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的中国经验与深刻表达

2016-11-10 16:18陈亮
中国铁路文艺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铁铁路发展

陈亮

高铁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是很多中国人近年来的深刻感受和体验。人们关注高铁,认可高铁,自然期盼对高铁有更多了解。最近,由外文出版社隆重推出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速度——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是铁路作家王雄探秘中国高铁成功之道的拓荒之作、奠基之作。作品系统地梳理和回顾了中国高铁艰辛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高铁发展的中国经验,向世人展示出中国高铁的亮丽名片,是“中国速度”的深刻表达。

细心阅读这部作品,不难发现其既有“史”的价值,又有“传”的特征。说其是“史”,是因为它记录历史,讲述了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引领的全过程,其中不乏珍贵的史料。说其是“传”,是因为它文采斐然,笔锋富有情感,叙述有情节、有场景、有人物、有细节。作者既有历史学者的严谨态度,又有作家的人文情怀,写中国高铁发展这部大书,举重若轻,娓娓道来。

历史脉络:讲述中国高铁的前世今生

作者记述中国高铁的发展,并不是将其当作一件孤立的事情来写,而是把它放入历史的、国际的大视野中,加以考察,加以探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加以淘洗,加以挖掘。

首先,把中国高铁发展放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来观照。改革开放,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发展。只有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需要巨额资金支持的高铁建设才能成为可能。诚然,发展高铁也是解决铁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必需。正如作品的引言标题所说:速度源于开放。

作品以1978年的金秋为开篇,推出珍贵的历史镜头:邓小平访问日本时乘坐时速210公里的高速列车。邓小平感慨说:“我们现在很需要跑。”作者写道:“此时,中国列车的最高时速也就80公里。”作者紧接着写道:“两个月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需要跑”的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迈开了奔跑的步伐。中国铁路也随着改革开放加快了发展的脚步,跑进了高铁时代。

其次,把中国高铁发展放在更为纵深的历史脉络中呈现。以人们对京沪大通道的呼唤切入,作者以简洁的笔法,描绘了京沪间的千年交通史,勾勒了世界及中国铁路史。从公元前486年京杭大运河开始挖掘,到1293年大运河全线通航;从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正式通车,到1900年京津铁路完工、1908年沪宁铁路建成、1912年津浦铁路建成;从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将京沪铁路连通,到2011年京沪高铁全线贯通。在这沧海桑田般的时空对比中,速度如何改变中国,如何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就更为清楚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中国高铁的历史选择,成为了一种历史必然。

再次,把中国高铁发展放入全球的国际大视野中来展现。这里有日本新干线的传奇,也有欧洲之星的高速;这里有当年华工参与美国西部铁路建设的辛酸史,更有当今中国高铁的豪迈气派。作品写道,19世纪的美国铁路史,“是一部华工长篇血泪史。太平洋铁路大约每一英里就埋葬着一个华人的尸骨。”紧接着,作者写到了当今美国奥巴马政府对高铁建设的渴望。2010年美国《国情咨文》中说:“我们没有理由让欧洲和中国拥有最快的铁路。”想当年,中国向美国输送劳工;看今天,中国向美国输出高铁先进技术。这不仅是历史性的巨大反差,也展示了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气派。

立足历史的大视野,对中国高铁发展过程进行考察,作品很清晰地将中国高铁的发展路径梳理出来。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高铁的大讨论,到“试验田”秦沈客专的建设、国产动车组的研发;从中国高铁的“前奏曲”——六次铁路大提速的实施,到中国高铁的第一张亮丽名片——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从京沪高铁、京广高铁等高铁线路的开通,到中国高铁“四纵四横”网络的成形;从普速铁路运营经验的积累,到高速铁路运营管理模式的完善。在作者笔下,中国高铁从构想、研讨,到试验、发展、成熟,一个完整的“故事链”逐渐形成,于是,引出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中国铁路故事”。

准确定位:中国高铁的世界领先水平

记述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作者没有拘泥于中国高铁,而是把中国高铁发展放在国际大背景中,放入全球化的视野中。由此,中国高铁在时空的坐标系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中国高铁的意义也就凸显出来。可以说,站位的高度、视野的广阔,决定了作品的高度和表达深度。

作品首次提出了“中国高铁发展模式”这一重大命题。作者通过对中国高铁发展路径的梳理,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其他国家能够借鉴的高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基于对世界铁路发展的认识和中国铁路现实情况的把握,充分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多的丰硕成果。用作者的话来说:“中国高铁模式,实际上采取的是一个综合的、取各家之长的模式,是一个建立在自我发展基础上的,实现众多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

依靠这种发展模式,中国高铁得到了快速发展。作者分析道,世界高铁的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日本引领的;第二次浪潮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由欧洲引领的;目前,我们正经历着高铁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中国引领了高铁的这一波世界潮流。

由此,作者有理有据地对中国高铁技术现状进行阐释,以肯定的口气,回答了世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即中国高铁技术状况。作品写道:“中国高铁总体技术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技术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高铁技术正在全面走向成熟。”

解疑释惑,是作者很注重的一种表达手法。作品中,回答了一系列读者关心的重大问题:中国高铁的技术水平占居世界什么位置?中国高铁的核心部件是中国制造吗?中国高铁走出去前景如何?中国高铁投资到底值不值?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中国高铁最关键和最敏感的问题,是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问题。现在让作者客观精准地回答出来。这种作用和意义已经超过了文学和作家本身。更为关键的是,一部作品为一个大国技术进行了提炼与概括,明确了中国高铁在世界铁路格局中的定位与定义,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有了文本上的依据。

