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浪微博自我表露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6-11-12 06:57郭昌宁
关键词:新浪问卷用户

徐 琳,郭昌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与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大学生新浪微博自我表露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徐琳,郭昌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与法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在新浪微博场景下自我表露行为的选择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新浪微博中使用最频繁的功能是浏览新闻和朋友动态;在微博中表露最多的是关于兴趣爱好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上女大学生的表露水平要高于男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更多的女大学生会在新浪微博上发布自己的近期照片;发布照片、使用定位、使用朋友圈进行区分发布的大学生与不使用这些功能的大学生在自我表露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新浪微博的使用时间对自我表露的水平有显著影响;女大学生用户的感知风险与自我表露存在负相关。

自我表露;行为选择;影响因素

自从1958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朱拉德(Jourard)提出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以来,这一话题长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1-2]。自我表露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对个体身心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类的社交网站进入我们的生活,对网络的自我表露也开始受到研究者的关注[4-5]。

对某些90后来说,网络社交的重要性不亚于甚至更胜于现实世界中的社交。在网络上展现自己即进行自我表露,也成了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而新浪微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自我展示平台。

新浪微博从2009年开始内测之后迅速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微博[6]。自2013年开始,更是形成了新浪微博一家独大的格局[7]。截至2014年9月30日,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1.67亿,9月份日活跃用户达7 660万[8]。新浪微博用户大多数是80、90后,而90后大学生更是这一队伍中的活跃一员。这些大学生群体通过新浪微博表达观点,收集信息,分享、传播消息。2014年,新浪微博推出好友圈发布功能,用户发布微博的可见范围变成公开(所有人可见)、好友圈(相互关注好友可见)、仅自己看见和指定好友可见。这种发布方式使用户能够控制谁有权访问所发布的信息,同时使得该微博不能被随意转发,用户对所发布的信息有所有权。通过选择性的表露信息,发布者对发表的信息展示出更强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这种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加强对自我表露会产生什么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在对新浪微博的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在校大学生在当前新浪微博环境下,自我表露的行为选择特点及影响自我表露的因素。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与问卷调查。先对10名大学生新浪微博的内容进行分析,作为问卷设计的主要依据,并结合以往的研究编制预调查问卷。根据预测的结果和反馈意见对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如表意不清、理解歧义等)进行修改,形成正式问卷进行调查。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使用新浪微博的在读大学生。先利用随机数表选出微博好友中的10名大学生,对他们从开通微博到2015年4月20日之前的微博内容进行分析。其中,男性4名,女性6名。在问卷试测阶段,采用方便取样选取30名拥有丰富微博使用经验的大学生,于2015年4月24日至4月26日通过网络对问卷进行试测。其中,男性12人,女性18人。在正式测试阶段,通过随机数表法抽取十个省,于2015年5月1日至5月10日通过给该省就读的大学生发送问卷网址,每个省收集20份问卷,共收集200份问卷,有效问卷共19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5%。其中男性51人,女性146人。

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表露行为选择、感知隐私风险和自我表露内容四个方面。感知隐私风险采用Likert五点量表,5分表示“非常同意”,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分数越高表明感知到隐私风险越高;自我表露内容参考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分为观点态度、兴趣爱好、学习相关、身体相关四个分量表。

二、数据分析

(一)新浪微博使用基本情况

对抽取的10名大学生的新浪微博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微博注册时间主要集中在2011和2012年,最早于2010年注册,最晚于2013年注册;微博发布数量最多的达1 049条,最少的仅19条,平均每人发布332条微博;男大学生发布微博的平均数量(128条)明显少于女大学生(468条)。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大学生微博用户中,使用微博时间少于1年的有32人,占总体样本的16.24%;1-3年有70人,占总体样本的35.53%;3年以上有95人,占总体样本的48.22%。在新浪微博的几种基本功能中,使用最多的是浏览功能,占总体样本的44.67%。其次为转发、点赞与发布原创,分别占总体样本的19.80%,15.74%与12.20%。使用新浪微博的目的主要以浏览信息为主,不论是浏览新闻信息还是关注朋友动态都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其中,87.82%的用户选择了浏览新闻信息作为使用新浪微博的主要目的之一,72.08%的用户选择了关注朋友动态。而自我表露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其中,39.09%的用户选择了发表个人观点,24.87%的用户选择了参与热点讨论。

