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杰
[摘 要]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进入一个高风险的时期,中国面临着大量的社会矛盾问题。同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面临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突出的社会矛盾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现阶段出现大量社会矛盾问题的原因,并对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改革开放;矛盾;特征;分析;
中国现在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这种巨大成就不仅对于中国本身具有巨大的历史性意义,就是对于整个世界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还应当看到的是,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进入一个高风险的时期,中国面临着大量的社会矛盾问题。
同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面临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突出的社会矛盾问题。
一、中国现阶段出现大量社会矛盾问题的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深入人心。民众空前重视现实生活尤其是物质生活,空前重视自身权益的维护。虽然这是一种历史的趋势,但在近期内客观上势必会大量的社会成员对一些有碍于以人为本理念实现的现实阐题提出质疑、形成不满,进而造成某些纠纷和抗争的行为。
第二,中国的社会共同体规模最大,构成要素和面临的变数最多,其中的一个要素和变数如若发生了变化,其他相关的要素和变数都会发生变化,从而造成大量的社会矛盾问题。巨量的事情必然会造成广泛、复杂和突出的种种社会问题。
第三,发展的极不平衡。使得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必然会导致大量社会问题的出现。社会经济领域往往缺乏正常的秩序和规则体系。
第四,政府推动型现代化的两重性。中国现代化建设必然由政府推动,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同时还应看到中国推动型的现代化建设具有两重性。除了积极作用外,还有一定的负面隐患,这就是公权容易扩张、腐败容易形成。这些隐患进而会同民众形成抵触。
正是出于上述主要原因,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问题日益凸显。
二、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特征分析
特殊的时代背景条件,使得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问题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
1.民生需求甚于政治诉求。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围绕着民主化,民众的政治诉求往往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主要问题,由此会产生大量的社会矛盾。改善环境生态、维持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准以及有效妥善地处理好种族纠纷等问题是公众关注的重点事情,这一类问题如若处理不好,则往往成为引发杜会矛盾的根源,甚至会引发这样或那样的社会骚乱。问题多集中在同民众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的部位,如就业难间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社会保障滞后、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等等。一方面是民众对于基础民生问题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却是基础民生问题没有得到更好的改善,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
2.官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中国现阶段官民之间矛盾之所以比较突出,是由中国特定的社会转型背景条件所决定的。民众对于政府存在一种心理和行为的惯性依赖。应当承认,在中国现阶段,民众的法治意识淡薄,作为民众传统心理的一种延续或一种路径依赖,民众自然就会向政府表达大量的甚至是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
3.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两难境地。在一些事关社会成员基本权利保护的政策和发展经济方面表现得比较明显。比如,劳动保护政策的落实同一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有时会出现两难的情形。劳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大势所趋。
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各个阶层理应是互惠互利,社会的各个群体的利益增进应当保持着一种同步化的状况。而在现阶段,却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人数最多的工人群体、农民群体同精英群体之间在利益增进方面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即在精英群体利益迅速增进的同时,工人群体和农民群体利益增进幅度却是相对缓慢,不少成员的利益没有增进。
围绕着征地拆迁问题而发生的抗争活动,伴随着真正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一个个新城的出现开发区遍地开花。与之相随的是大批农村居民的土地被征用和城镇居民的房屋被拆迁,征用拆迁问题日益凸显。失地农民既丧失了拥有土地所带来的生活收入,失去了就业保障、土地继承权、资产增值功效、直接收益功效,同时农民又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这就必然会形成比较严重的社会矛盾问题。住房是城镇居民极为重要的基本生存条件。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由于一些拆迁行为过于强行和武断,由于被拆迁的城镇居民往往得不到合理的补偿,所以,围绕着拆迁问题必然会发生大量的甚至是比较激烈的社会矛盾问题。
由于许多改革措施带有一种试探性的色彩,这就难免在造成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这就会从各个重要的行业领域加重了社会矛盾。
参考文献:
[1]吴忠民:中国改革进程中的重大社会矛盾问题,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9.
[2]张传芳:从经典走向现代,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12.
[3]中国历史唯物主编研究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论历史唯物主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8.
[4]张延生:领导干部如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5.1.
[5]李培林,等: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