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多学科联合”教育实习模式探究

2016-11-11 05:34刘国皇
决策探索 2016年20期
关键词:实习生基地学科

刘国皇

“多学科联合”教育实习模式,是由高师院校若干个师范专业的实习生联合组建一支实习队,到中学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并委托实习基地进行全面、全程指导教育实习工作的一种实习模式。当前,提出这种教育实习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它既是对传统教育实习模式存在弊端的回应,也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高校扩招背景下的必然要求,更是顺应新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新的教育实习模式。探索和实施这种教育实习模式能够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提供有益启迪和决策参考。

一、实施“多学科联合”教育实习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不同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与取长补短

传统教育实习模式主要是以单一学科集中实习为主,同一个专业8~20个实习生共同组建一支实习队到一所中学去实习。由于他们的学科背景相同,思维相似,这不利于挖掘跨学科之间的“融合点”,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育。“多学科联合”教育实习模式有利于促进多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来自不同学科的实习生一起备课、听课,彼此可以相互探讨、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多学科联合”教育实习模式也符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新课改要求改革课程结构,增加学科间的融合与综合,实施这种教育实习模式,从新教师培养的角度看,这有助于促进文科知识、理科知识与综合科目的融合,有利于改变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的倾向,促进学科知识的综合化,这将更符合中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有利于高师院校对教育实习的集中管理

以往的教育实习模式大都是师范院校下属的各学院各自负责,最典型的就是各自寻找实习点,学院与学院之间没有交集,从全校来讲,教育实习点过于分散,组织不规范、不统一,实习效果也大打折扣,这给高校的教育实习管理增加了许多难题。而实施“多学科联合”教育实习模式,有助于高校实习生实习地点相对集中,便于学校组织、管理、指导和评价,有利于缓解高校和实习学校在实习生管理问题上的矛盾。

(三)有利于师范生得到更多上课的实习机会

每个实习学校的班级数和学科课时都是有限的,以往以单个学科8~20人的方式进行集中实习,每个实习生能得到的实习机会最多就是一个班和几节课的上课锻炼,无法从中获取足够的教学经验。“多学科联合”教育实习模式,单科实习生人数一般为2~4人,这有利于确保每个实习生有更多的上课机会,也可以给更多的班级上课,这与中学教师的工作状况更加接近。同时,它还有利于实习生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在不同的班级上课,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也会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实习生应该学会根据不同班级的差异,在上课过程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

(四)有利于解决实习生众多而实习基地相对缺乏的矛盾

传统教育实习模式,各个学科专业自行组织实习,互不沟通联合,导致不同学科专业之间争抢教育实习基地,而有些实习学校由于条件限制或者是出于教育质量的考量不能容纳多个实习队,所以在接受了一个实习队之后就拒绝再接收其他实习队,这造成了实习基地的选取更加困难。另外,即使不同学科专业的实习队到了相同的实习学校之后,由于彼此之间并不熟悉也不联络,就会因为有限的备课室、教学用具等教学资源的使用而存在矛盾与纠纷,这样一来,既不利于高师院校的形象建设,也不利于教育实习学校对于实习生的安排和管理。“多学科联合”教育实习,通过每个学科的2~4人联合组成一支8~20人的实习队,一方面可以缓解不同学科之间因争抢教育实习基地而引发的矛盾,也能缓解教育实习基地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之间的实习生在实习前就已经一同接受集训,相互沟通,增加了彼此的熟悉度与融合度,培养了团队协作的意识,到了实习基地之后遇到矛盾与摩擦,也能一起讨论、一起解决,做到团结、高效而又和谐。

(五)有利于缓解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各种负担和压力

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于实习生的悉心指导,有利于实习生发现自身问题,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但在传统集中实习中,单个学科的实习生过多,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平均每人要辅导3~4个实习生,导致有的实习指导教师将实习生的到来当成沉重的负担,不愿或不敢让实习生插手教学工作,只是简单地让他们参与听课;有的直接把教学工作推给实习生之后便撒手不管,或指导不到位或干脆不指导,这样的实习效果可想而知。“多学科联合”教育实习模式可以有效地缓解实习指导教师实习生控制在2~4人,实习生人数的减少,减轻了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指导压力,每个指导教师可以用心有效地指导1~2名实习生,大大地提升实习生实习效果。

