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邦俊
认识论维度的现代阅读解释学
杨邦俊
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活动的本质及其过程的理论。现代阅读解释学,以我国现代教育分科教学产生以后汉语文学科的阅读理解、解释和说明为主要研究内容,旨在探究阅读的本质及其发生机制,理解的种类及其途径,解释和说明的方法、价值与意义等。
现代汉语文由古代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构成,主要包括我国古今语言、文学方面的优秀作品,外国自然、科学和文学方面的优秀译文,具有较为广泛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活动围绕这些作品来进行,其间性存在,贯注着语文知识、中外文化和人的生命实践,形成一套由“认知”“互动”和“反思”构成的阅读机制。
1.阅读、认知与知识接受。阅读始于文本,首先是对知识的认知,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的,有三个层面的内容。(1)表层信息。一般指文字、词语、句子和篇章,包括语言使用的习惯和语用中的变化等。这些都是知识性的内容,能够从文本中直接看到,遇到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通过他人的讲解或查阅有关文献和工具书解决。汉语文采用象形文字,拥有丰富的词汇,具有强大的造句和修辞功能,形成以象形表意为特征的语言文化。通过汉语文的阅读认知可以得到汉语言文字方面的修养,接受文本传递的信息,学到相关知识,获得语言运用的经验。(2)深层意蕴。一般包括词语、句子的含义,文章的主旨,文本的趣味等,是在特定的语境中生成的。汉语文的表达具有以象写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比兴等特点,意蕴大多比较深沉,阅读者需要有前设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的领悟能力,按照由外而内、由象及意、由部分到整体的思路,通过反复比较,细心体会,整体观照,才能潜入文本获取。这些意蕴虽然不是直接的知识,但它属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需要依赖自身的实践在直接的经验中感知。(3)文外因素。艺术性的文本,特别是文学作品,往往通过隐喻、象征等艺术手法来传情达意,写作中留下了很多艺术空白。把一些当说的内容没有明说出来,留待读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填补,发现其中的奥秘;在形象塑造上也有意留下一些语言结构方面的“空缺”,需要读者把零散的意象连缀成完整的画面,通过对画面的赏析,感获文本传达的情趣和韵味。古人把这种情形称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象外之旨”,西方接受美学则称作 “召唤结构”。现代汉语文具有广泛的隐喻性,文章写作讲究“雪泥鸿爪”“风流蕴藉”,文字上多有脱略,挂一代万,以少胜多,意趣多在文外生成。要获得这些文本之外的佳趣,读者必须具有较强的阅读敏感、艺术修养和对知识的综合判断及运用能力。上述阅读认知的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反映了汉语文阅读解文的三重境界,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指明了路径。
2.阅读、互动与文化生成。阅读兴于互动,主要功能是促进文化的接受、再生、创新和发展。考查一段正在发生的阅读,从形式上看,是原创主体(作者)与阅读主体(读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和互动的过程,但实质上却是广袤的语言文化“扬弃与继承”“生成与发展”中的一个细小的存在。人类文化(包括汉语文化)正是通过这些无所不在的广泛阅读得以接受、传播、再生和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又是文化的“孵化器”和“传播链”。汉语文阅读与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阅读与文化的“复活”。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对宇宙、自然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带有很强的实践性。进入文明时代,人们将这些认识的成果通过书籍文章记载下来,留传下去。但是,如果这些书籍和文章只是存放在图书馆或书橱里,那么永远都只是僵化的文本,无法回归它们原来的生态。