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关成
(渭南师范学院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基础教育教科研网络化平台的构建策略——以渭南市为例
林关成
(渭南师范学院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教科研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有助于提高教科研服务和管理的水平,更好地为教师教学、教研和科研提供支持服务。为了促进教育科研的发展与创新,提升教育信息化内涵,从构建教科研网络平台的背景和现状出发,对比研究了传统的教科研方式,阐述了网络化教科研的内涵,分析了目前教科研网络平台中现存的问题,探究了教科研网络化平台构建的策略,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教科研网络化平台的构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基础教育;网络化平台;构建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课程及其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科研活动也亟需创新和改革。作为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科研模式,可为教师的知识建构、理念更新和专业发展提供持续而又高效的支持服务。因此,探索基础教育教科研网络化平台的构建,促进教科研模式创新,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传统教科研在资源共享程度、交流互动形式和管理效率方面存在不足,从资源共享的视角看,资源共享的范围有限,时效性较差。从交流互动的视角看,其交互的时间与空间都有限,协作程度差。从管理效率的视角看,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其管理效率低。而利用网络技术,网络教科研的资源丰富,共享程度高,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时效性好,可参与性强,教师可以与专家和其他教师双向交互和跨学科交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教师的个性化学习。因此,与传统教科研相比,网络教科研在上述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本文以渭南教科研网络化平台构建为例,探究和分析教科研网络化平台构建的策略。
1.1网络教科研的内涵分析
网络教科研是一种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教科研,不同的学者对网络教科研有不同的界定。乜勇等人认为网络教科研是一种数字化教科研,从网络载体、教研团队、教育资源、教研共同体以及交互平台等方面对网络教科研进行界定[1-2]。庞立欣等人借鉴Blackboard辅助教学平台的部分功能,以相关课程为中心,融合教学资源与课程管理,设计开发功能较为完善、应用性较强、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较好的教学资源平台[3-4]。笔者认为网络教科研平台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以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以优秀教研团队为保证,以交流互动平台为支撑,以教研共同体为主要组织形式,其内涵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教科研内涵结构图
1.2渭南网络教科研平台现状分析
目前,渭南各市县相继建立了各自的教科研网站,但教科研活动主要集中在课程教案、听课学习、相互帮助和共同进步等方面,教科研内容相对单一。由于缺乏专家的引领,网站互通性不强,使教科研活动受到极大限制,存在非常明显的弊端。
首先,教育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交互功能有限。现有的教科研网站在课题的申报、审批及结题验收等环节没有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大部分网站的交互仅限于同学科或少量跨学科的教师之间,很少涉及教师与专业、教师与教育管理人员之间的交互,平台的交互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其次,网站资源质量不高,数量不足,类型单一。纵观各县市的教科研网站,大部分资源都只能依靠少量的网站管理人员上传,影响资源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第三,为教师合作教研提供的支持服务较少。现有的教科研网站大多是基于教研博客的合作教研,深度互动不够。在较深层次的使用方面,如王陆等所做的“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的网络平台[5-7],对于教师提高教科研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大多平台并未表现出应有的优势。最后,网络平台设计思想以及具体的建设与应用,缺乏创新意识和大胆尝试。缺乏网络管理机制与思想,缺乏体现“以网络贡献实力论英雄”的人才机制,缺乏“利用技术,产生智慧”,让网络担负完成复杂任务的技术体系。
2.1目标及思路
对“渭南基础教育教科研网络化平台构建研究”的期待:构建一个有活力、有成果的教科研网络系统;以网络为平台,构建市属各级各类教育的教科研体系,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以及民办教育等,从技术上拉通各级各类教育的教科研活动。把“教科研网络化平台构建”放在全部信息化系统中来把握,放在全省、全国、全世界范围内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的背景中来把握。
2.2“连接—资源—智慧”模式
教科研网络采用“连接—资源—智慧”模式。
连接。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之间的互联互通,包括感知、采集、参与、互动等,不只是“实现教科研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的问题[8-9]。
资源。教科研网络应能向人们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将潜在的、隐性的、个人的、偶然的、个别的思维信息,固化为数据形式、资源形式。根据资源的使用功能,教科研资源可分为学习范本类资源、方法指导类资源、理论支撑类资源和拓展创新类资源。学习范本类资源主要为教师提供可直接模仿和学习参考的资源。方法指导类资源主要给教师提供实践方法的指导。理论支撑类资源主要为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拓展创新类资源主要是用于丰富教师素养和知识积淀,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智慧。教科研本身具有明显的智慧性。对“教科研网络平台”本身也要作出智慧评价。借鉴“智慧城市”思路,教科研网络也有“智慧平台”。“教科研网络平台”是要通过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科学计算、学术交流和教研合作,体现其作为“放大了的智力”的智慧功能,实现其产生教育智慧的最终目的。同时,教科研网络平台,也是智慧教育的一种支持平台。
3.1建设方案
从行政区划的视角考虑,可有“全市主干网、县区网和校园网”三级网络层次结构。
从教科研网络工程的视角考虑,可有“连接—资源—智慧”三类功能结构。
