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意于内心,娱乐于大众

2016-11-10 02:38周笑
中国德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闲情李渔戏剧

清朝民间戏剧家、美学家李渔,是位极接地气的主儿,有着很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走的却不是常规文墨书生的路子,而是将传统文化根植到自己的个性创意生活中,无论富庶还是穷困潦倒,始终坚守着一种内能适意于心,外能娱乐于众的生命姿态。

李渔,原名仙侣,中年之后改名为渔,明末清初的文学家、美学家、戏剧家和戏剧理论家,世称“李十郎”。在他步入古稀之际,偶得天资聪颖、才貌双全的乔、王二姬,于是,他依据自己对传统戏剧的爱好和理论研究,悉心调教二姬,组建了以二姬为台柱子的家庭戏班,常年巡演于各地的达官贵人之家,无意中成就了自己的戏剧人生。

他一生创作了多部戏剧和小说,流传下来的有《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等剧作,其中,演出最多的是《风筝误》一剧。此外,还有《无声戏》《十二楼》《肉蒲团》等脍炙人口的小说。这些创作均源于日常生活,通俗易懂,寓教于乐,深受民众喜爱,每每作品一问世,便被抢购一空。除了原创,李渔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按李渔的自我评价,他写的和改的都是“新耳目之书”,一意求新,不依傍他人,不重复自己,唯求“前人未见之事”“摹写未尽之情,描画不全之态”。

李渔的戏剧表演市场,是依仗他自己的广泛社交一步步开拓出来的。据不完全统计,与李渔交往的、有文字记载的800余人中,上至位高权重的宰相、尚书、大学士,下至三教九流,遍及十七个省,二百余州县。没有这些人,就没有李渔全国巡演的戏剧市场。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戏剧理论研究著作《闲情偶寄》是他在人生鼎盛时期完成的。当时,文化填词首先看重的是音律,李渔却破除成法,创新性地提出结构先行的理念。他认为结构须在确定音韵前就提前考虑,“就像造物主创造人形,要在精血凝结之初,胚胎形成之前,先制定出整体形状,使一滴血也具备五官和躯骸的形式。开始没有总体格局,而从头到顶到脚跟,分段生长,那么人的躯体上就会有无数断续的伤痕,血气也会因此而阻断。”类似的观点,也贯穿到了《闲情偶记》中的“居室部”,以为建构房室,也要先定格局再定内饰。

《闲情偶记》中的后六部,主要谈生活情趣和娱乐养生之道,文辞优雅,情理兼容,几乎全景式地描绘出了清初时期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风情。林语堂先生如此评价《闲情偶寄》:“李笠翁的著作中,又一个重要部分,时专门研究生活乐趣,时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院、室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富人穷人寻求乐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闷的途径、性生活的节制、疾病的防治……”

在我看来,《闲情偶记》是李渔一生文化创意实践的理性总结。他自己造房舍、建园林,刊行自己的原创小说,经营书坊,创建家庭戏班,独自承担舞台和舞美设计,一年四季各地巡演,对每一个不同的场景,他都精心创造,从心境、情境到语境,都一一刻画在《闲情偶记》中,成为了李渔个性化生活方式的完整反映。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成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和“东方莎士比亚”,同时也是中国早期休闲文化的创导者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行者。他有意而为的是生活本身,他的戏剧小说和学术著作只是个人文化情趣的一种外化。

所以说,李渔作为这一领域的标杆人物,对中国当下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启示并不在于其书作,而在于践行他个人文化创意生活的内在态度。他的实践告诉我们:发自内心、融于生活、立足个人的喜爱,才是文化创意的真正源泉。外在的产业化,只能作为副产品,而不宜作为主业,否则就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了。

李渔认为,不管人们具体喜爱什么,只要能发乎于心,外导于乐,就很好。技艺不分大小,贵在能否精通,才能不在多少,贵在能否善用。若能精通且善用,就算是雕虫小技,也可成大家。为了他的家庭戏班,他既要当编剧、导演,又要当保健医生、营养师、建筑设计师和房屋建造师等等。他无惧身兼多职,都当作生活本来使然,认真去观察、研究和实践,最终样样都做出了名堂。