书籍文章只有进入大众化的阅读消费领域,才能被广大的读者看到,文本中的文化存在才能被激活,被认识,被传播,所以,文化需要“被阅读”。那些沉淀在书本中的处于“休眠”状态的文化成分,只有引入“阅读互动”的机制才能“复活”,才能被最广大的读者认识、接受和践行,还原它们作为文化的本色。阅读对文化的“激活”功能,反映了阅读的普适价值,是对阅读本质的重要认识,能够帮助我们认清阅读教学改革的方向,走上文化育人的正途。(2)阅读与文化的再生。阅读中,读者对文化的认知和接受,又不是被动的,毫无选择的全盘吸收,而是自由地、主动地、批判地扬弃。一般表现为,作者带着自己原来的文化储备走进文本,与文中原有的文化成分进行反复的交流互动。彼此之间,相互启发,各自从对方的思想中发现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作为文化创新的起点,引发新一轮的互动。主体间的这种互动是广泛的——相互欣赏,发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有选择的肯定和接受;相互修正,发现对方的错厄和纰缪,有理据的否定和蠲除;相互完善,发现对方的不足和缺陷,有创建的补裨和优化。如此这般,每读完一篇文章,原作的内涵就会得到一次修正和提升,原作的文化存在就会得到一次补充和丰富,就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人类文化就是在这种阅读互动中,不断再生向前发展的。阅读对文化的再生功能,反映了人类阅读发生的共同机制,是对阅读本质的深刻认识,对汉语文的阅读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价值。(3)阅读与文化传承。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族群的基因,有其社会化的背景,需要在特定族群的“土壤”中“生长”;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成熟的文化,又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实践,不断地被继承、被创新,发展而来的。文化的传承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阅读来推进和完成的,阅读连结历史,沟通未来。如果没有阅读,人类文化传承的“链条”可能就会断裂。因此,阅读在文化传承的每个“链结”中,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这个历史“链条”中的每个“链结”上的人们,认清自己的文化“基因”,贡献“这一代”的智慧,维系文化的根脉。阅读对文化的传承功能,反映了阅读的“基因理论”,暗示阅读必须尊重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思维方式,只有在读者熟悉的文化背景中才能“驾轻就熟”,有效进行。这一理论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兼顾汉语文的特点,坚守母语课程的本分,走出忽视汉语传统、片面追求“洋化”、西化的困境。(4)阅读与文化创新。阅读能帮助我们打开一扇联系外族的“窗口”,让我们通过阅读了解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借鉴其他民族的经验,改良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课程把真正反映人类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的外国优秀作品引入教材,供学生阅读思考,帮助国人改造劣根性,增强现代意识。但阅读对外族文化的借鉴和吸收,要坚持国本,做到为我所用,以发展和壮大中华文化为指归。
3.阅读、反思与生命成长。阅读是由人来完成的,是通过人的生命活动实现的,阅读的种种特性是在人的身上体现出来的。所以,阅读实际上是人的一种生命存在状态,蕴含着生命科学的某些特性。生命最重要的特征是思考,阅读正是实现这种特征的重要途径。它能引人反思,具有对“自我”的否定功能,能够引导人们对“自我主体”进行审视和批判,对“自身存在”进行改构和重建,促进人的生命成长。阅读的最大价值不是要找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而是要引发主体间的互动,形成阅读的反思,对“原我”进行否定,使自己的认识得到提升、心智得到发展、智慧得以生成,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一个“新我”。这样,人们每阅读一篇文章,综合素质就得到一次提升,人格水平就上升一个层次。人类正是在这种阅读建构中,不断促进生命成长、实现自我发展的。