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究

2016-11-10 11:55韩淑云
现代交际 2016年18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对策

韩淑云

[摘要]分析高职高专粮食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结合粮食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对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词]高职高专 粮食工程 实践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8-0243-02

高职粮食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重于理论的专业,专业的核心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粮食工程专业知识,掌握粮食加工、粮油储藏、粮油检化验技术,能适应生产、管理、研发和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1]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粮食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是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课题。[5]

一、高职高专院校粮食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课程设置重理论而轻实践

国内高职高专院校粮食工程专业的课程多是沿用本科院校的相关课程而设置,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而言,理论性强而实操性不足。[2]这种类似于本科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直接反应在课程设计中,理论部分占用大量课时,而实践课时寥寥无几。粮食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集中在课堂上,内容抽象、枯燥,形式上属于讲授式,学生学习起来缺少兴趣,而且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远落后于企业实际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造成了学生在工作中学非所用,学非所需,反过来促进了学生的厌学情绪,造成恶性循环。

(二)实践教学设备、仪器短缺、落后

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需要用到的仪器种类多、更新速度快,这就使实验室在仪器配置上存在类多数少问题。在操作时常常是十几个学生使用一台实验仪器,操作也是互相依赖,畏首畏尾,犹豫不决,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学效果差。目前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授课教师先将仪器调试、设定完毕,学生仅进行有限的操作,导致学生对仪器操作流程和使用方法掌握不全面、不系统。

(三)校外实训基地少,开展实训项目受限,实训效果较差

受场地、资金、设备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粮食工程专业部分课程不能在校内实训室进行,这就要求开设粮食工程专业的院校要具备资源丰富、管理先进、生产安全的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模拟生产一线的顶岗实习实训。而在实际当中往往是校外实习实训工厂,设备简陋、岗位单一、安全保障缺乏,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实习实训效果的主要因素。[4]

(四)“双师型”“技术型”教师缺乏

受限于我国体质上的限制,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不能实现顺畅的流动,而高职院校近年来引进的青年教师多是刚刚走出学校大门的“知识型”大学毕业生,对高职高专教学需要的岗位实践经验不足。这些青年教师多不能在课堂上传授学生书本上没有的实际工作所遇到的具体问题。[7]具备“双师”资格的教师也往往是理论上的“双师型”。如果教师不能定期下企锻炼,熟悉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管理理念,还是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有很大差距。

(五)教师评优、晋职没能突出实践教学业绩

实践性教学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长期的课堂教学使教师授课养成了我讲你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差。这种教学形式的转变需要教师从内心深处认可并付出精力进行摸索尝试。另一方面教学考核指标也往往侧重于课时量的多少及听课、评课,缺少在实践性教学制度的设计和要求。

二、高职高专院校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改革思路

(一)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计改革

粮食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应结合地方区域社会需要,在课程内容选取,实用性方面重点研究。职业院校的课程,应该本着“理论够用、强化实践、突出训练、注重实效”为原则,以就业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与模式。[6]粮食工程专业必须始终坚持以实践教学为手段,以能力为本位,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和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和课程开发,着力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8]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根据实践教学特点、内容及教学对象,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体验性学习,促进实践教学的应用和深化,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探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实行讨论式、启发式、项目化等教学方法;有效运用精品课程网、多媒体技术(包括微课、慕课、微信平台)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习的互动性、灵活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技能的提高,达到以赛代练、以赛促学、以赛代建的目的,并将学生获奖情况与指导教师评优、工作量、职称评聘挂钩。推行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包括:制米工、制油工、粮油检化验员三项资格证书。建立实践教学运行、保障、监控体系为手段,确保实践教学正常有序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等实践教学文件资料和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管理和考核;规范实习过程管理,严格管理实习各个环节;强化实践教学制度文化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档案管理;建立实践教学激励机制,提高实训教师的待遇;加强实践教学日常运行质量监控,重视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实践教学意见的反馈;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领导,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确保实践教学任务和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

(三)加强校内外实训室建设,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增加实验设备的投入,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制定实践基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3]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联合企业参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参与实践教学,合作组建实验室,构建校企共建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1)邀请企业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参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2)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3)与企业共建实验实训室,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4)与企业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申报科研课题。(5)与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加强教师实践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实践项目的开发与设计能力;实施访问工程师,有计划安排教师赴企业进行研修、顶岗锻炼;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与从生产一线聘请兼职教师相结合,完善教师的双师结构。以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确保实践教学实施。

(五)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制度设计,将实践教学效果与评优、职称评聘相结合

制定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办法,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规定实践性教学在教师评优、职称评聘量化考核所占的比重,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课时量计算方法,将实践性教学课时量、教学效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中,在制度层面为实践性教学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教师工作积极性。

三、结语

职业教育需要国家、行业、学校三方的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整体设计和政策导向,离不开行业的支撑与参与,更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与努力!

通过几年实践与探索,我校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经趋于完善,运行效果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目前,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开展了“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生产见习、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开设职工培训班、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预计在未来的2—3年内,粮食工程专业毕业生实现“五个对接”,即:1.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2.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4.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5.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体系构建与实施,充分调动和有效发挥了实践教学各要素的作用,提高了教学效果,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就业率稳步提升,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李东森.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改革探讨[J].职业圈,2007(24).

[2]王华志,张自立,杜延兵.高职粮食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优化[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11).

[3]王华志,王少明,徐鹏,张自立,王道波,王凤玲.基于粮食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09).

[4]顾鹏程.高职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学理论,2009(25).

[5]严新根,靳飞.我国职业学校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2009(18).

[6]宋毅,蒋达勇.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培养社会急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14).

[7]马硕,顾鹏程,李逸鹤.高职粮食工程专业“共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构建探索[J].轻工科技,2014(12):162-163

[8]张作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建设粮食工程特色专业[J].轻工科技,2015(11):175-176.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eaching vocational food engineering, food engineering combined with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teaching practical, problem of food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profession to analyze and propose solutions to ideas.

Key words Vocational Food Engineering Practice Strategies

责任编辑:杨柳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