从设计思想上,对于使用者,应当尽量简便;对于平台,要做到“无条件进入,有办法吸引”;对于设计者,应能实现多种所需功能的设置。
从应用方案上,要求平台灵活简单,方便快捷。即多路径进入,如分别可以从“一线连接”“教研资源”“教育智慧”进入,其中每一模块又有许多进入路径;多形式活动,如浏览、发表、讨论、问答、预约、评论、问题解决、想法产生等;多形态采集,如既可对通常已经成形的资料进行采集,又可对通常难以捉摸的信息进行采集;多机制管控,如网络管理者和使用者个人都可以运用技术措施,处理不良信息,推介优秀信息。教科研网络化平台的具体框架如图2所示。
3.2平台实现及预期效果
在总体指导思想框架内,把对于课题的认知和思想,用技术语言表达和技术产品实现,采取“现状调研—可行性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平台开发—试运行—改进”的基本技术路线。教科研网络平台体系使用B/S/D架构,采用Dreamweaver软件搭建网站系统,运用ASP.NET语言开发平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
根据设计方案,教科研网络平台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以教科研网络平台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为主要内容,涵盖“一线连接”“教研资源”和“教育智慧”三大部分,为教学科研搭建一个集开放性、互动性、交流性、研讨性及辩论性为一体的网络平台。
该平台基于B/S/D网络架构,具有良好的实效性,可动态更新方法指导类资源和学习范本类资源,使教师不仅能够及时获取相关资源,而且易于教师备课和教学内容的网上发布。平台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周期短,运行性能好,操作简单,应用灵活,维护方便,教科研网络资源丰富,利用率高,平台交互功能强,系统实施后产生的教科研效果比较好,利用网络分类收集、集中管理教科研资源,不仅解决了原有教科研网络内容杂乱,对某一学科内容收罗不全的问题,而且极大地改善了由于单一学科凝聚力不高、人员分散带来的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了教科研水平。
图2 渭南教科研网络平台框图
从作为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智慧教育视角出发,运用信息化最新研究成果,以智慧教育的思想为指导,探索教科研网络化平台建设的思路和教学资源管理的机制,提出“渭南教科研网络化平台”的构建方案,并提供了具体的实现过程和实际的技术产品,为渭南市教科研网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教科研网络化平台的构建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1]乜勇,史俊霞.构建“教-研-修”一体化的网络教科研平台研究——基于陕西省教科研网络化平台的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11):114-119.
[2]史俊霞,乜勇.“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3):79-82.
[3]庞立欣,赵烁,周智男.基于网络化、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4):76-79.
[4]刘凡美.学科教科研网络平台的构建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5]王陆.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研究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2011(9):30-42.
[6]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2):5-11.
[7]张龙.区域性网络教研平台构建及应用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8]朱智强.中小学网络环境下教科研的工作及管理策略[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9]黄小琴.中小学网络教研问题及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ing Platform of Teaching and Science Research for Elementary Education——With Weinan city as an example
LIN Guancheng
(College of Network Security and Information,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714099,Shaanxi,China)
The teaching and science research of networking,informationization and digitization help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services and management,to better support services for teaching,teaching and science research.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to enhance the information intension of education,the article explained the meaning of network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teaching research networking platform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so a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network platform construction of the strategy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wa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ng teaching network platform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current situation.It has a measure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network platform in western region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education;networking platform;strategies in construction
G202
A
1672-2914(2016)02-0109-04
2015-12-1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5XJC880013);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4JYKX011);渭南师范学院理工类人才基金项目(15ZRRC13)。
林关成(1974—),男,陕西勉县人,渭南师范学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学院副教授,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