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宁
(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早期吞咽障碍管理措施对脑卒中肺炎的预防作用
王玉宁
(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障碍管理措施对脑卒中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4-01/2016-01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55)与对照组(n=5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早期吞咽障碍管理措施.结果:实验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吞咽功能干预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吞咽障碍管理措施在脑卒中肺炎中具有显著的预防性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早期吞咽障碍管理;脑卒中;肺炎;预防效果
近年来,随着脑卒中群体的不断扩增,卒中后吞咽障碍所致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也随之提高,这给患者的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目前,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预防脑卒中患者肺炎的发生,已成为临床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2014-01/2016-01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对55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了早期吞咽障碍管理措施,收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01/2016-01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55)与对照组(n=55).纳入标准:符合第4届全面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标准[1];首次发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入院时已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实验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45~78(平均58.6±8.3)岁;疾病类型:脑梗死35例,脑出血2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45~78(平均58.5±8.5)岁;疾病类型:脑梗死34例,脑出血21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保持患者鼻腔湿润与清洁,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湿棉球清理鼻腔分泌物,操作时注意控制动作幅度,避免损伤黏膜;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早期吞咽障碍管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空咽运动与咽冷刺激.将蘸有5%葡萄糖溶液的棉棒冰轻轻刺激患者的舌根、软腭与咽后壁,强化咽喉肌肉收缩作用,提高咽部与高软腭的敏感度,使其产生吞咽反射,每日餐前干预1次;每餐进食前,采用冷却刺激清洁口腔,以便提高患者对食物的敏感度,避免误咽.②有效咳嗽.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即深呼吸-憋气-有效咳嗽-排痰,避免咽部闭锁而产生呛咳.③模拟吞咽.指导患者进行摸拟吞咽练习,提高摄食能力,避免误吸误咽.训练方法为:深吸气-憋气-吞咽唾液-呼气-有效咳嗽.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通过洼田氏饮水法[2],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变化.洼田氏饮水法:协助患者取高30°半卧位或坐位,嘱其摄入30 mL温水,若5 s内1次饮完为Ⅰ级;分2次无呛咳状态下饮完为Ⅱ级;1次饮完但有呛咳为Ⅲ级;2次饮完且有呛咳为IV级;无法饮完,明显呛咳为Ⅴ级.痊愈:Ⅰ级,无吞咽困难症状;显效:较治疗前提高2级,症状明显好转;改善:较治疗前提高1级,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以上指标均未达到.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发生吸入性肺炎2例(3.64%),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9例(16.36%),实验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49,P<0.05).
2.2两组吞咽功能的干预效果比较 实验组吞咽功能干预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表1).
表1 两组吞咽功能的干预效果比较(n=55)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因感觉神经受损,对食物残渣感知较差,加之无法按频次与剂量饮水,易在口腔内遗留食屑,增加唾液粘性,形成寄生菌,继而导致牙菌斑出现,显著提高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3-4].
青海省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01/2016-01对55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了早期吞咽障碍管理措施,收效确切.早期吞咽障碍管理措施中空咽运动与咽冷刺激可以对患者的咽、舌、咀嚼肌进行管理与刺激,以便强化肌群的协调性与力量,强化吞咽功能;有效咳嗽有利于患者排除痰液,清除咽部残留食屑,避免吞吸与吞咽;模拟吞咽能够训练喉、舌、口及面部肌群,利于吞咽功能恢复[5-7].此外,脑卒中患者受损脑组织已丧失基本功能,而在中枢神经重组中需要其他正常脑组织来负担这些功能,此过程需要多元化反复刺激.早期吞咽障碍管理措施可以强化脑组织残余功能,充分发挥神经亚细胞代偿机制,建立并恢复脑组织残余反馈通路与功能,管理吞咽反射作用[8].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吞咽功能干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早期吞咽障碍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肺炎的发生率,强化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效果.
综上所述,早期吞咽障碍管理措施在脑卒中肺炎的预防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1]朱美红,时美芳,万里红,等.吞咽-摄食管理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相关性肺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3): 294-298.
[2]招少枫,窦祖林,何 怀,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2013,28(6):439-442.
[3]柏慧华,姚秋近,祝晓娟,等.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299-301.
[4]刘诗丹,陈启波,李荣祝,等.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6): 569-573.
[5]王晓松,曾 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新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2):6538-6540.
[6]邝景云,彭伟英,林碧清,等.摄食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1,11(1):89-91.
[7]隋广兰.急性脑卒中摄食-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72-674.
[8]冯 慧,潘化平.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新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5):491-495.
R743.3;R563.1
A
2095-6894(2016)08-71-02
2016-07-19;接受日期:2016-08-03
王玉宁.E-mail:qing6lake@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