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在中央带前列腺癌与结节型增生诊断中的价值

2016-11-11 08:52夏远舰
河北医药 2016年21期
关键词:癌灶包膜前列腺癌

夏远舰



磁共振在中央带前列腺癌与结节型增生诊断中的价值

夏远舰

目的探讨中央带前列腺癌与结节型增生的MR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中央带前列腺癌34例(39个癌灶)、前列腺结节型增生121例,比较病灶的T1WI、T2WI、DWI与增强表现,测量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观察中央带与外周带间的低信号环的完整性。结果中央带前列腺癌灶大多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低、低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呈轻度均匀强化,中央带与外周带之间的正常分界线大多数不完整;增生结节多数T1WI呈等信号,T2WI信号不均匀。癌灶与增生结节的ADC值分别为(0.859±0.079) ×10-3mm2/s、(1.517±0.315)×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可用于中央带前列腺癌与结节型增生诊断与鉴别诊断。

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增生;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常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尽管前列腺癌以外周带多见,仍有接近30%的病例发生在中央带,而前列腺中央带以良性增生多见,且前列腺增生结节的超声、CT和临床表现均与发生在中央带的前列腺癌相似,中央带的前列腺癌常发展至中晚期才明确诊断,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1,2]。磁共振成像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技术相比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参数、多层面成像等优势,是目前前列腺影像学诊断、分期的最佳手段[3],为提高中央带前列腺癌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本研究分析中央带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MR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前列腺MR检查,并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完全局限于中央带的前列腺癌34例(39个病灶,均为腺癌为观察组。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3±10)岁;34例中央带腺癌病理Gleason评分为4~10分,平均(6.3±1.4)分。前列腺结节型增生121例为对照组,年龄57~89岁,平均年龄(65±13)岁。因弥漫型前列腺增生与中央带前列腺癌MR相对容易鉴别,本研究未予对比。所有患者均接受T1WI、T2WI和DWI序列检查,测量兴趣区的ADC值,60例前列腺增生,20例中央带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增强检查。上述病例均在MR检查后经手术或活检病理结果证实。见表1。

1.2设备与方法使用2台GE公司1.5T Signa Twin-Speed磁共振扫描仪行常规MRI和DWI检查。

表1 患者相关临床资料

常规MRI用体线圈为射频发射线圈,以腹部相控阵线圈为接受线圈。扫描前嘱充盈膀胱,取仰卧位,扫描中心置于耻骨联合上方2.0 cm处。常规扫描序列包括横断面T1WI、T2WI、 T2WI-FS;矢状面T1WI;冠状面T2WI。DWI检查以体线圈为射频发射和接受线圈,扫描序列为单次激发SE-EPI(ssh-EPI-DWI)序列加STIR抑脂; 扫描参数:TR=3 000 ms,TE=50 ms,视野(FOV)=24 cm×24 cm,激励次数(NEX)=19,层厚(Thick)=5 mm,层间距=0 mm,矩阵=96×96,扩散敏感系数( b值)采用0 s/mm2和700 s/mm2。取层面选择、频率编码、相位编码3个方向。增强扫描:于平扫后保持体位不变,静脉注入钆喷酸葡胺针(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剂量0.1 mml/kg,然后行横断、矢状、冠状面的扫描。

1.3数据采集、处理扫描数据传输至GE高级工作站(Advanced Workstation 4.3,AW4.3)上,由3名高年资医生经GE Function 2软件自动后处理后获得ADC图。兴趣区(ROI)测量选择图像上的异常信号区域测量,测量面积按病变大小而定,一般稍小于病灶,每个ROI面积3~10 mm2,尽量避开粘液、脂肪、钙化、血管、气体、尿道组织。另外,要在病灶同侧远隔部位及对侧正常部位测量,取3名医生测量的平均值,再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前列腺癌患者情况本组中央带前列腺癌34例均为腺癌,术前诊断中央带前列腺癌18例(52.9%),误诊为前列腺增生结节12例(35.3%),漏诊4例(11.8%)。

2.2中央带前列腺癌的MR表现34例中央带前列腺癌,合并前列腺增生23例(67.6%),表现为中央带体积增大,信号不均匀,外周带受压变形。前列腺包膜局限性隆起24例(70.6%),包膜光整10例(29.4%);前列腺中央带癌34例的包膜均连续且无明显增厚改变。39个中央带前列腺癌灶中,形态不规则30个(76.9%),呈圆形或椭圆形9个(23.1%);病灶边界多欠清,大小为1.1~2.4 cm,平均(1.55±0.39)cm;34例前列腺癌患者中央带与外周带间的低信号环影完整的仅6例(17.6%),不完整25例(73.5%),完全破坏3例(8.8%)。T1WI中央带前列腺癌灶均呈等信号影,显示不清。T2WI瘤灶呈稍低信号影14个(35.9%),低信号25个(64.1%),信号均匀。DWI呈明显高信号影有30个(76.9%),稍高信号9个(23.1%);癌灶ADC值为(0.57~1.09)×10-3mm2/s,平均(0.859±0.079)×10-3mm2/s。20例患者行增强MR检查,增强后中央带前列腺癌灶呈中等度强化,相对周围明显强化的中央带组织呈稍低信号表现12例(60.0%),呈稍高信号8例(40.0%)。见图1~2,表2。

图1中央带前列腺癌:前列腺中央带左侧部癌灶T2WI呈不规则形稍低信号,左侧外周带与中央带间低信号影显示不清,而右侧外周带与中央带间低信号影显示清晰,前列腺包膜光整