研究统计了新浪微博登陆与更新的频率。登陆频率体现用户对新浪微博的依赖程度,而更新频率则表现了用户在新浪微博表露行为的程度。结果显示,每天至少登陆一次的用户超过六成。更新频率相对较低,一周以上更新一次的用户比例最多,占39.59%,而每天更新一次的用户只有11.68%。

(二)新浪微博自我表露行为选择

通过分析10个大学生微博的具体内容发现,在微博的自我表露过程中,男大学生在微博中涉及的话题较为集中,而女大学生发表的微博涉及的话题则更为丰富。这些微博中涵盖的内容包括定位信息、人生态度、新闻评论、音乐电影分享、抽奖活动、实时照片、实时视频、广告宣传等。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分别是兴趣爱好(350条)、朋友互动(200条)及人生态度(130条)。这些微博自我表露的内容都充分展现了各自的风格。如,恋爱中的女大学生喜欢晒与恋人甜蜜的照片、转发与恋爱相关的微博、经常在微博上与恋人进行互动;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喜欢分享与专业相关的微博,并经常发一些自己的画作;足球迷的微博满屏都是与足球相关的信息;爱好旅行的大学生的微博有许多旅行感悟与风景照片;还有爱好定位的朋友,每到一个新鲜的地方都会定位表示“到此一游”。

在问卷调查中,分别从个人资料真实度、照片、定位、隐私设置、好友圈的区分发布和好友推荐功能这几个方面进行考量。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新浪微博自我表露行为选择统计图

结果显示,个人资料大部分真实与完全真实的比例占60.91%,表明在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中可以基本了解用户的真实情况。图1中显示,大学生微博用户在所考察的几种自我表露的行为选择上存在不同的倾向。在照片发布、定位选择和隐私设置上,过半的用户更倾向于保护这部分隐私。而在区分发布与好友推荐方面,半数以上的用户更倾向于开放这部分隐私。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微博用户对现实生活圈子与社交网络圈子的重合并不反感,用户在网络社交圈的自我表露内容愿意与现实中的社交圈子共享。

采用卡方检验发现,在“是否会发布个人照片”的问题上男女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χ2(1)=5.293,p=0.021<0.05)。会在微博上发布个人照片的女大学生占整体女大学生的47.95%,而会在微博上发布个人照片的男大学生仅占整体男大学生的29.41%。

(三)新浪微博自我表露行为的影响因素

表1列出了各个变量在自我表露量表的得分及差异性检验的结果。

表1  各变量在自我表露量表的得分及差异性检验结果

注:*p<0.1,**p<0.05,***p<0.01

从表1中可以看到女大学生的自我表露水平普遍高于男大学生,但两者差异并不显著。只有在兴趣爱好方面男女大学生的自我表露程度在0.1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微博使用时间长短不同的大学生用户在自我表露的总体水平及其四个主题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兴趣爱好”主题上,随着微博使用时间的增长,自我表露的程度越来越高,3年以上的大学生用户自我表露程度最高;而在其他三个主题上,使用时间在1-3年的大学生用户表露程度比使用时间在1年以下的大学生用户有较大的提高,3年以上的大学生用户自我表露程度比1-3年的大学生用户略有下降。两两比较发现,在“观点态度”、“兴趣爱好”、“学习相关”这三个主题上,使用时间0-1年的大学生用户分别与使用时间1-3年和3年以上的大学生用户之间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即,使用时间少于1年的大学生用户在这三个主题上的自我表露水平显著低于使用时间1年以上的大学生用户。在“身体相关”的主题上,使用时间0-1年的大学生用户与使用时间1-3年的大学生用户之间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发布照片、使用定位、使用朋友圈进行区分发布的大学生与不使用这些功能的大学生在自我表露的总体水平及四个主题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使用这些功能的大学生自我表露水平更高。而进行隐私设置与使用好友推荐功能的大学生自我表露水平与未使用这些功能的大学生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采用Pearson相关分别计算男女大学生在感知风险与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女大学生的感知风险与自我表露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23,p=0.007<0.01),而男大学生的感知风险和自我表露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

