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香,张智光
(1.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2.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3.南京林业大学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37)
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供应链维的驱动与支撑机理
刘春香1,2,张智光1,3
(1.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37;2.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江苏淮安223003;3.南京林业大学环境与发展系统工程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37)
为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科技的支撑能力,积极有效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本研究通过分析生态文明的科学属性,围绕设计环节、资源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末端环节和物流环节等供应链环节提出生态文明驱动下的绿色科技供应链维体系模型,分析绿色科技对生态文明的支撑特性并揭示绿色科技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相互作用机理模型。本研究成果将为绿色科技的发展及其对生态文明的有效支撑提供系统化的指导。
生态文明;绿色科技;绿色供应链;机理模型
目前对于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①绿色科技创新研究,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如生态环境文化的演变、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研究及相关法律法规研究[1-2];科技创新研究,如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4]、生态技术研究[5]等;绿色科技研究,如绿色科技的影响因素分析[6]、绿色科技的评价[7]等;②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主要包括生态文明的建设现状分析[8-9]、生态文明绩效评价[10-11];③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综合研究,主要包括绿色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研究、科学技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研究[12-13]、绿色科技支撑体系的构建研究[14]。其中,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科技支撑是未来的研究重点。目前已有一些论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仅涉及重要性分析和绿色科技体系的初步构建等方面,对绿色科技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欠缺研究,难以使绿色科技从系统的角度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在中国,外延扩展型的生产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绿色科技在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较弱。而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维度。科学技术要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就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解决当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位和评估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科学技术创新行为,抑制科技创新的颠覆性和现代化的自反性[12]。下面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视角,探索生态文明的科学属性。
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与生命进化过程(物理运动→化学进化→生物进化→人类进化)是逆向的,本质上是由浅入深不断深化对自然物质层次的认识与改造,历经生物文明、化学文明和物理文明的螺旋式发展的循环周期[15],两者具有逆向的对称关系(见表1)。
表1 人类文明各演进阶段的科学属性
根据以上分析,生态文明阶段的科学属性为超生物文明,因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驱动下,我们需要大力开发超生物文明的先进的科技手段[16],促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更加积极、有效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整体协调发展。
尽管已有学者粗略地从不同角度对绿色科技体系进行分类,但是其整体关联性不强,对绿色科技的研发和应用缺少实践指导意义,难以从系统的角度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依据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企业在各生产阶段对绿色科技的不同需求,借鉴相关文献关于发达国家生态技术创新发展阶段的划分: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技术阶段→生产过程控制技术阶段→源头预防技术阶段[17],从供应链视角构建绿色科技的供应链维体系。
绿色科技的供应链维体系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
(1)源头预防技术体系,是从源头上防止废弃物产生的技术体系,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资源(能源)开发利用、替代技术和产品的绿色设计技术。
(2)绿色生产技术体系,是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减少废弃物产生和排放的技术体系,包括清洁生产技术、绿色生产工艺技术、绿色生产设备开发利用技术和绿色包装技术。
(3)绿色营销技术体系,是在营销过程中防止废弃物产生的技术体系,包括绿色产品管理技术、绿色沟通技术、绿色促销管理技术和绿色定价管理技术等绿色营销技术和绿色消费技术等。
(4)末端治理技术体系,是在生产末端减少和处理废弃物的技术体系,包括污染处理/控制技术、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技术、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和废弃物能源化技术。
(5)绿色物流技术体系,是在运输配送等物流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的技术体系,包括绿色供应商管理技术、绿色运输管理技术、绿色储存管理技术、绿色流通加工管理技术、绿色装卸管理技术、物流信息系统技术(如TQM技术、EDI技术、RF技术、GPS技术)等。
2009年的中国绿色科技报告提出,绿色科技是“能在最大程度上有效且可持续地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的科学技术,能为使用者带来相较于传统科技相同或更大的利益,且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为了区分于传统科技,以便更准确地理解绿色科技对生态文明的支撑特征,依据绿色生产各环节与对应绿色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情况,分别从设计环节、资源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末端环节和物流环节等供应链环节对传统科技与绿色科技进行了对比分析(见表2)。
表2 绿色科技与传统科技在各供应链环节上的比较
从表2的对比分析看出,绿色科技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均是高于传统科技的科技形式,从设计环节到物流环节等环节均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在整个供应链流程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要发挥好绿色科技对生态文明的支撑作用,不仅需要有相对完整的内部体系和运行机制,还需要有生态文明的驱动机制和其他外部机构的保障和中介等机制。依据绿色科技体系的作用主体及要素层次,将其分为绿色科技研发子系统、绿色科技中介子系统、绿色科技应用子系统和绿色科技保障子系统[14]。只有这些要素与生态文明有效地结合,相互作用和反馈,才能构成有效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科技体系。依据前文从供应链环节对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构建了图1所示的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相互作用机理模型。该模型包含了5个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子系统。
图1 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相互作用机理模型
(1)绿色科技研发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包括科研机构、科研经费和专业技术研究(如源头预防技术研发、绿色生产技术研发、绿色营销技术研发、末端治理技术研发和绿色物流技术研发)。绿色科技研发子系统所产生的科学知识无法直接形成经济效益,需要作用于绿色科技应用子系统才能形成商业应用价值,且产业渗透性强,因而该子系统的研究主体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科研经费应以政府和企业提供为主。
(2)绿色科技应用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包括企业的源头预防技术应用、绿色生产技术应用、绿色营销技术应用、末端治理技术应用和绿色物流技术应用,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绿色科技应用和绿色科技研发不同,企业从自身生产条件出发,有针对性地对专业技术进行应用开发,生产绿色产品进入市场,从中获取利润,因而应以企业为主体。
