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撒优林
小心!作家要抢饭碗了
文/撒优林
IP热让越来越多的畅销书翻拍成了影视剧,也让作家这个群体,开始抢起了编剧的饭碗。但是树大招风,作家们也因此饱受了更多的批评与争议。面对这些质疑之声,他们会说些什么?
张嘉佳——最新作品《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对于我来讲,我只对喜欢负责任,那你批评我或者不喜欢我的话,你可以去看你喜欢的东西,这个世界大么大,没有一个人要强求另外一个人的喜好问题,大家也没有谁高谁低,都是经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
郭敬明——最新作品《爵迹》
“不用给我肯定,看完之后如果不喜欢,我们会接受各种各样的批评和意见。(对于负面评价)我个人还好,因为这些年已经习惯得差不多了,但背后上千人的团队真的太辛苦,希望观众能够给《爵迹》一个机会,不要在电影没上映前就给我们扣上很多帽子。”
刘震云——最新作品《我不是潘金莲》
“我也知道所有人都说我是中国最“绕”的人,我自己也承认我可能是中国最“绕”人的人。但是为什么刘震云要“绕”?这是一个问题,那是因为生活本身就特别的“绕”。其实“绕”这个事情不应该是由作家做,应该是由哲学家做。我们现在的社会架构,包括政治架构,就是建立在一个西方哲学家的思想和哲学体系上,就是卡尔·马克思。中国不是“绕”的人太多了,是太少了。”
刘恒——最新作品《我的战争》
“(电影)失败的时候可能原因也很多,我觉得不可能跟自己没有关系,一个电影坏了,我们把责任都推给导演和演员,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要担负起责任,虽然最后大家分享荣誉的时候,有的人分享的多一些,有的人分享的少一些。但是只要电影成了,大家或多或少都可以从这里面得到自己的资源。但是电影失败了之后,每个人都会承担后果。”
辛夷坞——最新作品《致青春2原来你还在这里》
“我从来没期望电影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这是完全不现实的。电影和小说毕竟是不同的载体,受众和表现的形式也有所区别。至少主题、角色的气质会尽量想要贴近自己想要表达的初衷。有时即便是自己创作的作品,时隔多年,自己对人物、故事的走向以及结局也可能发生变化,这是很自然的,我们每个人的观念在一生中都是会慢慢发生改变的。”
南派三叔——最新作品《盗墓笔记》
“先等大家骂完再说吧。不想那么远的事情(创作新作品),有空的时候写几个字还是减压的。”
饶雪漫——最新作品《左耳》
“制片方都希望我作为原著作者,要跟编剧多聊人物、剧情什么的,尽量达到原汁原味。聊到最后,我喉炎都说出来了,却始终看不到满意的本子,真的很绝望,直到后来被赶鸭子上架,自己亲自做起了编剧。我擅长用文字去编织画面,但不代表我懂什么是真正的画面感。如果要打分的话,我给自己打85分吧。”
九夜茴——最新作品《匆匆那年》
“如果一个桥段就能大而全地概括青春,就不会有这么多青春文学作品了。把堕胎写出来,并不代表所有人都经历过,只是希望大家都警惕,不要那么傻。”
明晓溪——最新作品《泡沫之夏》
“很多事情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是不一样的。用这样的做法来做创作,短时间也许能获得一些利益,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实际水平是什么样子,早晚还是会回到那个水平。另外一点是:事情终究是瞒不住的,长时间舆论发酵之后,对作者口碑是不好的,所受负面影响也许比起从中所获得的要更多。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顾漫——代表组《微微一笑很倾城》、《何以笙箫默》
“无论是作为作者还是编剧,我一直认为,为了市场去写作品,是舍本逐末。应该是写自己想写的,然后去吸引观众。不过写小说是自由的,写剧本现在还是要听听各方意见,在能接受的范围内做些调整。加些可爱的配角是我能接受的,但是有些建议我不能接受,比如让男女主角到很晚才结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