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贝奇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男性幼儿教师缺乏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万贝奇
(安徽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幼儿教师男女比例失调,是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培养男性幼儿教师,不仅有利于幼儿人格品质的塑造,而且对于调动幼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必须从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幼儿园男性教师的待遇地位、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招生体制等方面入手,使幼儿园教师男女比例均衡化,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男性幼儿教师;缺乏;现状;对策
目前,在我国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受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大众普遍认为女性温柔、细心、亲切,其自身的特点非常适合幼儿教育工作。”[1]所以,只要一提起幼儿园教师,人们脑海中出现的往往是一个女性角色,仿佛女性生来就是幼儿教育的代言人。有研究指出,成年男女幼儿教师的性别价值观对幼儿的性别认同乃至自我认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当下我国幼儿园等学前教育场所,看到的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女性教师,男性教师资源稀少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男性幼儿教师缺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男性幼儿教师缺乏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园教师都是女性,男性在幼儿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很小。许多专家学者也发现这一问题,并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2014年,王路青、侯琳波、侯盛林在《幼儿教育呼唤男性教师——
试析男幼师的就业现状及对策》中,对“国培计划”幼儿教师远程培训中心学习的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有67.6%的幼儿园,其教师全部都是女性,而男性教师的总比例不足万分之八。[2]2015年,傅晟在《培养男幼儿教师的必要性及对策分析》中对山东省幼儿园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共有132518人,其中女性教师有129682人,男性教师有2836人,所占比例仅为2.14%。[3]之后,笔者调查了安徽省五所幼儿园中男性教师人数情况。
表1可见,在几所幼儿园中,安师大附幼的男性教师人数稍多一点,但所占比例却不足4%,有三所幼儿园出现男性教师人数“零”的现象。而真善美幼儿园虽然有一名男性教师,但据其他教师介绍,仅有的这名男性教师是外聘人员,每周来学校进行一次体育课讲授,工资按课时结算。其实,男性幼儿教师的缺乏归根结底还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男性学生的紧缺。笔者又调查了安徽省五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部分年级的男生人数情况,见表2:
表1 安徽省五所幼儿园男性教师情况
表2 安徽省五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部分年级男生情况
表2可见,在安徽省五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男性学生的人数非常稀少,安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人数相比其他几所大学多一点,但比例都不足3%,有两所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甚至全是“娘子军”。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本来就少,而这些为数不多的男生毕业后还不一定选择在幼儿园中从事学前教育工作。
(二)男性幼儿教师缺乏的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传统观念中,对职业分工有着很固定的刻板印象,即女性一般参与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工作,而男性则大多从事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大职业,由此形成所谓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传统。而且从历史的现实和发展来看,女性参与社会分工时,一般也都是从事一些带有服务性质的职业,比如,护士、幼儿园教师等。正是受这些传统的理念和现实的双重影响,使得很多职业自然带有极强的性别分工色彩,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也确实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职业越来越呼唤更多的人群参与其中,幼儿园教师作为一种近一两百年来的“新兴”职业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趋势,对一个受封建传统影响极深的中国来讲,女性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被看作一种理所当然的选择,而男性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则被认为有失身份,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女性最适合与幼儿交往,而男性则在这方面有所欠缺,认为男性缺少女性的温柔,所以他们是不能够给幼儿带来所谓的“温暖的怀抱”,因此,大多数男性进行幼儿教育被认为是不符合身份或者说男性幼儿教师是不称职的。总之,男性从事一些传统观念上认为不合宜的职业时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及阻碍。
2.职业发展中的现实境遇