(3)绿色科技中介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包括绿色科技的教育培训、绿色科技的宣传和推广、绿色科技的评估和转移等。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大量闲置,转化率低且转化应用周期长。中介服务机构作为绿色科技中介子系统的主体,是联系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纽带,通过开展信息化服务、提供绿色管理咨询、建立信用体系等活动,进行绿色科技的宣传推广与评估转移,有助于缩小信息鸿沟、培养绿色科技人才、提高公众的科技知识水平和素养、促成绿色科技观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加速绿色科技成果转化为绿色科技产业,从根本上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4)绿色科技保障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包括法律保障和政策保障等功能。绿色科技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企业不愿自觉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因而政府要利用法律手段对企业的科技研发和利用进行制约和规范,同时运用绿色市场制度、绿色核算制度等一系列政策保障措施创造条件、刺激企业使其实施绿色生产、发展生态经济,引导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到绿色科技的研发中,确保绿色科技研发子系统的经费来源,为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绿色科技评估、推广和转移等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也为解决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出现的生态问题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
(5)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包括生态意识层面、生态行为层面、生态制度层面和生态产业层面的文明建设,要求全社会参与到其中。绿色科技通过源头预防技术、绿色生产技术、绿色营销技术、末端治理技术和绿色物流技术等技术作用于供应链环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系统的、有效的科技支撑。同时,生态文明的发展又对绿色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提出新的需求,从而推动绿色科技进步,也对绿色科技保障子系统提出新的保障目标,促使其不断完善以适应生态文明的发展需要。
实现绿色科技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从绿色供应链的视角破解这一课题,构建了生态文明驱动下的绿色科技供应链维体系,并在设计环节、资源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末端环节和物流环节等几个重要的供应链环节分析绿色科技和生态文明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机理,建立起两者的整体关联模型。本研究成果将为绿色科技的发展及其对生态文明的有效支撑提供系统化的指导,并为下一步的定量分析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框架。
[1]PELLETIER N.Of laws and limits:an ecological economic perspective on redressing the failure of contemporary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0,20(2):220-228.
[2]MAKARIEVA A M,GORSHKOV VG,LI B L.Energy budget of the biosphere and civilization:rethinking environmental security of global renewable and non-renewable resources[J].Ecological complexity,2008,5(4):281-288.
[3]HORNBORG A.Ecological economics,Marxism,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some explorations of the 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theories of ecologically unequal exchange [J].Ecological economics,2014,105:11-18.
[4]DE VOCHT F,BURSTYN I.Historical “evidence” that electrification caused the 20th century epidemic of diseases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fallacy [J].Medical hypotheses,2010,74(5):957-958.
[5]KOO C,CHUNG N.Examining the eco-technological knowledge of Smart Green IT adoption behavior:a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4,88:140-155.
[6]张奕民.绿色科技创新的运行本质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6(4):381-384.
[7]许冰峰.绿色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05(5):115-119.
[8]白春礼.科技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125-131.
[9]高吉喜,栗忠飞.生态文明建设要点探索[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5) :545-551.
[10]张玲,杨加猛,张智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统计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23):19-21.
[11]杨加猛,魏尉,张智光.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4(10):346-349.
[12]郭兆红.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4):133-135.
[13]李鸣.绿色科技: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支撑[J].前沿,2010(19):155-157.
[14]刘帅.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科技支撑体系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
[15]张智光.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共生空间的演化理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7):1-8.
[16]张智光.从产业与生态的共生关系审视生态文明[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7):108-114.
[17]孙育红.发达国家生态技术创新的实践及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13(8):54-58.
[18]杨小军.非线性思维视野中的可持续消费观[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8):106-108.
(责任编辑沈蓉)
The Driving and Supporting Mechanism Between Green Technolog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rom the Dimension of Supply Chain
Liu Chunxiang1,2,Zhang Zhiguang1,3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2.School of Business,Huai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Huaian 223003,China;3.System Engineering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
We should strive to improve the support ability of green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restore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So the paper studied scientific attribut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It built a supply chain dimension system model of green technology driven b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nd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technology supporting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It revealed the inner relation betwee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green technology.Thus it established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model of green technolog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systematic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technology and its effective support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Green technology;Green supply chain;Mechanism mode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研究”(71173107),江苏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耦合机理及科技生态化政策研究”(BR2015066),国家林业局软科学研究项目“我国林业实施绿色经济的多层次测度体系与管理机制研究”(2013-R07),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计划项目“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模式与政策研究”(KYLX15_0902)。
F20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