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潮水
创新农机作业服务模式 提升农机作业效率和效益
———龙游县红专粮食服务有限公司
胡潮水
浙江省龙游县红专粮食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由红专种粮专业合作社与国资公司龙游县富民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27家合作社及大户加盟而成。公司现拥有32台乘坐式插秧机、15条播种流水线、12台发芽器、33台大中型拖拉机、40台配套农具、37台收割机、5台专用运输车、5台大型植保机械、3台农用飞机、40台担架式植保机械、66台烘干机等农机设备。建有育插秧作业、机耕机收作业、机植保作业等3支专业服务队,烘干、农机维修等2个服务中心及5个农机维修服务点,建立了詹家镇夏金村“粮食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试点和湖镇镇童家仓村“水稻机直播”试点。2015年完成了粮食生产农机单项作业(耕、种、喷药、收和烘干)服务2 200 hm2,全程(耕、种、收、烘)服务1 100 hm2,机直播0.88 hm2。
1.1 国资公司资金扶持
龙游县富民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出资366万元购置42台(套)大中型农机设备入股。项目实施期内,服务组织提取一定金额作为其分红,累计政府分红将用于服务组织后续发展扶持,重点对全程机械化服务、水稻机械育插秧、精量机械穴直播、机耕(秸秆还田犁耕)、机械植保、机收、水稻机械烘干、农机维修保养等服务环节进行资金补助。
1.2 公司科学管理统筹安排
现有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及专业合作社以人力、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加盟,加盟合作社及大户所拥有的农机除满足自身需求外,由服务公司统一计划、统一调度和统一使用。年初,公司召开由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民等参加的服务协商会,参会者提供农机服务或需农机服务的种类、面积和作业时间。公司根据服务供需情况和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操作流程,科学调配人力资源及农机设备,统筹协调安排单项或全程农机服务。组建各专业服务团队,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作业、统一收费。同时在农业部门帮助下,每年对各个专业服务团队的作业机手普遍开展一次以上的技术培训,提高机手作业水平,确保全员持证上岗;生产过程中,农口各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现场指导、帮助服务组织解决作业服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2.1 创新农机服务模式
针对龙游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规模小、服务能力不足的现状,精心选择试点区域,采取培育服务组织、优化专业服务、细化绩效管理等措施,全力推进试点工作。从单项的基质育秧机插、机耕、机收、机植保、机烘干服务,拓展到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农机操作手培训,以及大中型机械的维修保养和农忙季节的机械120抢修服务等。同时根据北方只种单季稻,七八月份属农闲时期,公司和辽宁省沈阳新民市鹤湖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合作,引进东北农机操作手,帮助本县完成了农忙时期机插、机收、机耕等作业,充分利用种植时间差,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种形式服务的开展满足了广大农民和农机手的多样化需求,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2.2 提高农机作业效率
龙游县农机发展还不平衡,合作社及大户农机拥有量与水稻种植面积不相匹配。承包大田种植水稻多年且经营管理理念超前的合作社及大户购置农机及新型农机具积极性很高,所购置农机生产能力除满足自身作物生产作业需求外,还有一定的富余,往往处于闲置状态。而一些近年开始流转大田种植大田作物的合作社及大户,因资金紧张无法购置齐全的农机;或一些经营管理理念滞后的合作社和大户加上种植规模小的农户,没有购置农机。这些生产者对农机作业都有一定的需求。服务公司的成立,极大地扭转了这种经营者之间农机作业能力失衡的局面,通过有计划地协调农机服务,既解决了没有农机或农机作业能力不足的合作社及大户对农机作业的需求问题,又提高了现有农机利用率。如夏金村祝君伟2014年1月购置的1台“久保田”拖拉机,当年机耕服务面积34 hm2。2015年加盟到服务公司,机耕服务面积133.3 hm2,作业时间由2014年的28 d增加到2015年的76 d。按机耕面积计算,拖拉机利用率提高到392%。
2.3 提高农机服务效益
通过服务公司协调与调剂,参与农业生产的农机通过社会化服务提高了效益。公司测算,大中型拖拉机、水稻插秧机和联合收割机在加入公司后,年作业面积分别增加35.1、24.8、37.7 hm2,平均每0.067 hm2作业纯收益50元,红专粮食服务有限公司有农田作业大型拖拉机33台、水稻插秧机32台、联合收割机38台,增加农机作业服务效益256.85万元。如夏金村农机户吴邵林2013年购置1台清拖牌拖拉机,当年及2014年机耕服务面积33.3 hm2左右,拖拉机作业年毛收入近6万元。2015年加盟到服务公司,早稻机耕服务面积66.7 hm2,晚稻机耕服务面积66.7 hm2,同一台拖拉机年毛收入20万元,与未加盟前2014年相比,增加了16万元毛收入。
2.4 增加粮食生产效益
农机社会化服务,加快了被服务对象的水稻“双抢”进度,提高了连作晚稻的产量,增加了水稻种植效益。2015年服务公司完成了粮食生产农机单项作业(耕、种、喷药、收和烘干)服务2 200 hm2,全程(耕、种、收、烘)服务1 100 hm2,机直播0.88 hm2。经测算,试点区域内,在水稻产量相同情况下,每0.067 hm2节省劳动力2.3工(机插1.5工、机施药0.2工、稻谷机烘干0.6工),减少劳动成本支出217元,粮食生产总节本增效470.89万元。2015年,农机社会化服务中代烘干作业对粮食生产增收的效果最为明显。十都村种粮大户徐生木,流转大田面积约33.3 hm2,年产稻谷450 t,全部由服务公司的烘干中心代烘干,付烘干服务费5.4万元。如果由人工自然翻晒,按正常年份0.20元/kg人工费计算,需支出9万元。仅代烘干服务一项可为徐生木节省3.6万元成本,从而增加了3.6万元种粮效益。
作者信息:龙游县农机管理站,324400,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