阅读的生命成长理论对过去狭隘的科学主义工具论教学单纯追求知识获取、忽视人的生命存在和成长的做法提出了异议,倡导现代语文阅读教学回归本原,以促进人的生命成长为要务。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理解是人类通过生命活动认知文本的过程和状态。理解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阅读认知的结果,它是伴随阅读而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包含对文本固有文化的审视、觉解、批判和对读者原有文化的反思、否定、重构。读者因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使自身的品质得到提升,人的生命也因此得以成长。所以,我们说“理解即成长”。但理解最终确实又要趋向于结果,是读者现阶段在有限的认知水平上对文本内容的某种“通晓”“明白”和“把握”,属于一个阶段性的认知成果。有理解,就必然有结果。所以,我们说“理解即认知”。现代汉语文的阅读理解也是如此,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的类型。
1.观念、物性与“直达的理解”。物性是事物固有的性质,英国哲学家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把客观世界的事物的质分为“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两类,并深入论述了“物性与观念”的关系,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人类思想观念产生的奥秘,为我们阅读理解提供了一条明晰的路径。既然“观念”是由“物性”生成的,那么我们要理解“观念”就必须追索到它原来的物性。我们把阅读中由“观念”追溯到“物性”的认知过程,称为“直达的理解”。直达的理解是直接的、透彻的理解,是所有理解的总根源。
2.符号、言语与“内部的理解”。语文最直接的形式是语言符号,最典型的表征是通过语言来说话和写话,最深层的内容是心灵的声音,即灵魂深处的某种企盼、愿望、感受……诸如此类的秘密。阅读的理解就是要透过语言符号读懂作者所说或所写的话,“听”出作者心灵发出的声音。因此,理解看似是某一瞬间发生的简单行为,实则是一段经由“符号”到“言语”,直达“心灵”的“旅行”。需要透过语言外形,把握言语者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话的全部内蕴,解开语言符号的密码,获取那些潜藏在心灵深处的秘密。我们把这一心理活动过程称为 “内部的理解”。通过符号、言语获得内部的理解,不仅仅指向符号、言语的外形和意义,还指向它们的声音,指向说话时的腔调。比如:我们要理解“你?来——”这句话,不但要明白“你”和“来”这两个汉字符号的字形和含义,还要明白说话人表达时的语气和腔调。这里的疑问语气,包含对说话对象的某种不信任和怀疑;迟缓的腔调,又包含某些无奈和必须作出的选择。传达的意义和情感非常复杂。阅读者只有经过这种细心的体会,才能真正明白说话人心灵深处的意愿,获取说话人内心的秘密。理解说话是如此,理解写话也是如此,只是写作者把那些言语的声音和腔调隐匿于文本之中,因而理解的难度更大。现代汉语文有丰富的符号系统、灵活多变的言语表达,阅读解释很多时候需要依靠这种内部的理解来完成。
3.观念、语词与 “指涉的理解”。如果把语文看着一个实体的存在物,那么它最外缘的部分就是语词,最核心的部分是观念,指涉则是语词指称和涉及的对象。“观念”“语词”和“指涉”是英国哲学家洛克《人类理解论》中的三个重要概念,我们借用来探究汉语文阅读理解的一般规律。语用中,语词直接反映作者心中的观念,但语词又不是观念,只是观念的一个外在的标记,观念还要通过语词这个标记指涉的意义来暗示,因而理解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词”经过“指涉”这个中间“通道”,直达“观念”的过程。要顺利实现这个过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指涉不但要指向作者心中的观念,而且还要能够成为读者心中的观念,即作者选来表达自己观念的语词也是 “其他那些与自己交流的人心中观念的标记”,只有这样,作者心灵的观念才可能被读者捕到,才能被理解。(2)指涉必须指向观念的“实在”,而理解则是要明确这个“实在”,简而言之,言语交流中,作者使用的语词必须指向观念的本质所在,不能指向别处,如果还能指向“自己心灵中所拥有的观念之外的东西”,语词就存在误用,就不能被人准确理解;反之,读者从语词中也只能读出一种指涉,如果还读出了作者心灵所拥有的观念之外的其他东西,则是没能实现准确的理解。