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写作也需“供给侧改革”

2016-11-14 03:42孙洪海
辽海散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印数自费供给侧改革

孙洪海

散文写作也需“供给侧改革”

孙洪海

最近,“供给侧改革”这个词在网络上下热起来。这个词是习近平总书记于去年底,针对经济结构性改革而提出的。何谓供给侧改革?即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具体说就是解决国人到境外狂买马桶盖、电饭煲、奶粉等,以及国产粗钢“白菜价”,大量库存卖不动,却大量进口精钢特钢等家国需求问题。

供给侧改革是为需求侧需求而进行的,说到底是供求关系的科学调整。这个经济理论不仅适合经济领域,凡有供需关系的都可应而用之,散文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同样存在供需关系,自然也需“供给侧改革”。

改革开放近40年来,家国变化沧海桑田,让人们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大家便借助散文这个表达真情实感且老少咸宜、妇孺皆会的文体来抒而发之,因而,散文写作如雨后春笋生机蓬勃,一改原来的小圈子莳弄,变为人人写作、人人出书的大众写作。但写作的人多,不代表写作水平的高质量,因而说这个时代是有喜有忧的:喜的是散文创作队伍的发展壮大,忧的是散文的“产能”和“库存”过剩问题。

散文作品的生产,纯属作家作者的个体化写作,不是工业化的机器生产。“产能”过剩问题,是由庞大写作队伍的低端运作导致的。低质量的运作,必然造成作品的“库存”积压。毋庸讳言,产生这种“库存”的原因,出版业的“自费出书”难辞其咎。应该说,是这种举措催生了“滥出书”的后果。“自费出书”项目,驱使好多自我感觉良好的作者跃跃欲试,他们急于把自己的心血变成出版物,以丰富文坛及馈赠亲朋好友。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必然导致作品的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甚至是不分文体的“一锅炖”,即凡是能出版的尽量往里塞,根本不考虑读者兴趣何在。在发行途径上,他们难以“签名售书”,大多是“签名送书”。因印数和价格的关系,好多作者为摊薄成本,印数超于实际需求,结果导致“自费出书”的大量“库存”。这些令人感概和尴尬的现象,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散文质量的不达标。

散文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尽管其写作方式是“我手写我心”,抒一己之情,感个人所感,但不可孤芳自赏,为发表而发表,为出版而出版,无论是单篇发表,还是结集出版,必须要考虑对读者的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这是精神文化产品必然的“担当”。这不可用权宜之计,一定要虑及长远。一向坚持打造品牌理念的初国卿会长,有句高屋建瓴的“提醒”:“要想想十年后谁还能记得住你的文章”!此话可谓言简意赅,赅在“文章千古事”,赅在文章应以质量为要。这应是散文写作“供给侧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众所周知,散文写作没有精确标准。树立精品意识,我们该遵循时代的呼唤,要站在时代前列,像崔永元挑战“转基因”那样,有心系人民的担当;像毛泽东要求的那样,深入生活去“观体研分”;像习近平要求的那样去“身入”“心入”“情入”。从生活琐事的撷取进入生命的真切体验,去探索真知灼见,捕获真情实感。不重复自己,勇于创新。写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使“粗钢”变为“精钢特钢”,解决质量的根本问题,对读者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让作品成为人们渴求的精神食粮,令洛阳纸贵,那时,我们就不会再为“产能”和“库存”担忧。

(作者系辽宁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印数自费供给侧改革
羞于启齿的期刊印数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剪影
武汉启用“医保+商保+自费”一站式即时综合支付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剪影
何必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