(六)有利于提升实习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来自不同学科的实习生联合起来共同组成一个实习队,由于队员们学科背景不同、思维不同、个性不同,要想顺利地完成实习任务并且留下美好的回忆,就必须彼此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也有利于让实习生认识更多的人,有利于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这种一起实习的经历将是他们一生共同的财富。大学,可谓是大而学之,不仅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做事,而“多学科联合”实习的方式更能给实习生提供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舞台和机会。

二、实施“多学科联合”教育实习模式的原因探析

(一)传统教育实习模式存在的弊端

1.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一是安排的时间段不合适。目前,我国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时间段通常是统一安排在大四整个上学期或前半学期(即9~10月)完成。然而,大四上学期实习生即将面临考研、考公、教招或直接就业的选择,而且还要撰写毕业论文,如此一来,就容易分心,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实习,加之有些实习生对教育实习的作用认识不足,对于实习抱着一种走过场的心态,敷衍了事。在这种状态下,实习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实习中,也不能提高其教学技能。二是安排的时间长度不足。这一点对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教育实习就能发现,如,美国规定了教育实习的最低时限,要占到总的学习时间的12%,部分州则延长到1年,研究生一般可以达到2~3年;英国要求教育实习时间占学习总时数的15%以上,一般不少于20周的时长;德国教育实习的时间更长,最长可达到72周;而法国一般也达到了27周;俄罗斯为24周;日本、韩国分别为14周和9周。反观中国,从1980年以来,教育部颁布文件,要求本科生的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长度不少于8周,专科生不少于6周。目前,各高校普遍都是以最低标准的6~8周的时间安排实习,仅占总课时比例的3%~5%。如此一来,真正让实习生实习的时间并不多,实习生可能刚刚进入状态,实习时间就结束了,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感悟和认识实际课堂与模拟课堂的不同,更无法根据实习期间所产生的问题去反思并寻找解决的办法,更谈不上真正感受学校正式教师的生活了。

2.高师院校指导教师作用的弱化。一是师资力量不足。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然而教师人数的增长速度却跟不上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学生人数的激增与教师人数的不足,导致有些专业教师是“一人多岗”,无法切实指导每位实习生。另外,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指导教师在指导期间还得担任教学任务,奔波于实习学校和本校之间,筋疲力尽,分身乏术,自然对于实习过程中实习生的教学问题与实习结束后的总结工作就无法指导到位。二是指导教师素质有待提升。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有些非专业教师也被分派去担任指导教师,并不是说非专业教师素质低,不能指导实习生,只是指导实习生毕竟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它需要关注实习生的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心理素质等。所以,笔者认为,担任教育实习的指导教师必须是精通教育学、心理学与专业知识的专业教师。三是指导教师职责单一。由于受时间短、路程远等情况的制约,高校派出的指导教师通常只进行巡回指导,次数有限,时间有限,而且其职责主要是负责关心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生活问题或对工作进行一般性的指导,职责单一,没有实时跟踪实习生的生活和实习情况,无法做到切实有效的指导。

3.缺乏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一是各高师院校主要都是在大四上学期统一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实习,这样导致各实习学校要同时接收来自各个不同高校的实习生,难免压力过大,安排不开。二是高师院校在选择实习学校时,一般都倾向于选择城市重点学校等条件较好的学校作为实习点,基本不考虑农村学校,这导致实习资源相对有限。三是实习学校担心实习生到来后,因观念不同或教学方法的差异而打乱学校教学体系,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4.缺乏客观的实习质量评价机制。一个公平公正、客观实际的实习评价机制对于保障实习生实习工作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这样一个评价不能用纸笔测验的方式表现,“在反对传统的教师评价过于注重结果、目标导向、标准化管理倾向、缺陷本位、甄别奖惩为主的进程中”,各高校仍然缺少一个客观的实习质量评价机制,很多评价都只是流于形式,甚至是“报喜不报忧”。由于有些高校制定了实习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毕业的政策,加之在实习生后期找工作的环节中,实习成绩往往也是被考量的指标之一,所以,很多实习学校都会选择做个顺水人情,直接给“优”或“良”的评价,而不考虑实习生的实际表现,这种不公正不客观也不科学的评价机制导致实习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自1990年起,我国便先后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两部重要文件,着力深化改革基础教育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师院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摇篮,也必然要相应地调整自身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三)高校扩招带来的重大影响