除了受传统观念影响,还有很多现实问题也使男性很少从事幼儿教师这一职业。首先,当幼儿园里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参与者的时候,男性此时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如果他们加入其中,可能会面临因群体的不适应而被边缘化的危险。另外,如果这些较少数量的男性教师受到女性教师的宠爱或者特殊关照,也会导致他们容易被女性化,阳刚之气,锐气逐渐减少,这对于他们参与幼儿教育也是很不利的。其次,一旦男性教师加入幼儿教育的行列,他们便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产生怀疑,因为无论是从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好,还是从现实的经验来看,一个普通的幼儿教师确实也没有所谓太大的发展前途,这也使很多男性在选择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时候望而却步。再次,待遇问题。目前的幼儿教师工资普遍较低,而男性往往肩负赚钱养家的重任,较低薪酬也会让那些原本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男性最终放弃。最后,择偶问题。男性幼儿教师在择偶时,会受到许多阻碍。就目前大众的择偶观来看,女性都希望选择从事公务员或者在大型国企工作的男性,因为这些男性工作稳定、收入高、职业发展前景更好。正是由于种种现实的境遇使男性加入幼儿教育队伍这一美好的愿景只是停留于理想的状态。
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生源问题
很多男生在高考后选择专业时往往偏向热门专业,如金融、计算机这类适合男性性格特点且很好就业的专业。很少会有男生在第一志愿就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都是通过调剂来的。生源缺乏也导致在学前教育工作中难得一见男性的现象。而毕业后,部分男生选择与此专业完全不相干的工作,或者选择考研继续深造,而最后真正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男生少之又少。另外,当前在学前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中也出现很多问题。一般来讲,幼儿天性好动,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幼儿园大部分时间应该是在游戏中教育及引导他们,促进他们释放天性以及自我开发大脑。据调查显示,高校虽然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了大量的课程,内容比较广泛,形式较为多样,但大部分课程设置都偏向女性化,没有充分考虑男性的特点,不利于挖掘他们的潜能以及智慧。如舞蹈课、声乐课,大部分都是以女性的角度进行教学,导致很多舞蹈动作偏向妩媚柔弱,声乐形式偏向婉转细腻。很多男生会本能地抗拒这些过于女性化的课程,让他们在女生面前展现这样的动作和声音会感到尴尬。这样的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男生的学习热情,也让他们对未来的就业方向产生困惑。
(一)国外男性幼儿教师比例
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从事幼儿园工作的教职工总数在 100 万人左右,而其中男性人数却不到 1 万人,呈现出将近100 ∶1的巨大差距;而日本幼儿园的男性教师比例约为 7%,美国幼儿园男性教师的比例最高,约为10%。[4]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男性幼儿教师比例正在不断增加,这些国家的教育界一致认为在幼儿的师资环境中需要男女比例和谐才更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而日本在这一方面的认识明显早于我国,1990年,日本男性幼儿教师占比为6.3%,而且提倡男性参与保教工作,还要求男性教师在学前教育中需要占据一定的比例。[5]
(二)有利于幼儿对性别的辨认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此阶段的认同感也对幼儿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即幼儿找到某些榜样,发现自己与之相似的某些优点,并进行模仿,由成功模仿获得以前未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往往会模仿教师的言语和行为,但如果幼儿园里是清一色的女性教师,久而久之就会使幼儿身上女性化的特质越发明显,刚毅果敢等男性化的特质因得不到充分体验而缺失。幼儿不仅仅需要女性教师的温柔呵护,同样也需要男性教师阳刚之气的熏陶。恩格斯曾经说过:“不是两个男人,而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建立了家庭。”当然,社会也不是只由女人组成,而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二者缺一不可。同样地,幼儿要想从小获得一个完整的性别认同,乃至获得一个健康的、合理的、平衡的心理空间,男性和女性各自性别角色在幼儿教育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在某些方面男性成人角色在幼儿心目中扮演着英雄或者理想人物的形象。
(三)有利于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
一般而言,由于家庭氛围、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一系列社会化的复杂因素,一个人在性格上往往带有明显的性别特色。男性往往表现出开朗大度、果断机智、独立性强、不拘小节、感情粗犷、奔放等性格特征,而女性则表现出内向含蓄、犹豫不决、依赖性强、安分守己、情感脆弱等性格特征。[3]由于男性与女性本身性格的差异,女性幼儿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倾向于保守,大多会选择安全系数更高的室内活动。而男性幼儿教师,性格上冲动冒险的特点使他们更喜欢富有创造力和挑战性的户外游戏。其实这些游戏更容易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幼儿一般都调皮好动,喜欢玩耍打闹等肢体碰撞类的互动游戏。女性幼儿教师一般比较柔弱,态度也较温和,往往不能让幼儿服从管理。而男性幼儿教师阳刚、爽直的性格更能让幼儿找到权威的形象,自觉服从安排。尤其在体育课上,很多游戏需要教师以平等、粗放的态度和幼儿相处,这样才有助于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在男性幼儿教师身上,幼儿能得到平等的友谊,容易找到安全感,也更容易培养他们独立、坚强的性格。
(四)有利于幼儿园管理体系的完善
幼儿园是一个针对幼儿的教育体系,不仅肩负教导幼儿的工作,而且还需要内部不断完善管理体制,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幼儿园自身创新与完善,从而带给幼儿更好的教育环境。有调查显示,当前在我国幼儿园管理层中95%以上都是女性,而且很多幼儿园的管理模式还停留在最基本的“单纯照看孩子”的层面上,不能带给幼儿高质有效的心理成长。此时,幼儿园管理者就需要打破常规,做出合理科学的教育改革,推动幼儿园与国际儿童教育接轨,真正做到培育儿童人格独立坚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很多理论和案例都显示,女性教师在管理风格上倾向于稳定和合作,缺乏突破守旧模式的创新精神。相比女性教师,男性教师更喜欢创新、打破常规,敢于接受不同寻常的挑战和承担失败后带来的后果,这些性格上的特征恰恰能满足幼儿园急于打破和改善陈旧管理模式的需要。而且有研究表明,和一般男女比例适当的管理组织相比,在女性教师占绝大多数的幼儿园管理层里,人际关系表现得更加紧张。男性教师的加入,有助于缓解人际关系冲突,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一)扭转人们的传统观念