图2中央带前列腺癌 ADC图:显示中央带左侧部的前列腺癌灶ADC值明显降低,ADC值为(0.898±0.059)×10-3mm2/s;中央带右侧部正常腺体的ADC值为(1.59±0.197)×10-3mm2/s

表2 34例中央带前列腺癌的MR表现

2.3病例组与对照组ADC值比较121例中央带前列腺结节型增生病例,均表现为中央带体积明显增大,前列腺上下径4.1~6.3 cm,外周带明显受压变形,中央带与外周带间的低信号环影完整仅116例(95.9%),欠完整5例(4.1%)。前列腺中央带增生结节T1WI呈等信号,难于识别;T2WI呈等、稍高混杂信号;DWI呈稍高或等信号;ADC值为(1.13~1.97)×10-3mm2/s,平均(1.517±0.315) ×10-3mm2/s。前列腺中央带癌与增生结节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4,表3。

3 讨论

前列腺癌起源于前列腺腺泡或导管上皮,90%以上为腺癌[4],本组起源于中央带的前列腺癌全部为腺癌。一般认为前列腺癌Whitmore 分期为C期、D期(相当于TNM分期的T3期、N和M期)无外科手术指征,临床称为晚期前列腺癌,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差[4]。

图3中央带前列腺增生结节:中央带体积增大,内见多发圆形或椭圆形增生结节灶,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影;两侧外周带受压变形,中央带与两侧外周带间低信号影显示清晰,前列腺包膜连续光整只有早期诊断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的前列腺癌,才有可能进行根治性治疗[5]。本组中央带前列腺癌34例,MR初检时的误漏诊率高达47.1%,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中央带前列腺癌发生率低,对其与增生结节MR表现的差异认识不足,且中央带前列腺也常合并前列腺增生有关。

图4中央带前列腺增生结节灶ADC值:前列腺增生结节灶ADC值相对周围组织无明显变化,ADC值为(1.681±0.165)×10-3mm2/s

表3病例组与对照组ADC值比较

 组别ADC值t值P值病例组(n=34)0.859±0.079(0.57~1.09)2.230.026对照组(n=121)1.517±0.315(1.13~1.97)

中央带前列腺癌,癌灶形态常不规则,常因浸润性生长而边界不清,在T2WI上呈低信号表现,分析其组织病理基础,与癌灶区域有大量紧密排列癌变细胞,其间粘蛋白和液体含量明显减少有关。而前列腺增生病理上分为腺体型、间质型和混合型,增生组织成分不一,MR表现也有所不同,增生结节病灶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T2WI呈等、稍高混杂信号影,DWI 呈稍高信号影为主,增强后增生结节灶大多不均匀强化,而存在于中央带与外周带腺体之间的正常分界线完整,个别欠清晰可能与增生显著和部分容积效益有关。

有研究显示:前列腺中央带癌表现为T2WI 均匀低信号,DWI 高信号,瘤灶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无包膜,ADC值平均为(1.05×10)-3mm2/s(95%可信区间为0.97~1.11),并且与中央带良性前列腺增生结节的ADC值存在显著性差别[6,7]。本组34例中央带前列腺癌与121例前列腺增生的ADC值分别为(0.859±0.079)×10-3mm2/s和(1.517±0.315)×10-3mm2/s,与文献[8,9]报道相近。表明ADC值的量化指标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具有鉴别价值,前列腺癌的ADC值明显小于前列腺增生,前者通常不超过(1.1×10)-3mm2/s。

中央带前列腺癌与增生结节的鉴别要点:(1)中央带前列腺癌常伴有PSA异常升高,而前列腺增生PSA升高常不明显;(2)癌灶形态常不规则,导致边界不清或中央带与外周带间低信号环影不清,而增生结节多呈圆形或卵圆形,且边界清楚;(3)T2WI癌灶常比增生结节信号更低、更均匀一点;(4)DWI癌灶常比增生结节信号更高,ADC值常在1.1×10-3mm2/s以下;(5)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显示中央带前列腺癌灶与周围背景的对比。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前列腺高危人群,应常规推荐MRI检查、高分辨弥散成像加ADC测量。

1何海青,樊树峰,李玉晶,等.MRI在中央带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051-1054.

2Jagannathan NR.Prostate MR: current status,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NMR Biomed,2014,27:1-2.

3陈志强,杨文君,郭玉林,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30:216-219.

4徐勇,张志宏.我国前列腺癌的临床热点问题探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1,32:585-587.

5张海洋,王慕文,赵勇,等.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现状的探讨.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5:8-14.

6Oto A,Kayhan A,Jiang YL,et al. Prostate cancer:differentiation of central gland cancer from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y using diffusion-weighted and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Radiology,2010,257:715-723.

7梁宇霆,靳二虎 ,张艺,等.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检出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磁共振成像杂志,2010,11:272-276.

8Park SY,Kim CK,Park BK,et al.Diffusion-tensor MRI at 3 T: differentiation of central gland prostate cancer from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Am J Roentgenol,2014,202:W254-W262.

9Peng Y,Jiang Y,Yang C,et al.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parametric prostate MR image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prostate cancer and normal tissue and correlation with Gleason score--a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development study.Radiology,2013,267:787-796.

10.3969/j.issn.1002-7386.2016.21.015

056001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

R 814.46

A

1002-7386(2016)21-3255-03

2016-04-19)

猜你喜欢
癌灶包膜前列腺癌
MRI-DWI对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发微小癌灶的诊断价值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探讨CT对乙肝肝硬化相关性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
乳腺癌多发性癌灶的相关因素分析与临床研究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超声评分法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