举例而言,“包袱”这个词语,孤立地不考虑其他任何语境,既可以理解为它的本义:“包衣服等东西的布”或“用布包起来的包儿”;也可以理解为它的引申义:“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还可以理解为它的比喻义:“喻指某种负担”。语词指涉的观念是多项的。但是,一旦进入具体的语境,如在“请放下你的思想包袱!”这个句子中,“包袱”的指涉就非常明确、具体,只能指向它的比喻义,读者只有明白了这种指涉,才算获得了对原文的准确理解。由此观之,指涉具有一定的隐秘性,要解开指涉的秘密,阅读者不但要熟悉语词的含义,还要善于联系语境,进行综合判断。我们把语词这种隐秘的指向性,称作 “隐秘的指涉”,把这种对隐秘指涉的理解称作“指涉的理解”。汉语的词汇具有广泛的多义性,语境又特别复杂,隐秘的指涉特别普遍,所以,指涉的理解构成汉语文阅读理解最主要的形式。
4.隐喻、奥义与“寓意的理解”。隐喻是一种间接表达思想的交流方式,作者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不明说出来,借用其他事物的表达来暗示。说一件事是为了使另外一件事被人理解。隐喻实际上是思想之间的借用和交际,是语境之间的一种交易。奥义,原本是一个佛教用语,佛法上指经典或教义的中心、真髓,《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深奥的义理”,我们把它定义为文本的隐喻义或文化经典深奥的经义。所谓“寓意的理解”,就是阅读中读者超越字面的意义,超越眼前的文本追溯到作者所要表现的真实的事情上,追溯到文本之外的隐喻义和经典的奥义,从而读懂文本的过程。举例而言《左传·隐公元年》有这样的记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表面上记载的是郑庄公在鲁隐公元年夏季五月在鄢地杀死自己的亲弟弟郑国公子段的史实。但是,作者在行文中有意不用“郑庄公”,而用“郑伯”;不称“公子段”,而直称其名“段”;不说“杀”,而说“克”。实际上采用了隐喻的手法,寄托着作者的某些讽喻,是在批评郑伯和共叔段国君不像国君,大臣不像大臣,兄长不像兄长,胞弟不像胞弟。背后的经义是在讲君臣之间的大义和兄弟之间的情义。如果我们能够读懂文本的这些隐喻,读出经典的这些奥义,就可以说我们真正理解了经典。隐喻的文本,特别是那些具有宗教意义或经学价值的经典文本,意蕴非常丰富,一般包括三重含义:(1)有形的或字面的意义,大都能够通过对语境和文本的直接辨识来理解;(2)精神的意义,特指那些为字面所遮蔽的奥义,它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并经过历代文人的演绎和发展,形成一些相对稳定的内涵。如汉语文中的传统文化经典文本,一般都有深厚的经义,并为历代文人所传习,阅读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难度,需要听人讲解和用智慧去感知;(3)灵魂的意义,是人用心灵才能觉察到的意义,这类意义的理解需要灵魂的默契。如佛道的某些高义,那是需要有专门修养的人才能领悟的。汉语文富有大量隐喻的文本,意寓特别深沉,需要贯通理解,“寓意的理解”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上述四种理解,构成现代汉语文阅读理解最基本的类型,反映了汉语文阅读理解的本质,阅读理解活动大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身的根基。
从人类理解论的角度看,解释是以文本为基础努力向内洞察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着眼于对事物自身存在及其奥秘的揭示和阐发,通过解释活动,实现对文本的精细阅读,能够帮助我们澄清歧解、消除误解、更加透彻地理解文本。现代汉语文的阅读解释学,吸收我国几千年训诂学研究的成果,借鉴现代西方解释学的经验,正在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释方法,对推动汉语文阅读解释的规范化,促进解释手段的丰富将会产生重要作用。
2.文本、意蕴与解释。现代人采用白话文写作,近百年间产生了大量文学作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理论著作、国外翻译作品以及实用文本。但由于国内解释学理论研究的滞后,现代汉语文还缺乏权威的、具有约束力的、能够广泛遵守的解释学准则,现代文的解释成为一个难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出现了很多乱象,急需从理论上廓清。这里我们提出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1)“平面”的解释,就是立足于文章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的暗示,在平面媒体的界面内对文中传递的信息和表达的情感态度进行解释的方法。