虽不是人人都能有这样的天资和能力,但这种善于并乐于在融会贯通中进行文化创意的心态和价值观念,却是当下中国的文化创意所缺少的。

所谓文化创意产业,是指在创意产业的概念基础上,依靠个人或团队的努力,将主体文化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进行开发和营销。由此,公认的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

在笔者看来,上述对文化创意产业不完全归纳式的定义,是对文化创意活动结果的呈现,缺乏内在有理论说服力和实践引导力的硬核。其实,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这个国家和地区民众生活方式的直接呈现。它源自一个个鲜活个体的创意实践,借助媒体向泱泱大众进行传扬,然后慢慢地自然沉淀。当整个社会开始点点滴滴地接受这些创新思想时,相关的创意产品就会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和消费,文化创意产业便得以形成,规模化的新生活方式也会逐渐形成。如果我们只是单单地去看作为中介和转化层的大众媒体,看到的只是传媒文化创意产业,而不是整个文化创意产业——新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在此,不妨回头仔细去看我们内容繁杂、体量庞大的传统文化,它真正的魅力和精髓都源于精彩人物的精彩人生。比如:从儒学创始者孔子,到素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学大师”的梁漱溟,他们都是人生大于学问的典型。孔子与他的三千弟子,天天讲的都是他自己的个人生活体会,并藉此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而梁漱溟更是把整个宇宙都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只可惜,这些文化大师和他们的学问,往往被后人过度抽象和符号化,于是心生距离。倘若认真找个具体的点钻进去,看到最里面,则所见之处都是日常生活,是个性化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真的把《论语》和《诗经》当散文集来看,会更容易去繁就简地感触到古人们文化生活的鲜活与灵动。他们的诗文画作,只不过是对个性生活方式言而未尽的艺术表达。

从儒家早期经典看过去,中国传统文化骨子里首先都是感性的个人生活,然后才是理性的学问。从孔子、墨子、庄周、孙武,到徐霞客、王船山、梁启超、梁漱溟等,他们真正的学问都包容在现实生活里,是一种内观的人生体验与高度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因此,虽然常常看上去十分细碎,甚至于杂乱无章,但一旦落实于鲜活的生命实践,却显得如此周到和严谨。正如孔子的《论语》,一言一行里都足以见仁知乐。

李渔的个人文化创意生活,持续了一生,盛行了一时,然后经时百年,慢慢沉淀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当中。它至今也只是在默默潜行,需要后人悉心去挖掘,重新阐释并鼎力传扬。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对李渔越发地喜爱。他细辨人情是非,内心却始终充满善解人意的温柔。他心灵手巧,乐于动手实践,既能亲手制作满足日常需要的物件,又能自如创作满足精神和戏剧舞台需要的艺术品。而大部分名人雅士,一般只爱笔墨功夫,而不善手工匠制。无形中,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的文化生活与品味,渐渐地少了人性的沟通,生出了太多隔膜乃至偏见,以为阳春白雪就是上好高雅,下里巴人就是粗鄙,而不是两相融合、相得益彰。

笔者以为,李渔做了一个非常之外的示范,即用个性化的创造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文化有机融为一体,在娱乐大众的过程中很好地转译并传扬了阳春白雪。他的原创戏剧在官宦之家和普通民众中都得到了积极响应,这样的文化实践,即使对当下的我们,仍有着较高的启示意义和示范价值。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质上就是保护、激发、肯定和传扬新观念和新想法,让它们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从容地变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因此,与文化相关的一切,尤其是文化创意,一时一刻都离不开人。始终是要靠人去领悟、去喜欢、去传播、去创新、去辨析、去批判、去新陈代谢。

在这样的人群中,李渔,当属于其中最难得的一类。

【周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 诗

猜你喜欢
闲情李渔戏剧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有闲情的人,不容易老
农家乐
初上金马仑开始吟诗消遣
闲情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回忆之城,泪雨之城
倚帝客
嗜好可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