随着我国1999年开始的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随之快速上升,到2015年已经提前完成了2020年预定40%的目标,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预期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以及向普及化教育的过渡发展,既增加了人民的受教育机会,提高了教育水平,也创造了更好的教育学习条件,维护了更多人受教育的权利,但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高校师生比严重超标,高师院校实习生实习质量无法保障。由于人数过多,出现了实习基地不足,指导教师指导力度不断弱化等不良现象。

三、实施“多学科联合”教育实习模式的路径选择

(一)延长教育实习总时间,增强教育实习的弹性与连贯性

我国高师院校应该改革教育实习时间的安排,延长教育实习时间,至少使实习时间延长至一学期甚至更长。当然,这里所说的延长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狭隘的单一的集中延长,而是增加教育实习的总时间长度并增强实习的弹性和灵活性。比如,在大学一年级时就可以开展为期2周左右的教育见习活动,这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思想;二年级时可以安排为期4周左右的时间让师范生到实习学校担任助教,这可以让师范生充分了解学生,锻炼班级管理的能力与开展思想教育的能力;到了三年级就可以安排为期6周左右时间进行模拟教学和开展教育实习,让学生真正走上讲台进行教学,这可以有效规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到了四年级再开展为期6周左右的教学实习和教育调研,主要是进一步地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并且结合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培养师范生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这样的实习时间安排,延长了教育实习总学时,让教育实习的内容贯穿于整个师范教育的过程中,有利于师范生将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习不断地穿插进行,让师范生有时间、有机会根据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在调整之后再进行实践。这种教育实习模式为这样的实习安排提供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深化高师院校“多学科联合”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

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和良好的实习环境,不仅有利于实习生更好地在具体实践中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有利于为高师院校四年一贯性地开展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提供保障,同时有利于教育实习基地对教育教学工作整改以满足实习生实习的需要。做好“多学科联合”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关键是要做好实习基地的市场调研,选取一批实习学校作为基地共建单位,并长期合作共建,以保证“多学科联合”教育实习的开展得到有效保障,确保实习生到实习学校实习时能够受到重视和欢迎。此外,学校要出台相应规章制度,使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之间能做好配合与交流,做到分工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担责任,做好不同学院负责的具体工作安排,分享彼此的教育资源,这样才能开发更多的教育实习基地并且做好合作共建工作。

(三)建立高师院校对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培训机制

一是与实习基地建立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实习基地学校的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要保证自己随时处于学习的状态,抓住进修机会,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二是实习基地学校可以邀请高师院校的教师不定期到实习学校开展有关新课改内容的专题讲座,宣传新课改的理念,利用高校的学科力量促进与支持实习基地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三是建立起高校与实习学校的沟通交流渠道与平台,让处于中学教育一线的老师在遇到问题、困惑时,能够将其反馈给高师院校的理论研究人员,从而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产生强大的教育合力,这也体现了教育实习中互惠互利与多向交流的原则。

(四)利用现代网络和教育技术的优势探索远程指导实习的管理方式

由于实习学校和高师院校的时空关系,加上高校指导教师力量的不足,导致高校教师无法全程带队和跟踪,产生了与实习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监控、督导困难。除了实习队长与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的管理之外,高师院校为了有效了解和把控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要充分开发与利用现代网络和教育科学技术的优势加快探索远程指导教育实习的管理方式。比如建立、开通专业的教育实习网站,设立实习生论坛,让实习生畅所欲言,解决疑难问题,建立实习资料库,以便于实现信息的传送、沟通和反馈,有效地进行实时监控,也有利于贯彻多向交流的原则,解决实习队内同一学科的队友少、探讨交流难的问题。

(五)建立科学公正的教育实习质量评价机制

现代社会是个追求科学公正的法治社会,教育实习亦是如此。“多学科联合”教育实习模式必须建立科学公正、便于操作的教育实习质量评价机制,要深刻认识到评价的目的在于保证教育实习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实习生角色转换和加快专业化进程。高师院校和实习学校要共同合作,不断地推进教育实习评价机制的改革,努力将教育实习目标客观具体化,评价标准多元细致化,评价过程科学公正化,更好地贴近实习生教育实习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发挥实习评价的反馈功能,从而更好地指导实习生的实习活动,推动教育实习的发展与完善。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实习生基地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我的基地我的连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