类越来越相似,人类的行为受到合成人影响而发生变化的故事。合成人并不像人类一样具有情感和逻辑,它们更像是机器,以执行人类命令为天职。然而,剧中一个家庭关系紧张的郊区家庭为了改变生活方式而购买的二手合成人,竟然是具备自我意识的特殊合成人,并非一味顺从他们的奴隶。他们开始意识到,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会给人类带来的种种便利与危机,和合成人在一起生活会在伦理道德方面产生可怕的、影响深远的后 果。

随着机器人外表的逼真程度不断向人类靠拢,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的不断融合,《真实的人类》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也不无可能成为现实,包括机器人的社会角色,机器人的行为触及法律,人类将机器人作为性爱奴隶或与机器人产生依恋情感,甚至将机器人当作家庭成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那么,人们距离这一天究竟还有多远呢?

过去,即便科技进步迅猛,人们依旧认为机器人的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与人类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对于机器人的智能程度和发展前景也存在质疑。但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智能化本质认识的加深,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已经在机器人的应用上得到了体现,并逐渐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机器人将很有可能获取近乎人类的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

目前,以谷歌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和科学家们正试图以人工智能来弥补机器人在创造和学习方面的不足,并在云计算服务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谷歌的人工智能程序使用了机器学习技术,使电脑可以从数据流当中提取数据,进行抽象处理,翻译文本内容以及易于理解的图片,包括标记色情图片,以及通过面部表情识别情绪等等,从而归纳出有意义的信息。

机器人不仅可以进行人机对话,甚至还可以写小说。

通过一场人机大战,Alpha Go向人们展示了数学的强大力量,而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数学竟也可以与文学走到一起,甚至相互转化,使机器人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7月,根据外媒报道,美国佛蒙特和阿德莱德大学的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们从电子书库“古腾堡计划”中挑选了大约2000部英文小说输入计算机,以人工智能的方式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曲线,结果验证了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著名观点,即每一个小说故事都可以用二维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来,并且这些曲线有许多共同点。

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大量反向分析这些情感曲线,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正向作用于计算机写作,我们或许可以期待机器人在未来能像人类作家一样写出引人入胜的精彩故事。

机器人不仅不必经受人类的生老病死,具备人类难以抗衡的高生产效率,还即将拥有情感和逻辑,实现自主学习,为人类解决问题,甚至创造小说。目前,机器人所涉及的伦理问题还没完全显现,智能机器人好像即将走进人类生活,而人类似乎还没准备好,人机关系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成为热点话题。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机器人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