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疆焉耆县杂交白葵引进种植试验简报

2016-11-12 05:36张志刚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结果分析杂交

张志刚

摘要:白葵在焉耆县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种植户多采用自留种,因此,连年种植导致白葵种子退化。为了有效提高白葵在焉耆县的整体产量,增加白葵经济效益,2015年在焉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排下通过大田试验,引进白葵杂交品种与农户自留常规种的生理性状、商品率进行对比,以进一步改善该品种色泽、减少灰盘数量,保证丰产稳产,实现连年丰收,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种植户增产增收。

关键词:白葵;杂交;引种试验;结果分析

一、试验目的

因白葵在焉耆县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但种植户多采用自留种,连年种植导致白葵种子退化,使白葵产量下降,病虫害发生严重,品质退化,经济效益滑坡,因此制约白葵产业的发展。为了提高白葵在焉耆县的整体产量,增加白葵经济效益,2015年在焉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排下通过大田试验,引进白葵杂交品种与农户自留常规种的生理性状、商品率进行对比,以解决白葵病害问题,提高白葵产量及品质,增加白葵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依据。

二、试验概况

试验时间为2015年3月份,具体铺膜时间是3月16日,播种时间是3月27日,播种方式为人工点种。试验田前茬作物为色素辣椒,现种植作物为白葵。

三、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四十里城子镇麻扎村二组,试验面积2亩,所选地块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低,采用地膜覆盖人工点种方式。株距25-30 cm,行距120 cm,亩播量1 kg,种子采用种衣剂处理。

四、播种

1、种子处理

近年来地下害虫严重,所以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具体方法为:用40%的甲基异柳磷50 g兑水3-4 kg喷拌种子30 kg,闷种6 h,待种子晾干至7-8成干后即可播种。

2、品种

常规种、白葵新品种旭丰5156、AR7-6660、AR7-7376。

3、播种时间及方法

播种期:葵花因其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6-10℃左右,只要在10 cm土层的温度连续5天都在这个范围即可播种。此次试验播种时间为3月27日。

播种方法:本次试验采用的是采用地膜覆盖人工点种方式,播种深度在3-5 cm为宜。

五、田间概况

1、种植行数

旭丰白5156种12行、AR7-6660种12行、AR7-7376种10行、农户常规自留种种10行。

2、出苗、间苗

播种后,条件适宜情况下,种子萌动发芽,一般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6℃左右,具体出苗时间是3月29日。

因白葵苗期生长快、发育早,为防止幼苗拥挤、徒长,在幼苗出现1对真叶时就应该及时间苗。间苗时间为4月20-25日。

3、中耕除草三次

4月26日、5月2日、5月10日。结合第三次中耕施入复合肥15 kg,病虫害防治两次。

4、浇水

6月18日头水(头水较晚倒伏人工捆扎扶直) 7月30日二水。

六、施肥

种肥:每亩施复合肥20 kg

七、采收时间

9月18日人工收割

八、作物产量

9月25日实地测量称重杂交种旭丰白5156亩产186 kg,AR7-6660亩产115 kg,AR7-7376亩产105 kg,常规种亩产95 kg。

九、试验推广的结果与分析

通过白葵新品种旭丰5156、AR7-6660、AR7-7376引进与农户常规自留种进行大田对比,旭丰5156株高2.1 m、生育期105-110天、百粒重21.2 g、皮仁厚0.46 mm、粒长18.6 mm、粒宽7.8 mm、结实率71%;产量、盘粒数、粒长、粒宽、盘径对比具有明显优势,大田采用该白葵杂交品种种植可以提高单株产量和改善果品品质。

十、建议

从本试验的初步结果看,该白葵杂交品种相对常规种优势明显,可以提高单株产量及改善果品品质,可以在焉耆县范围内进行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今后更应该积极应用新技术并不断探索新方法,进一步改善该品种色泽、减少灰盘数量,保证丰产稳产,实现连年丰收,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显著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种植户增产增收。

猜你喜欢
结果分析杂交
从“80后”变“90后”袁隆平许下这样的生日愿望
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基于DNA杂交链式反应和杂交空位的无标记荧光检测DNA研究
民勤县玉米新品种田间比较试验探析
浅论创新教育视阀下“三固”教学模式引入当前大学课堂的意义
秦山核电厂稳压器接管600合金焊缝应力腐蚀及检查
连南瑶族自治县工商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皇姑区孕妇尿碘检测及结果分析
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评的结果分析与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