平面的解释是直接对文本的解释,属于第一层次的解释。(2)“境界”的解释,任何一种事物将其置于不同的背景,往往会生成不同的境界,呈现出不同的意义。举例而言,一片黄叶,如果把它放在一段空白的背景上,那么它就是一片单纯的树叶;如果把它放在一个有霜有露的大自然的背景上,则会产生几分“肃杀”的秋意;如果再放大,把它置于人生的背景上,又多出了几分“岁月艰难,人世沧桑”的隐喻。由此可见,事物的意义是在它所在的背景上获得的。对文本的理解也是如此,文中描写的事物,放在不同的背景上,就会生成不同的境界,读者发现了这些境界,读出了不同的背景,就会获得不同的理解,作出不同的解释。我们把通过境界的揭示来映证意义的解释方法称为“境界”的解释。这一理论,揭示了人类解释差异性的深层根源,对规范文本的解释有重要作用。关于朱自清《背影》主题的解释,目前学界有很多争议,如果我们引入“境界”的解释理论来分析,就会消弭很多争论。该文主要描写父亲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把这个“事物”放在父子送别单一的“背景”上,文本的主题只能解释为儿子对父亲的爱、感激和怀念。但是,读者如果看到父子送别时整个朱家时空存在的大背景,则会在原来解释的基础上增加一层对“世事难料、家世凄凉”的感慨;如果进一步扩大视野,站在整个宇宙巨大的背景上来观照,还会读出“生命脆弱、人生短暂”的伤感。文本中的境界是客观存在的,但读者的认知是有差异的。这就造成了阅读解释因观照的境界不同而产生分歧的现象,所以,我们需要借助解释学的理论来澄清。境界的解释并不是没有依据、可以无缘无故放大的解释,相反它所依赖的主体和背景都必须是文中真实的存在。(3)“视界”的解释。文本的境界是多样的,但每个人的视界却是有限的,文本能够被解释的前提是 “一个在者能够在时间中理解它自己”(《哲学解释学导论》P33),因此,人类所有的解释都是历史的有条件的。回到《背影》的解释,我们不奢望每个读者都能看到文本所有的境界,我们需要给后来的读者留下继续发现的空间,唯有如此,阅读的解释才会不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次对文本的解释都只是读者在自己视域里获得的对事物认知的一部分,是有限的“视界”的解释,是一种阶段性、历史性的解释。
3.经典、文化与解释。现代汉语文中保留了大量文言文,其中有不少传统文化经典。过去,我们对这些作品的解释,偏重于语言文字的翻译,有两大缺陷:一是拘泥于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直译”,使文本失去了原作的神韵和辞气;二是缺乏对文本义理和思想学说的解释,使文本失去了经典的本色。现代汉语文的经典解释需要借鉴古人的做法,结合时代特点,改革创新,在此,我们提出以下主张:(1)用随文注疏的解释代替今人的翻译。对文化经典中的章句、故事、典章,应该继承古代的做法,采用注疏的方式解释。这种解释,不是对原文的简单翻译,而是对原文中读者阅读有难度的语言知识和故实、典制、典故进行疏解。注疏要依据故训,并结合时代特点贯通解说。(2)综合采用“通论”“驸经”“序录”“略例”等传统解释手法。章太炎先生在《国故论衡·明解故上》中提到古代解释经典的四种体制,即“通论”(通释经义)、“驸经”(对经典正文随文进行传解)、“序录”(例举参考文献,并介绍相关解说的梗概)、“略例”(简要叙述有关旧例、故事),并援例说明:“通论之书,《礼记》则备,略例之书,《左氏》则备,驸经之书,则当句为释者。”(P221)今人采集信息要比古人方便得多,这些方法在互联网时代完全可以创新运用。(3)提倡“补注新证,别裁浅论”。经典要让更多的人能够读懂,需要用浅易的现代白话文对经义、义理、故事加以解说。经典要向前发展,需要不断地用学术研究的成果来补证和创新解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陈鼓应先生的《庄子浅论》,就是如此。但所有的新解、新论、新说,都要忠实于原著,有学理依据,有故训根底,不能脱离故事,要反映原著的精髓。
4.文学、意象与解释。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具有以象写意的特征,不管是诗歌、散文、小说,它们都通过形象描写来表达内在的思想和情感,具有广义的意象性。我们把对文学作品广义意象的解释称为“意象”的解释。包括以下类型:(1)诗歌意象的解释,一般要介绍诗中意象的构成、意境的生成和象外的意蕴和旨趣。诗歌的解释常用的方法是观照、鉴别和赏析。(2)散文意象的解释,重点是语言描写生成的意境,以及意境背后的文化。散文是社会生活形象化、碎片化、艺术化的呈现,文中的形象描写大多具有精致、小巧、寓意深刻的特点,文中有优美的意境。它们传送心声,传递灵感,渗透文化。散文解释需要对其描述和品评。(3)小说艺术形象的解释。小说主要通过人物形象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形象的解释重在解说人物行为产生和性格形成的根源。目前,国内关于意象解释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都比较多,可以广泛借鉴。
