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 鑫,刘晨筱,陈 虹,白晋华,郭红彦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试验研究·
不同枣品种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裂果相关性分析
郗鑫,刘晨筱,陈虹,白晋华,郭红彦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笔者以裂果性不同的9个枣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枣果实中可溶性糖、还原糖、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了不同品种枣果中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裂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抗裂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极易裂品种与易裂品种,极易裂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易裂品种与抗裂品种可溶性糖的平均含量,极易裂品种与易裂品种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显著高于抗裂品种。
枣;糖;可溶性蛋白质;裂果;相关性
枣(ZiziphusjujubaMill.)属于鼠李科枣属,是中国北方省份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山西省太谷县作为“中国枣乡”,枣业是其重要的支柱产业,但成熟期枣裂果问题成为影响枣质量及产量的主要问题之一。裂果属于生理病害,是果实对内部生长与外界环境不协调作出的反应。目前多侧重于从不同枣品种间的形态解剖特征、生理特性、遗传因素、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等方面探讨枣裂果的防治措施,而将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品种裂果性划分结合起来分析的报道较少。对荔枝的研究发现,裂果果肉中的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果,从而得出同一荔枝品种还原糖含量越低,其果实裂果易感性就越低。在枣裂果的相关报道中指出,不同枣品种在同一时期裂果敏感性的差异与红枣可溶性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的关系不明显。
笔者选取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枣树种质资源圃中裂果性不同的9个枣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其在同一发育时期内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枣品种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裂果的相关性,为防治枣裂果及提高枣树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采自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枣树种质资源圃。供试枣品种9个,可分为极易裂品种:赞皇大枣;易裂品种:壶瓶枣、婆枣、金丝小枣;抗裂品种:冬枣、木枣、官滩枣、相枣、磨盘枣3类。
1.2取样方法
于2015年10月,选取长势一致、全红且无裂纹的枣果作为试验材料,放置于冰盒中带回实验室,洗净,保存于4 ℃的冰箱中备用。
1.3测定方法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苯酚比色法,还原糖、总糖含量的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
1.4数据分析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制图。
2.1不同品种枣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裂果的关系
可溶性蛋白质是研究果蔬裂果等生理性病害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品种枣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比较,见表1.
表1各品种枣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比较
μg/g
从表1可以看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极易裂品种、易裂品种、抗裂品种间均达到了显著差异。抗裂品种中除冬枣和木枣外,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易裂品种中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抗裂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其中,以磨盘枣含量最高,达5.01 μg/g.极易裂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少,仅为2.18 μg/g,二者相差2.83 μg/g.易裂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介于极易裂品种与抗裂品种之间,为2.80 μg/g~2.91 μg/g.
由此可见,不同品种枣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裂果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在枣果实发育后期,果肉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细胞壁中伸展蛋白也比较少。阴雨天果实大量吸水,超过了果皮所能承受的力学强度和韧性而发生裂果。
2.2不同品种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与裂果的关系
各品种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见表2.
表2 各品种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 %
从表2可以看出,极易裂品种与易裂品种中的婆枣、金丝小枣间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极易裂品种与抗裂品种间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易裂品种与抗裂品种间差异显著。易裂品种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抗裂品种中除了冬枣和木枣外均存在显著差异。极易裂品种枣果实可溶性糖平均含量最多,为18.55%.抗裂品种枣果实可溶性糖平均含量最少,为13.60%.其中,相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仅为8.08%.易裂品种枣果实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为15.10%,介于极易裂品种与抗裂品种之间。
由此可见,不同品种枣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与裂果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随着果实成熟进程的加快,同化产物及其它养分在果肉中累积增多,尤其是枣果实在成熟期的养分转化,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果肉水势下降,遇雨期易吸收水分,发生裂果。
2.3不同品种枣果实还原糖含量与裂果的关系
各品种枣果实还原糖含量的比较,见第3页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还原糖含量在极易裂品种、易裂品种、抗裂品种间均达到了显著差异。易裂品种中壶瓶枣与婆枣和金丝小枣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抗裂品种中除官滩枣,其余枣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极易裂品种枣果实还原糖平均含量为8.96%;易裂品种枣果实还原糖平均含量最大,为11.10%.其中,婆枣还原糖含量最多,为13.50%;壶瓶枣还原糖含量最少,为6.52%.抗裂品种枣果实还原糖平均含量最少,为5.27%.其中,相枣还原糖含量最多,为5.91%;官滩枣还原糖含量最少,为3.81%.
表3 各品种枣果实还原糖含量的比较 %
由此可见,不同品种枣果实还原糖含量与裂果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果实在成熟过程中,随着果肉中糖含量的增加,渗透势下降,果肉容易快速吸水而增大内部应力。果肉不断快速吸水膨胀,而果皮吸水缓慢,果肉吸水幅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枣皮发生破裂。
2.4不同品种枣果实总糖含量与裂果的关系
各品种枣果实总糖含量的比较,见表4.
表4 各品种枣果实总糖含量的比较 %
从表4可以看出,极易裂品种与易裂品种、抗裂品种间均达到了显著差异;易裂品种中的壶瓶枣和金丝小枣均与婆枣间存在显著差异;抗裂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除了易裂品种中的婆枣和抗裂品种中的木枣外,易裂品种与抗裂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极易裂品种枣果实总糖平均含量为27.73%;易裂品种枣果实总糖平均含量最多,为26.99%.其中,壶瓶枣最多,为27.14%;婆枣最少,为26.75%.抗裂品种枣果实总糖平均含量最少,为21.80%.其中,木枣最多,为26.73%;官滩枣最少,为15.57%.