作品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形成了作品另一个严密的“逻辑链”。追索历史的过程,也就是追索答案的过程。讲清了这些答案,就讲清楚了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这样,一部作品就具有了自身的独特见解与思想。对问题的坚定回应,当然来源于作者对中国高铁的信心。写好这个时代,作家要争取成为思想家。

通过解疑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品自然将中国高铁的国际地位凸现出来。有专家认为,《中国速度》是第一本把中国高铁讲清楚的书,难能可贵。

庞大叙事:中国故事高铁篇的魅力

通读《中国速度》,其深刻表达在于:既有在纵向轴上对中国高铁历史的梳理,又有在横向轴上对中国高铁和国外高铁的对比;既有宏观层面大事件的记录,又有微观层面小细节的描写。作品在对中国故事高铁篇的庞大叙事中,充分展示了中国高铁的无穷魅力。

作者并非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来写中国高铁,而是饱含感情。这种感情,有对中国高铁建设成就的自豪,有对中国高铁开拓者的崇敬,也有对中国高铁默默奉献者的敬意。然而,这种感情在作品中的体现,并非是张扬的和外露的,而是蕴藉的和节制的。这种中国表达,给人一种坚定信心和强大力量。

作品整体上是一个大故事,其中又蕴含着不少情节曲折的小故事。如高铁“试验田”秦沈客专的故事,国产动车组“中原之星”的故事,德、法、日抢占中国高铁市场“三国演义”的故事,还有引进高铁技术谈判桌上的故事等。读这些故事,读者很容易置身其中,跟随故事的展开,或紧张、或扼腕、或击节、或振奋。

这些故事真实地还原了历史。比如几代国家领导人坐高铁的场景:1978年邓小平乘坐日本新干线列车,2002年朱镕基与德国总理施罗德共同乘坐磁悬浮列车,2011年温家宝乘坐京沪高铁首发列车。在回顾高铁论战的历史中,作品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两位执著的老人”“香山论战”“三院士鼎力抗争”等故事,扣人心弦,身临其境。

讲述精彩故事,由此展现了一批在中国高铁发展过程中有建树的人物形象。如华允璋、姚佐周、傅志寰、沈之介、沈志云、严陆光、刘友梅、徐宜发等等。他们性格不同,观点各异,但都将毕生心血致力于中国高铁事业。可见,在中国高铁辉煌成就的背后,活跃着许许多多可敬可爱的人。

作品有着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描写、生动的比喻和修辞,紧扣中国速度,层层递进。如:“人类有记录以来的最快‘风时速,是1934年在美国华盛顿测到的371.5公里。”“2008年6月24日,国产‘和谐号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运行试验中创造出394.3公里新时速。”“2010年12月3日,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先导段综合试验中,创造了世界运营铁路最高时速——486.1公里。”中国速度,超越“风时速”。这是风一般奔跑的时代。“中国速度”的主题油然而生。

作品见人、见细节、见感情,呈现出立体而丰满的叙述效果。此外,书中还配备了大量有关中国高铁的精美图片,与优美的文字相得益彰。这些图片兼具资料性和艺术性,汇聚在一本书中,是一次完美的展示。

尊重事实:求真务实的写作姿态

作者力求写出中国高铁发展的真正历史,并不讳言中国高铁发展过程的争论,不回避中国高铁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体现了一种求真务实的写作姿态。

书中追记了中国高铁尚处于研讨之时的“另一种声音”。他们或反对中国建高铁,或反对选择轮轨技术,或质疑以市场换技术,如此等等。人们常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作者没有以成败论英雄,而在站在弘扬科学精神和推进民主决策进程的高度,肯定了各方的观点和争论,对反对方没有简单地予以否定和批判,而是带着一种敬意,肯定了他们追求科学的执着精神,肯定他们为中国高铁民主决策做出的贡献。让中国高铁发展过程中的“另一种声音”“另一面”留下一席之地,这正是一种史家的公正态度。

与此同时,作者对中国高铁发展过程中的挫折,并不回避。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上发生动车组追尾事故,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中国高铁发展史上的“污点”。作者不忌讳“污点”,而是对“7·23”事故如实记述,称这是“中国铁路史上的悲剧”,从而,从反思和吸取教训的角度,直面问题,冷静分析,客观地记述了中国高铁理性回归的举措和成效。作者写道,这次事故促使中国高铁“补课”,让中国高铁走上了稳健和理性的发展道路。不讳言、不虚美,这让本书有了真诚的品格,让人信服。

能写出这样一部既有文学价值、又有史料价值,“文”“史”兼备的关于中国高铁的发展史,跟作者的身份是分不开的。本书作者,是一名优秀铁路作家,还是一位铁路报人。他火车司机出身,长期从事铁路宣传工作,爱好文学创作,写过许多优秀文学作品。作为一名铁路人,他对铁路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熟悉;作为一名报人,他具备对历史、对“内幕”的敏感和热衷。他潜心写作,查阅研究了大量高铁资料,跟踪采访许多中国高铁人物,三年艰辛,终于写出了这部记述中国高铁发展历程的拓荒之作和奠基之作。相信这本书不仅会为关心中国高铁的读者所喜爱,也会对有志研究中国高铁的人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高铁铁路发展
第一次乘高铁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山上有座高铁站
高铁会飞吗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地百米建高铁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