解释学的任务是使意义能被人理解。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需要向内的解释,还需要向外的宣示,即把内在的理解尽量向外解说清楚,让人知晓。这种解说着眼于事物的外部,从原则和整体上对文本写法、内容特点和表达效果等加以介绍,我们称之为阅读理解的说明。说明是如何进行的,与阅读理解有何关系,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扼要介绍。
1.认知、理解与解释学的说明。阅读离不开说明,需要通过外向的表达,让文本的内涵和意蕴真实的表现、展露出来。能对文本内容进行说明,必定是获得了相应的理解,掌握了相应的规律。因而,说明与解释一样也是一种理解认知文本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对文本内涵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但说明与解释又有较大的区别,用狄尔泰的话说,“学习解释文本与学习说明文本是两种极为不同的事”,“对内容的说明就是细致地审查诸多个别概念及其相互间关系”,“说明不能转化成一种单纯的翻译”,但 “那些要解释的全部言说的内容必须被说明,或者必须通过参照其主要概念而变得清楚明晰,易于理解”。(田方林《狄尔泰生命解释学与西方解释学本体论转向》P55)可见,说明和解释是因为理解而存在的两种解释学方法,既有区别,又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人类阅读理解的实现。
2.揭示、论证与科学文本的说明。在对自然科学的认知中,人们需要把自己理解的科学原理,用浅显的文字揭示出来,让别人也获得同样的理解;需要对认知的公式、定理等进行论证和推理,证明其合理性。但是,这些推理和论证并不是公式定理本身,只是从外围方面在证明这些公式定理的存在及其正确性。所以,它们不是解释,而是说明。在介绍自然科学的文本中,人们广泛地以具有最高普遍性的科学原理为前提,以反映自然规律的诸多外在物为认知的对象,借助因果式的推理来揭示和论证自然科学的规律,由此构成了科学文本说明的广泛内容。
3.指授、表达与文学文本的说明。在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中,人们经常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关于事物本质认识的某些原则和规律(理论),人为地“指授”(狄尔泰用的是“强加”)给文本对象,并用这些理论对文本的写作手法、内容构成、表达效果进行解说,帮助人们认识文本。比如,阅读李商隐的《锦瑟》,根据我们的理解,文本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我们用这个概念来说明诗中的描写内容;鉴赏李白的《蜀道难》,我们引入“夸张”的概念来说明诗人展现“蜀道之难”的艺术。这就是文学文本阅读中经常用到的说明。
如果说理解主要是针对阅读对象的整体把握,那么说明就是帮助人们认清对象各部分在文本建构中的位置、地位、特点和作用的表达。这是我们关于理解和说明的最新认识。
————————
①[加]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
③[英]洛克:《人类理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④张励耕:《〈人类理解论〉中“隐秘指涉”》,《哲学研究》,2016年第1期。
⑤[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⑥田方林:《狄尔泰生命解释学与西方解释学本体论转向》,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⑦[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⑧章太炎:《国学概论·国故论衡》,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
⑨宗福邦等主编:《故训汇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⑩[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⑪吴孟复:《训诂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⑫黄建中:《训诂学教程》,武汉:荆楚书社,1988年版。
[作者通联:湖北宜都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