由此可见,不同品种枣果实总糖含量与裂果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随着枣果实的成熟,枣果肉含糖量(特别是总糖的含量)不断累积,使果肉不断吸水,渗透势发生变化,导致枣果皮破裂。
3.1不同枣品种糖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差异
1) 抗裂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极易裂品种与易裂品种,这与李建国和韩龙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是随着枣果实的成熟,果实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果皮弹性减小(由韧变脆),细胞壁中伸展蛋白的含量也比较少。阴雨天果实大量吸水,超过了果皮所能承受的力学强度和韧性而发生裂果,与其品种有很大的关系。
2) 极易裂品种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易裂品种与抗裂品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平均值,这与何祥生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与李克志、汪星等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随着枣果实成熟,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水势下降,枣果遇雨期易吸收水分发生裂果。
3) 极易裂品种与易裂品种还原糖及总糖含量显著高于抗裂品种,这与黄辉白和李建国对其它果实(如荔枝)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由于果实成熟过程中,随着含糖量升高,果肉渗透吸水能力增强,渗透势下降,容易快速吸水而增大内部应力,故含糖量高的品种容易发生裂果。
3.2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对裂果的影响
枣裂果是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失调现象,研究指出,红枣裂果主要与其成熟期的含糖量、果皮的弹性以及枣果吸收的水量有关。红枣裂果的内因有:品种、成熟度、果皮细胞分裂期长短和果皮结构、含糖量、树体营养状况、树龄及树势强弱。
本试验研究了裂果性不同的枣品种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糖含量与裂果性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裂果性呈负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糖含量低的枣品种裂果率低,可以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原因在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的枣品种,在果实的成熟进程中,同化产物及其它养分在果肉中累积较多。尤其是枣果实在成熟期,非可溶性物质向可溶性物质转化,果肉水势下降速度慢,影响其吸水能力,从而防止裂果。有关学者认为,抗裂等级不同的品种在脆熟期果肉细胞的吸水率显著不同,极易裂品种的果肉细胞吸水最快,极抗裂品种最慢,中抗品种居中;果肉细胞吸水越慢,抗裂果性越强。但也有研究者通过比较不同品种的枣果在同一发育期内的果实水势,发现枣果实组织水势与裂果不相关。此外,含糖量高的枣品种在果实成熟期,渗透势下降,阴雨天过多地吸收水分后使果肉膨压加大,致使表皮破裂。因此,选择抗裂性的枣品种是减少裂果的重要措施。不同枣品种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裂果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1]李建国,黄辉白.荔枝果实理化特性及果皮形态学与裂果易感性的关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6(1):84-89.
[2]汪星.陕北红枣裂果成因及防治途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3]李克志,高中山.枣裂果机理的初步研究[J].果树学报,1990,7(4):221-226.
[4]于泽源,张林静.果树裂果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00(3):28-30.
[5]高京草,王长柱,高华.影响枣裂果因子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8,13(4):23-27.
[6]杨俊强,王宝明,王小源.枣裂果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3):86-89.
[7]辛艳伟,集贤,刘和.裂果性不同的枣品种果皮及果肉发育特点观察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253-257.
[8]史树德,亚卿,魏磊.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93-96.
[9]孙文,巢志茂,王淳,等.瓜蒌饮片中总糖及还原糖的含量测定[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9):96-99.
[10]李建国,黄辉白.荔枝裂果研究进展[J].果树科学,1996,13(4):257-261.
[11]韩龙,陈红萍,李文辉,等.枣果成熟期裂果天气预报指标及防止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4):450-453.
[12]高中山.枣裂果机理的初步研究[J].果树科学,1990,7(4):221-226.
[13]卢艳清.枣抗裂种质筛选及其抗裂机理初步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8.
[14]白文平.红枣裂果原因及防治栽培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2007(3):53-54.
[15]朱广凯.大枣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技术与市场,2008(7):33.
[16]朱俊峰,陈红萍,范永玲,等.红枣裂果的气候环境背景及其防御[J].科学之友,2010(10):155-156.
[17]杜巍,李新岗,王长柱,等.枣裂果机制研究[J].果树学报,2012,29(3):374-381.
[18]王振亮,田银萍,刘孟军,等.不同品种枣树果实的抗裂性及其抗裂机理[J].经济林研究,2011,29(3):74-77.
[19]何祥生,杨建华.裂果烂枣与炕枣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1987(2):29.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ugar and Soluble Protein with Cracking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ZiziphusJujube
Xi Xin, Liu Chenxiao, Chen Hong, Bai Jinhua, Guo Hongyan
(ForestryCollege,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Taigu030801,China)
The soluble sugar, reducing sugar, total sugar,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of 9 varieties ofZiziphusjujubewith different cracking were measured, and the correlations of sugar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with cracking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Ziziphusjujubewere analys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of the crack resistance varieties ofZiziphusjujube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ore easily and easily crack varieties.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of the more easily crack varieties ofZiziphusjujube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asily crack varieties and crack resistance varieties. The reducing sugar and total sugar content of the easily crack varieties ofZiziphusjujube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rack resistance varieties.
ZiziphusJujubeMill.; Fruit cracking;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Sugar; Correlation
2016-06-15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1403120005);山西省青年基金(2012021029-4);山西农业大学博士后基金
郗鑫(1990—),女,山西阳泉人,山西农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郭红彦(1977—),男,山西长治人,山西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S665.1
A
1007-726X(2016)03-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