三、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使用新浪微博的时间较长,登陆的频率较高,这说明新浪微博还是大学生使用较为频繁的一种网络交流工具。其中,使用最频繁的功能是浏览新闻和朋友动态等。在自我表露方面,大学生在各个主题的自我表露均值都不大于2,也就是处在“微博上说过一些”和“从未在微博上说过”之间,说明用户在新浪微博上的表露意愿并不是特别强烈。这与田卉(2013)在人人网上做的调查结果一致[9]。Sheldon和Pecchioni(2014)发现大学生的网络自我表露状况低于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表露[10]。与现实生活中朋友间面对面的自我表露不同,新浪微博和人人网一样都是相对开放的平台,在未进行区分发布时,无法控制谁来访问、评论甚至转发自己发表的内容。根据沟通隐私管理理论[11],表露隐私后可能使人感到脆弱。因此,个体通过构建沟通隐私界限来控制表露隐私后可能带来的危险。而新浪微博的朋友圈区分发布功能恰恰提供了这种界限的划分。结果显示,使用了朋友圈区分发布的大学生自我表露的水平显著高于没有使用区分发布的大学生。这说明新浪微博的朋友圈区分发布功能对提高用户的自我表露水平是有利的。何佳(2014)通过对人人网用户自我表露的访谈中也发现网友会根据自我表露的内容对传播对象进行控制[12]。而隐私设置与好友推荐功能并未对大学生自我表露水平产生显著影响,这可能是由于隐私设置与好友推荐功能都只需要设置一次,而朋友圈区分发布则是在每次发布微博时都需要进行设置。每次进行朋友圈区分发布都会提高大学生微博用户对沟通隐私界限的控制感,从而提高自我表露的总体水平,而一次性的设置则无法达到这种效果。

在自我表露的4个主题中,兴趣爱好主题的自我表露最多,与线下自我表露的研究结果一致[13]。从选取的四个主题来看,观点态度带有很强的思考性,学习是学生的主业,学习信息透露对学生来说就像是工作信息对员工来说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身体信息对个人来说是更隐秘的信息。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彰显自己的个性,还可以通过这种展示对自己的社交网络进行经营,在人脉拓展中,通过兴趣爱好更容易找到趣缘群体,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新浪微博的粉丝群体,他们在微博上对自己喜爱的明星积极表露,与明星相关的活动会自动组织起来,围绕明星这一主题进行讨论,从而获得较强的凝聚力。因此对兴趣爱好的表露是最安全也是收益最大的。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大学生在新浪微博的自我表露程度也发生了变化。使用时间的长短与自我表露程度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使用新浪微博1-3年的大学生用户比使用0-1年的大学生用户在表露水平上有显著的增加。除了“兴趣爱好”主题以外,3年以上的大学生用户在其他3个主题的表露水平上较1-3年的大学生用户均略有下降。使用时间在1年以下的大学生用户还属于新浪微博的新手,对新浪微博充满好奇但并不熟悉。如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都是初来乍到的新人需要做的。所以大部分人刚刚接触新浪微博时并不会过多表露,而是会更多的去观察和学习。使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学生用户对新浪微博已经比较熟悉,希望能够在平台上更多地展示自我,这期间与产品的黏性最大。由于新浪微博的社交关系与互动一般都是建立在自己的兴趣之上,而非原本固有的社交圈。因此,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兴趣爱好方面的自我表露可能会持续增长,而其他方面的自我表露则会相应略有下降,尤其是更私密的与身体相关的自我表露。

