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11-11 16:25黄晓慧
人间 2016年27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摘要:农业教育对现代农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教育虽有一定成绩,但仍旧存在众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农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策略和建议,期望能为更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服务,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所服务。

关键词:农业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44-01

随着时代的推进,中国的“三农问题”依旧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因为农村所占地域和人口均占据全国的大部和大多数。因此,农村建设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中国整个体系发展的好坏,农村“三农问题”改善与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国整个社会稳步发展的进程快慢。然而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就是教育问题,归因为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和思想观念直接影响着“三农问题”的改善与解决。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以对其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期望有助于推进我国“三农问题”的改善与解决。

一、我国农业教育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教育的地位不高。

1.人们长期认为:农业远比工业落后,农业运用的生产工具和经营方式落后于工业,而且农业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因此,农业和农民不被重视的传统观念难以改变。

2.各地域、各工种的差别很大,虽然经济发达地区的这种现象逐渐缩小,但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差别日趋加大。

3.农村的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不快,而且农业的增长速度和农民的增收幅度缓慢。

(二)农业教育的体制不合理。

1.教育部门的体制失效。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与行业产业企业的教育在结合三教、统筹协调教育行政部门的过程中,本应代表政府主动做好统筹协调和服务工作,但各职能部门的体制失效使得这部分内容无法进行。

2.教育与经济衔接问题。

以往的教育服务经济的理念,与实际情况不适应,特别是与为农服务的思想不适应,与经费投入不适应等,这都直接地影响着农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衔接与转化。

3.农科教、教科推的结合问题。

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农业外部和内部的不结合,即大农业与大教育、大科技的不结合,造成了部门间不协调。

(三)经费不足。

1.国家对农业教育的投入不足。

我国对农业教育的投入相对于发达国家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太少,仅占GDP的2.5%。而且,我国的教育经费用于农业农职教育,特别是农民培训的经费严重不足,国家给予农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应有补助较少,甚至还有很多地方到不了位。

2.企业对农业的支持较少,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不高。

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相对于其他经济活动来讲,获益不大,而且其活动受政府监管力度较大,因此,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数量较少而且规模不大,导致不能为农业专业的学生提供太多的实习机会。

3.全社会对农业、农职教育的支持不够。

这种现象具体反映在农业、农职教育的教学、生产、社会实习得不到保证。由于经费短缺,农科学生的教学、生产和社会实践环节的严重消弱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

(四)农业专业学生就业不畅。

在市场经济的营运中,人才必须进入市场。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是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的原则,但农业人才市场不旺,导致农业专业学生就业不畅,表现为以下几点:

1.培养农业、农职人才的主渠道要面向基层生产第一线特别面向乡、村两级。因基层是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社会化服务和小城镇建设的主战场,吸纳的农业、农职人才最多,其对质量和层次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或生产第一线去。

2.为国家行政和事业发展输送的农业、农职人才将长期处在控制和约束状况,即毕业生不能直接进入国家行政和事业单位。

3.农业、农职人才就业中转业、换岗的状况严重。从西南一所农业高校民意测验中显示 对学农不感兴趣,学农即离农的学生占60%以上。可见农业人才特别是高等农业人才学农不干农的现象非常严重,这实际也是农业教育中的一大浪费。

二、完善和发展我国农业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法律的保障。

政府要着力制定农业教育的相关法律,运用法律手段强化农业教育的重要地位,让社会各界都充分认清实施和接受农业教育的重要性,以保证农业教育在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顺利有效的开展和普及。

(二)重视农业直接劳动者素质的培养。

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政府就要加大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说服性和强制性等措施保证农民接受教育。设立专门的农民咨询机构以及相关的农民培训机构为农民提供问题解决和技能学习的场所,从而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知识、科技、研究切实转化成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要想加强实践,首先学校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增设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使其真正达到实践学习的效果。

三、结论

农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落到实处。目前,我国农业教育存在众多的问题和缺陷,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给予高度重视。要深入研究和剖析我国农业教育的各种不足,结合我国各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辟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体系,从而使得农业教育和农业经济之间有效的衔接并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年鉴(2001)[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我国现阶段农业科技和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1(1).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5]谢维和.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关键在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1998,(1).

作者简介:黄晓慧(1990-),女,汉族,河南周口人,浙江农林大学法政学院,在读农业硕士,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专业,研究方向:农业科技管理。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