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016-11-12 08:18:04陈延东
经营者 2016年14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思维

陈延东

浅谈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陈延东

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能否积极鉴别、培养、留住和吸引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创新型人才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在这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人才是技术创新的载体。企业在进行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过程中,靠的是企业自身的员工队伍。正值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我国企业,最缺少、也是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创新型人才。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能否积极鉴别、培养、留住和吸引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有的人认为,对于传统产业特别是垄断性行业而言,创新人才的需求不像新兴行业那么迫切,然而,笔者认为,此类行业同样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该行业一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无论是在生产一线还是窗口部门,光靠现有的运营模式将是很难适应的,其结果必然是逐渐被淘汰。所以,同样需要在管理、制度、运营方面进行创新,不言而喻,这些方面的创新都要通过创新型人才去实现,因此,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是当务之急,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危机意识,激发创新动力

华为总裁任正非当年去日本松下公司参观的时候,发现这家公司无论是在会议室,还是走廊,都张贴着一幅画,画的内容是一艘即将撞上冰山的巨轮,画的下面写着一行字:“能拯救这艘船的,唯有你!”危机意识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要素,也是支撑日本企业走向全球的精神支柱,这种意识也被融入华为公司中,是华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危机意识是打造创新文化的第一步,尤其是目前的中国企业,面对经济下滑、增速放缓的挑战,必须以更强的竞争力来应对危机。危机意识是创新的原动力,所以企业领导者要经常在各种场合激发大家的忧患意识,并鼓舞大家应对挑战。

二、重视创新型人才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都知晓“思为行之先”的道理。掌握了创造性思维方法,在思维方法上就有了求异性,在思维状态上就有主动性,在思维结构上就有灵活性,在思维运行中具有综合性,在思维表达上就有新颖性,那么,其思维成果也就一定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和效用性。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这充分说明了掌握方法的重要性。因此,企业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式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教育,帮助创新型人才主动在思想上接受新、认识上感知新、思维上思考新,树立起强烈的“我要创新”“创新舍我其谁”的创新意识。要经常性地对创新型人才进行分析力、推理力、思维持久力、飞跃力等创新思维训练,帮助创新型人才突破从众思维、权威思维、经验思维、书本思维等常规思维瓶颈,掌握联想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方法,培养人才大胆幻想,敢于质疑,善于联想,提高敏锐的观察力,扩展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思维视角。其次,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掌握了创造性思维方法,就能自觉地开展创造性工作。因此,要动员和组织创新型人才到群众中去,到企业生产、管理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在具体工作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氛围环境

一要有一个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舆论环境。要在企业内树立和提倡人人都要创新、人人都能创新的理念,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鼓励创新,用创新去推动工作,去开创新局面,形成一个没有创新就是过,创新不罚过的氛围。无论是企业领导、管理人员、科技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应把创新看成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振兴企业的具体行为,成为广大员工约定俗成的工作习惯

二要为创新型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用是最好的培养。要大胆使用创新型人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大胆起用那些专业知识丰富,创新意识强烈,而有一些缺点和不足的人才。要本着德才兼备但又不因瑕掩瑜的原则,宽容他们的个性和不足,不求全责备,充分发挥他们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一技之长,发挥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潜力。不信任是抑制创新能力的最大障碍。对创新型人才,不应等他们成熟后才去使用,而是要主动地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尽早进行创新锻炼,催化人才早熟。

三要为创新型人才提供一个保护环境。创新类似于改革,是在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挫折和失败是难免的。因此,企业要努力营造一个支持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才环境,建立创新型人才保护机制。对创新取得的成就要大力鼓励,对创新型人才暂时的失败要给予充分理解和宽容,要允许在创新工作中失败,但不允许不创新。要鼓励创新型人才不怕失败,知难而进,不断探索。要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和条件,让创新型人才毫无后顾之忧,专心致志搞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培育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机制

首先是更新人才观念。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基础战略”的人才工作新理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企业领导者要有爱才之心、惜才之情、识才之智、容才之道、用才之艺。要坚持看业绩、看能力,彻底纠正单纯以学历、学位为本位的阻碍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人才评价倾向。要建立“能者上,庸者下”“不拘一格”的用人制度,废除“蓝领”“白领”差别,打破干部、工人界限,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其次是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要采取强化培养与鼓励探索相结合、岗位锻炼与对外交流相结合、梯队建设与团队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把继续教育与培训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一方面,要建立继续教育与培养机制,与企业所需专业、技术的大专院校“联姻”,建立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依托培训基地,提高人才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企业要实行“实践锻炼——成长提高—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让人才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成长、成熟,培养造就企业的技术骨干和创新人才。

最后是完善分配激励机制。企业一方面要建立创新型人才与创新业绩挂钩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分配上向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倾斜,保证创造一流业绩的人才得到一流的回报。另一方面,要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鼓励用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采取智力要素以期权、股权等形式实行资本化的分配方式,突出创新者的中长期激励。同时,对创新型人才除参加正常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外,还可以给其办理人身意外和家财保险等商业保险,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企业创新最重要的是让员工充分参与进来,并且充满激情和热情。有一个企业老总跟笔者抱怨,他说他最近发现,员工的创新动力没有以前强了,以前他跟员工聊天,员工总是有很多的想法,但现在,往往是说一些表面的话。因为笔者跟他们公司的很多基层员工有过沟通,了解情况,所以告诉他原因:“是因为你忽略了及时的反馈和奖励,员工贡献了自己的想法,却得不到响应,时间长了,大家就有点麻木了。”所以说,企业要鼓励全员参与创新,要有及时的奖励,要能够树立先进的人物事迹。

(作者单位为辽宁生产力促进中心)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思维跳跳糖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维跳跳糖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40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上海建材(2020年12期)2020-12-31 13:24:26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