与男大学生相比,有更多的女大学生愿意在微博上发布自己近期的照片。并且女大学生在“兴趣爱好”这一主题的表露水平要高于男大学生。在女大学生群体中还发现自我表露与感知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在新浪微博上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愿意展示自我,同时也更容易受到感知风险的影响而改变自我表露行为。以往的研究发现,感知风险与自我表露之间存在负相关[14],即个体在感知到更多风险时,会选择更少的进行自我表露。但在本研究中,在男大学生群体却未发现这两者的相关关系。因此在感知风险与自我表露之间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在起着中介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总结

本研究考察了在校大学生在新浪微博环境下的自我表露情况,总结了性别、使用时间、表露主题和对表露隐私信息的控制等多种因素对自我表露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新浪微博中使用最频繁的功能是浏览新闻和朋友动态;在微博中表露最多的是关于兴趣爱好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上女大学生的表露水平要高于男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更多的女大学生会在新浪微博上发布自己的近期照片;发布照片、使用定位、使用朋友圈进行区分发布的大学生与不使用这些功能的大学生在自我表露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新浪微博的使用时间对自我表露的水平有显著影响;女大学生用户的感知风险与自我表露存在负相关。在未来研究中,可以将现实中的自我表露与不同平台的自我表露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深度访谈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

[1]刘增雅,李林英.SSCI中自我表露研究的计量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476-481.

[2]蒋索,邹泓,胡茜.国外自我表露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1):114-123.

[3]李林英,陈会昌.大学生自我表露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3):62-67.

[4]吴巧云,牛晶晶,魏红艳.网络情境下的自我表露研究述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2):74-76.

[5]谢笑春,孙晓军,周宗奎.网络自我表露的类型,功能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2):272-281.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EB/OL].[2014-08-22].https://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408/P020140822379356612744.pdf.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2-03].https://www.cnnic.cn/hlwfzyj/hlwxzbg/201502/P020150203551802054676.pdf.

[8]新浪.2014年微博用户发展报告[EB/OL].[2015-01-27].http://data.weibo.com/report/reportDetail?id=215.

[9]田卉.基于SNS网络的自我表露实证研究[J].当代传播,2013(6):75-78.

[10]Sheldon P, Pecchioni L. Comparing Relationships among Self-disclosure, Social Attraction, Predictability and Trust in Exclusive Facebook and Exclusive Face-to-Face Relationships[J]. American Communication Journal, 2014,16(2):1-14.

[11]Petronio S.Boundaries of privacy: Dialectics of disclosure[M].Albany:Suny Press, 2012:3-6.

[12]何佳.网络人际传播中的自我表露探究——以人人网为例[J].新闻世界,2014(2):155-157.

[13]李林英,陈会昌.大学生自我表露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3):62-67.

[14]申琦.自我表露与社交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研究——以上海市大学生的微信移动社交应用(APP)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4):5-17.

On Undergraduates’ Sina Weibo Self-disclosure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XU lin,GUO Chang-ning

(SchoolofHumanitiesandLaws,HangzhouDianzi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8,China)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chie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undergraduates’ self-disclosure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in micro-blog. It found the undergraduates mainly use Sina Weibo to get information. Gender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hobbies/interests aspect of self-disclosure, which is disclosed more than the other aspects of self-disclosure. More female students like to post their recent photos to Sina Weibo than males d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sclosure are found between students who post their photos, positions and disclose different information to the target groups, and those who do not use these functions. The hours of using Sina Weibo has an obvious influence on self-disclosure. A negative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perceived risk and the self-disclosure in female students.

self-disclosure; behavior choice; influence factors

10.13954/j.cnki.hduss.2016.05.007

2015-10-09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12G03001)

徐琳(1981-),女,浙江江山人,讲师,心理学.

C912.6

B

1001-9146(2016)05-0039-05

猜你喜欢
新浪问卷用户
猴子虽小
新浪读书排行榜
问卷网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问卷大调查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问卷你做主
新浪与分众合并案告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