传统的性别观念对于职业选择的影响根深蒂固,要想扭转关于幼儿教师的传统观念,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让每一个人认识到职业的选择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性别的限制,但大多数的职业并没有太多固定的选择。教师要使男女平等的观念真正灌输到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家长在指导孩子选择职业的时候一定要跳出传统观念的束缚,让其明白只要自己喜欢就好,职业不分贵贱。只有从源头入手,使性别平等、职业无贵贱的观念真正在每一个人的心底生根,才能使男性真正参与幼儿教育事业。其次,社会媒体力量应该发挥应有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在引导舆论、改变人们观念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幼儿教育事业男性教师缺乏的现实,相关部门应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媒体在有关宣传中把男性参与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出细致中肯的评价。
(二)改变男性幼儿教师现实境遇
现实境遇是当前男性参与幼儿教育事业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改变这种现状刻不容缓。首先,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男性幼儿教师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不仅要在工资待遇上给予他们应有的鼓励,而且还应该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比如,让更多的男性幼儿教师不单只从事教学活动,而要更多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他们看到这是一项有前途的事业。其次,在幼儿园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之中,应该让男性教师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要让他们能够切实感受工作的乐趣,从而自觉产生对职业前景的期望。只有让每一个男性教师在幼儿园感受到他们与女性教师同样的地位、甚至是特别关照,才能使他们愿意继续留在这种环境中,以此改变男性教师参与幼儿教育事业积极性不高的现实。最后,宣扬社会大众都要尊重幼儿教师、尊重男性幼儿教师,为他们在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上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使更多的男性同胞愿意加入这个行列之中,愿意为了这项事业而奋斗。
(三)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招生体制
在课程设置上,当前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是男女生无差别对待,并且很多课程往往过于女性化,不利于发展男生的特长。所以,高校可以根据男生的特点,设计一套系统的男性课程,用于激发和培育男生的阳刚之美。与此同时,高校应给予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追求兴趣,自主选择课程以促进单项专业化,这样一来不仅使学生可以实现兴趣和技能共同发展,而且也可以避免高校因追求全面发展而使学生各项能力无一精深的尴尬局面。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课程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高校也应该合理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6]以学前教育高层次人才为载体,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各地幼儿园建立长期的、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为男性幼儿教师的培养提供长期的、稳定的实习帮助和就业扶持。[3]只有打造有吸引力的课程,才能够最大限度留住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并且提高专业的吸引力。另外,在以往的招生体制中,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和女生是同等录取。针对这种情况,若想招收更多男生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就必须改革“一刀切”的招生体制,在政策上多照顾男生。如对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给予优先录取或降分录取的特权。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既符合学校实际需求又照顾教育公平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男生报考学前教育专业。一般来说,现实结果都是基于某种制度设计的好坏,所以,如果能够在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体制这个源头上下足功夫、做好宣传,争取让更多的人了解学前教育及其重要作用,就会吸引更多的男生加入到这项事业的发展之中。
[1]索长清.幼儿园教师性别结构女性化及其社会地位边缘化——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10):95-98.
[2]王路青,侯琳波,侯盛林.幼儿教育呼唤男性教师——试析男幼师的职业现状及对策[J].职业,2014(18):68-70.
[3]傅晨.培养男幼儿教师的必要性及对策[J].现代教育,2015(4):43.
[4]王成德.幼儿教师性别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J].科技信息,2007(23):208.
[5]李冬.幼儿园男教师缺失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张利萍.安徽省普通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责任编辑石悦]
2015-04-06
万贝奇(1990— ),女,安徽宁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
G615
A
1008-6390(2016)05-01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